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要知道,成都周围就驻有革命军的一个师两万人,这一个编师可不是只会祸害四川的军阀部队,而是金钱堆起来,经过和北洋劲旅战火考验的劲旅。
据武汉方面的计划,将对铁路建设工人培训,这些人拿起
,足以配合正规军镇
川中的任何叛
。
“不过,刘文彩很识趣,经过水泥厂后他们已经尝到了甜头了,准备在美华的支持下组建成都银行呢?那些将军们钱真不少。”星期五又笑着补充道。
“果然!军阀军阀,原来都是一盘生意。”司徒南撇了撇嘴,暗道:用市场去征服或许比单纯的军事征服要深刻。…司徒南不久后真的去了铁路工地现场看了一次场面阔大的劳动竞赛,工人的热情让他意。
不过,他不能久在四川。
心血来之下,直接从渝城飞回武汉,中间在宜昌降落一次。
考察结果不容乐观,入川之路,山峦起伏重重叠叠,不知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不过哪怕在难,无论司徒南还是武汉政斧,都不会放弃川汉铁路的。
因为他们有世界上最便宜耐用、最坚忍不拔、最听话的中国劳工、建设兵团,兢兢业业的中国铁路工程师以及美华财团提供的海量炸药、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
一个月后,宋子文再次上门,司徒南身边多了一位新朋友。
“武汉到宜川的铁路情况还算不错,我在飞机上转了一圈,下面的工地一片轰隆隆,爆炸扬起的尘土飞扬,有几分硝烟的味道。”司徒南有些夸张道,啧啧,十几万人聚集在工地上,那场面真是壮观,美中不足的是,在司徒南看来,许多工作要靠人力,机械化水平不高,投入的数百台机器远远不够用。
“那是。建设兵团投入五六万人,加上当地招募的十万青壮劳力,十几万人扑在铁路工地上,不出两年,武汉到宜昌,成都到渝城就通车了。”宋子文乐观道,又指了指身边一个西装男人笑道“不信问他!我们的卢先生最近就很活跃啊!”
“川中百姓对致公政斧抱有很高期望,不说别的,就说这川汉铁路都不知道盼了多少年了。铁路工地上那些此起彼伏的爆炸声,我从长江坐船而下的时候,心里都不
动呢?一
动,到了武汉后就忍不住买了不少川汉铁路债券。我相信政斧是真正干大事的。”卢作孚
动道。
这位企业家、慈善家三十来岁,容貌清秀,衣着朴素整洁,一双大眼清澈平和,有事业雄心也有仁心,不卑不亢,正是司徒南欣赏的人物。
“这些都是政斧应该做的,不然我们和清有什么区别?”宋子文理所当然道,和司徒南相视一笑,听到别人赞扬自己的事业自然很高兴。
而司徒南高兴的是,有卢作孚这样的名带头,国人购买铁路债券的热情肯定会高涨,对铁路债券在海外发行也起到刺
作用。
当民众投资川汉铁路时,他们的利益就和武汉政斧联系起来,通过铁路计划,武汉政斧获得更多民众支持,增强民族凝聚力,所有参与者都将获益,包括政治名望或者经济利益。
“铁路呢,最快也好三五年才能完工,现在有个方法可以加快四川的通运输。我建议政斧拓宽长江航道,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地区,过了宜宾后,水道狭窄,暗礁密布,在往上,大船就上不了了,连小火轮也难以入川,有些地方甚至要靠人力拉,通航能力远远比不上下游的武汉。”说到这里,卢作孚期待地看了看宋子文,见他有些意动又有些犹豫,便转过头看司徒南,心道:对刚刚成立的民生轮船公司来说,政斧拓宽长江航道,无疑
来一个难得的机遇。
“铁路、航道,双管齐下,缺一不可。卢先生的建议很好,政斧应该列入规划中去,嗯,我看最好在长江上游修建水电站,给你一个最好目标,三峡水坝。”司徒南对卢作孚道,实际这话是说给宋子文的。
“三峡?怎么可能呢?那地方…哎呀,跟你这种纸上谈兵的人说不了!”宋子文叹了口气,又表示政斧财政力大,拿出一笔钱,疏通渝城到宜昌的航道可以勉为其难,不过修筑大型水电站就免了。
卢作孚深以为然,点点头:“三峡那地方,实在是…
宋总理说得没错啊!
…
若是可以,民生公司愿意承包疏通航道工程,价钱方便不会太高的,毕竟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宋子文欣赏地看了看卢作孚一眼,心道:这人果然有些担当,如果把工程叫给他,应该不会让政斧吃亏的,只是民生轮船公司刚成立,恐怕力有未逮吧?
疏通航道也好,修筑铁路也好,完全可以给建设兵团去做,他们有技术,有充足人力,便宜又好用,嗯,长江航道是个巨大工程,下游的地区也需要好好梳理一番…
想到这里,宋子文出意味深长的微笑,婉拒卢作孚的好意。
不过卢作孚的建议提醒了宋子文,疏浚长江航道这样规模宏大的工程将要提上曰程,最好成立专门的航运管理部门负责,下辖南京、武汉、宜昌、渝城等几大航运枢纽。
嗯,就该这样做,不过具体的还需要从长计议。宋子文心里想道,因为长江航道就是武汉政权的命脉。
“其实三峡大坝未必是异想天开,只是这个梦有些远而已。”司徒南也在心里暗暗想。
在他看来,只要武汉政斧做好两件事——铁路、长江航道,就能拉动钢铁、造船、化工等产业发展,中国的工业化就成功了大半,经济腾飞更不用说了。
宋子文公务繁忙,不一会儿就离开了,剩下司徒南和卢作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