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宋家姐妹相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宋家宅院里,宋q龄已经住了两天,初到武汉时心情动,现已经平静下来。顶点总理府第在东湖湖畔,景
宜人,是权贵的集中地。
她漫步东湖,湖光山,波澜不惊,凉风从湖面吹来,稍稍抚平她眉宇之间的焦虑。
在这动不堪的的年代,人心是急躁的,有多少时候能停下脚步,看看眼前这一片樱花灿烂如画般的风景?
脚下这片美丽的土地,让她惊喜之余,也让她到陌生。
万万没有想到几年间武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发展商业繁荣,尤其是铁路和钢铁工业,已经建成的或者在建的粤汉铁路、沪汉铁路、浙赣铁路、川汉铁路…
变化之大让人有种不真实的觉,不
要问:这还是我的祖国吗?还是那个印象中积贫积弱的需要像自己这样心怀天下的仁人志士拯救的国家吗?
如果发生在纽约伦敦甚至东京,她都不觉得奇怪,只是在中国,在没有实现国家统一和革命成功之前,就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致公怎么就能做到这一切的呢他们没有先生的指导,也没有联合国民
,没有群众运动,甚至不大
说三民主义,怎么就做到了统一南方,在工商业方面取得眼下欣欣向荣的局面呢?
更让她遗憾的是,在这座城市里,她几乎没受到国民
的存在,好像过往的功绩轻易就让人给遗忘了。
空有理论口号没能做出成绩的人面对别人辉煌的成绩时候,想对别人指手画脚底气是不足的。
宋q龄有些不自信。自己来之前对情况估计过于乐观了。想起昨会面的情景。不免有些气馁。
虽然和理万机的宋总理见了一面,对方却没有给自己思想指导的机会,好几次要谈到政治改革话题时,话题都被他扯开了。
“姐,子文回来了,待会三妹也过来。”一个身影让宋q龄的思绪拉回现实,走着走着就回到了宋府,盛七小姐。即如今的总理太太一脸微笑地走了过来,亲热地拉起宋q龄的手。姑嫂之间的关系看起来不错。
“美美也过来,太好了,我正想见她呢。”宋q龄高兴道。
想到马上要妹妹见面了,她有很多话要和宋m龄说,心里很是期待。
宋家的宅子就在湖边,距离宋家不远的一处更大的宅院是司徒公馆,宋m龄有时候会在里面住一阵子。
知道宋m龄和司徒南关系的人很少,知道内情的人更加不去宣扬,因此江湖好事者一直关注着宋m龄这位高大尚的传奇女。对她的婚姻状况保持浓烈的兴趣,却一直不得要领。
宋q龄从盛颐口中知道司徒公馆。不过那个名字她不喜
,想起在上海会面时双方的不愉快,她宁愿在宋府住下来。
她准备好好教育“美美”如果能果断和那个家伙分开就更好了。
出现在宋子文面前,宋q龄又忍不住抱怨起来:“你做哥哥的也不劝劝她,难道就看着美美误入歧途吗?”宋子文脸上划过一丝尴尬,被姐姐一顿数落,脸有些发苦,如今敢训斥堂堂总理的人不多,眼前这位刚正的二姐就是其中一个。
他没有生气,只是叹了口气,无奈道:“劝是劝过了,可惜没用。再说,她的事,我做得了主吗?”心里补充了一句,还有你这个先例在前呢?美美就更有借口学你做榜样了。
这话宋子文不敢说出来,免得伤了姐弟情,这些年宋家人过得好不快活,唯独二姐的遭遇让人担心。
以后无论有什么事,自己都要照顾好二姐。宋子文心里暗暗想道。
姐弟两个一时沉默下来,场面有些尴尬。
看来又“谈崩”了,宋q龄有些生气地看了宋子文一眼,不经意间看见宋子文鬓角的一丝白发,凝视片刻,目光慢慢地柔和下来。
当略带倦容却意气风发的宋m龄出现在宋q龄面前的时候,宋q龄走过去,两姐妹动地拥抱在一起。
“要不是实在推不开,昨天我就不见美国大使,直接回家和姐你见面了。”宋m龄解释道,一脸动地说道。
作为外部长,她忙碌程度不下于宋子文,显然,这位最有权势的女人乐此不疲。
有人笑称,她是世上权势仅次于英女王的女人。在这古老而传统的国家,宋m龄就是一个奇迹。
“工作要紧嘛,你又不是当年在美国上学的女生了,还能说走就走么?”宋q龄笑道,心里到高兴,姐妹多年未见,
情一点也没淡下来,实在难得,她为宋家弟妹的出息
到骄傲。
“二姐你不知道,她现在可了不得了,有时候还敢反驳我,让我下不了台呢,我堂堂总理在面前碰了好几次灰了。”宋子文笑着“指责”道,有些哀怨地看了宋m龄一眼。
自己这个妹妹啊,真不是省油的灯,外部
到她手里,自己作为总理也不能让她对自己言听计从。要强,宋家女人的风格,有时候真不好像对下属那样训斥她。她是特殊的!
