第758章400小曼再婚耻辱和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老亲家林觉民在武汉政府工作,几次邀请梁启超到武汉,只是武汉致公政府高层对梁启超态度比较冷淡,没热情邀请梁启超,梁启超也不想掉价跑过去,这几年一直留在北京,其实一直关注着南方的动静。

说起来,致公高层多为粤籍人士,还是梁启超老家那边的人呢?

静极思动,也想到南方看看。

给徐志摩证婚是其一,其二是看望在上海建筑事务所工作的儿子和媳妇。

唯一遗憾的是,这几年一直没见过王庚,徐陆风波后,王庚也断了和梁启超的联系。

对于这个学生,梁启超觉得可惜的。梁启超收徒甚多,蔡锷是最有名的一个,师徒在政治上也有过合作,不过蔡锷之后,梁启超在政治上影响力大不如前,有成就的学生不多,王庚算是最出的一个!

应该说是最有权势的一个!

徐志摩算是人才,不过一介文人,任惯了,别说其他,将来在学问上估计很难有大成就。

拿这次证婚事件来说吧,梁启超对他很是失望,更让他失望的是,胡适等一批人都跟在背后呐喊助威,没一个站在王庚一边!

这也是王庚对梁启超和梁启超这一帮子弟疏远的原因吧!

从天津港坐船南下上海,一路上梁启超心里就想着这些事,心情烦躁,唯一能让他欣的是,儿子和媳妇没和胡适徐志摩这帮人搅合在一起,他们俩还是实在人,为建筑事业做贡献,没时间搭理这些破事。

徐志摩做飞机飞回上海着急准备婚礼,留下胡适陪梁启超做船。

“梁公为何闷闷不乐?难道还为那事耿耿于怀?”胡适问道。

“算了,随他去吧!”梁启超摆摆手,不想再多说。

又问胡适关于武汉致公的情况,胡适一一回答,毕竟他还是武汉政府领一份公务员的薪水,只是这段时间为了徐志摩的事,请假比较多!

在外、教育方面的业务都落下了不少。

梁启超对武汉政府实施小学四年义务教育很兴趣,胡适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还亲自编写小学语文课程,积极推广普通话和简化字。

“看来你这几年也做了不少实事,虽然我不认同简化字,不过不能不承认它降低认字难度,有利于减少文盲,提高国民文化水平。

四年义务教育,免费小学教育,历朝历代都没做过这样的盛举,好啊!”梁启超抚掌赞道。

胡适点点头。

客观地说,像胡适这样的文人、名人,更多的还是务虚,和武汉政府的教育部里一般的官僚或者公务员有很大的不同,政府一年拨款多少钱、建多少学校、某地入学率多少,这些具体的数据,教育部副部长的胡适是不太清楚,也不太关心的,他更多的关心语文改革和大学教育上。

偶尔有时间就兼职外官,和洋人吹牛打,讨论文学哲学什么的,招商引资,经贸合作,这些事也不是他的乐趣。

他算是一个比较逍遥的人。

到了上海,梁启超住进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家里。

梁思成的房子在江湾,靠近上海新市政府,通便利,附近有图书馆、跑马场、戏院等商业文化娱乐设施,市政府搬到杨树浦江湾一带后,这里很快就繁荣起来,成了经商置业的首选之地。

五楼,从电梯里出来,新装修的洋房家电齐全,三房两厅15平方的房子让梁启超看了很意,推开玻璃窗就可以俯瞰外面的黄浦江。

这是广告上说的江景豪宅!

“房子几乎不怎么花钱,建筑事务所补贴一部分,我和徽因手里攒了一部分钱,又从银行贷了一笔款子,就把房子买下来了。

加起来花费还不到元!”梁思成有些得意地告诉父亲梁启超,不用家里一分钱买房,自食其力,这让他有成就

“这么便宜?”梁启超有些意外,心想这样气派的洋房可是有电梯的,北京城都没一间,天津也不多,怎么估计也得好几万大洋吧?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