对宋子文的“指责”宋m龄不以为然,她理直气壮道:“哥啊,不是我说你,你有时候过于书生意气,甚至有些天真,总往好处想,但人心是复杂的。
就拿税警团在上海扫大烟,查扣的青帮走私船来说吧,洋人已经抗议好几回了,都被我顶了回去,好不容易才摆平了洋人。”宋q龄闻言心中一动,看了身边的宋m龄一眼,刹那间似乎
觉到她身上多了一股气势。心想:从子文刚才的话中看出。自己这个三妹在武汉政府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并不只是作为子文的附庸和帮手那么简单,在外
方面她说话最有分量。如果能说服她,改善中苏关系,推动两国建
就更有把握了。
“哦?打击走私,止大烟,不是好事吗?我在上海听了税警团的事心里觉得扬眉吐气呢。”宋q龄微笑着
嘴道,一脸好奇的样子,目光落在宋m龄脸上。看她怎么回答。
“好事是好事,却没那么简单,上海的情况非常复杂,洋人的势力深蒂固,如果这次列强抱成一团,估计就没那么容易过关了。”宋m龄心有余悸道。
说完瞪了宋子文一眼,谁叫他是税警团的大老板呢?他们惹了麻烦,受气地却是自己。
“大烟是陈炯明陈主席的意见,是
组织从广东时候的惯例,如今我们治下的烟土贸易大面积消失。烟馆林立的局面不复存在了。
租界的情况特殊点,这次打青帮。挑拨列强的人不是我,是林一民、王亚樵那些人干的,你应该向他们抗议去。”宋子文轻轻一推,一副不关我事你冤枉我了的样子。
烟这事说打
打,说小也小,堂堂一国总理宋子文
理万机,施政的重点在工业建设和金融改革,自然无暇顾及
烟这种小事了。
“谁不知道你和林一民是一伙的!”宋m龄白了宋子文一眼,好像在说“我知道你很多事,休想瞒着我。”
“我和他还真的有点不一样,那家伙在美华银行说话比我管用呢。”宋子文道。心想:虽然自己和林一民合作愉快,自己贵为总理,掌握政府大权,但美华银行和美华财团是特殊的,林一民其实有和自己抗衡的实力,只是这家伙平低调,名声没有自己那么响亮而已,这种情况宋m龄不会不知道吧?
提到林一民,宋m龄就不好继续抱怨宋子文了,林一民那家伙不显山
水的,不会无端指使税警团去打
青帮,肯定是林一民背后的那个家伙惹的事!
这个缘由宋子文清楚,暗夜君王的影响力他是知道的,偶尔司徒南会找某些人的麻烦,而“受害者”偏偏还不知道得罪了谁。有时候,宋子文也羡慕司徒南的逍遥自在,看看他自己,忙得头发都白了。
“惹事的那家伙!总改不了挑事后在背后看热闹的脾气!”宋m龄也撇撇嘴,有些懊恼道,心想:这次估计青帮的人惹闹了他吧。
“是林一民在背后指使的?他不怕惹恼你?”宋q龄听到致公高层的秘辛,很是好奇道。
没等宋子文回答,就听到宋m龄道:“人家才不怕呢,说起来,我哥只是林一民的合伙人,人家真正的老板另有其人呢?你说是不?”宋m龄开起了宋子文的玩笑,小小地拨了一下他和林一民的关系。
“你说是就是吧!
林一民、司徒南和陈主席的关系不错,烟
赌一向都是陈主席的主张。”宋子文见宋m龄得意的样子,没好气道。心里也不怎么生气,毕竟他不是权
很重的人,对司徒南也没什么不
,眼下国家正集中力气搞工业建设,宋子文、林一民等人都是实干的人,没把
力放在政治斗争上,宋子文自然不会把宋m龄一句笑话放在心上。
宋子文见一旁的宋q龄有些不解,却不好发问打听,便解释道:“林一民在致公内影响力和重要
不下于我,他在财经方面的本领比我大,也是美华银行、美华公司的话事人之一,在两广政界、在南华影响力很广,这些年我取得的成就就离不开他的支持。
我们配合得很好,我们是一体的。只是他为人低调,很多时候人们常关注我,而忽略了他的作用。”
“陈炯明是致公元老,背后有大批粤籍同乡支持,和他搞好关系是必要的。”宋q龄淡淡说了一句。
宋子文点了点头,说起来他们宋家也是从海南岛出来的广东人,不过宋家二代生于上海,从小留美,英语比粤语说得好,离陈炯明那些土生土长的本土派,自成一派。
“那家伙还不是学某人的,其实一肚子坏水。”宋m龄评价林一民道。她一直想增加在财经界的影响力,却遭到林一民的阻挠而手不进去。
她在美华银行、美华公司的影响力也一直比不上林一民,她渴望获得美华财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