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谁的错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尔等明白什么?如果能让含香在皇上面前舞上一曲,定能让皇上惊,从而心系含香罢不能。阿里和卓暗中鄙夷,大骂群臣不识仙女之姿,却不敢真说出口。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乾隆,听对方的解释。

“朕知和卓此举是真心想归顺我大清,望卿也明白朕意。只要你族人是朕治下子民一,朕便不会让卿父女忍痛分离。”乾隆瞅着阿里和卓笑道:“朕虽不及历代贤明之帝,却也想做个民如子之君,和卓不需要有太多的顾虑。”

“这…”乾隆如此语重心长,阿里和卓都不知该怎么应答了。如果硬要皇上纳了含香,岂非成了卖女求荣之辈?此刻在场之人隐隐窥得其意,阿里和卓委婉的表示想让女儿做宠妃,可皇上端着明白装糊涂,话中之意分明是不要阿里和卓的女儿当人质,二者之意差之千里?即便阿里和卓频频向左右的礼部大臣示意,盼对方看在昨赠礼的份上为自己说上几句。然,谁敢挑皇上的虎须?收了礼的大臣们自是低下头,逃避阿里和卓的眼神,一脸的悻悻然。

乾隆把阶下大臣的举动看在眼底,不待阿里和卓理清头绪给自己添堵,接着道:“既然和卓的女正待字闺中,不如朕做个媒,把令许配给富察贝勒。和卓,你看如何?”富察贝勒是谁,阿里和卓没听说过,也不想知道。他千里迢迢带着含香来京,可不是为了让女儿嫁给一个小小的贝勒的。阿里和卓火热的心头仿佛被泼了一盆冰水,一时间冻得他冰寒彻骨,狠狠咬牙才把怒吼出口的否决咽下肚。却也明白皇上说的话,下臣是不能推拒的,何况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自己一个待罪之臣,哪里能下皇上的脸面?只得哭不哭,笑不笑的扯出一张扭曲的脸,在儿子图尔都的提示下叩首谢恩。

乾隆笑看阿里和卓跪拜起身,笑道:“朕在这里恭喜和卓不必与女相距千里了。”什么意思?阿里和卓懵懵懂懂的看着乾隆。

“朕已封富察贝勒为回疆巡察使,等他和令成婚后同去回疆,也是一段佳话。”乾隆笑看阿里和卓解释道。

回疆巡察使?阿里和卓那颗被冰冻的心活了,暗道回疆巡察使就是监管回疆各大事宜的驻疆大吏,自己族人也归其管束。如果含香成了回疆巡察使的子,那还怕巡察使不偏向他们?可是,阿里和卓吊着眸子悄悄瞧了乾隆一眼,到底意难平。回疆巡察使也是皇上手下的臣子,总不如皇上这个靠山稳当。

再者皇上没看过含香的容姿,阿里和卓深觉女含香足堪成为皇后,就是做妃子都是亏了,何况只是个巡察使的夫人。这一刻阿里和卓不后悔不听大女儿青桐的话,让她代妹妹前来。如此,青铜做巡察使夫人,拿捏住富察贝勒。再找个机会,让巡察使送含香进京献给皇上,岂不两全其美?

不说阿里和卓贪心不足,单就众臣听了皇上的话,亦是私下里会着眼神,猜忌纷纷。大臣们心道,皇上这么做,到底是什么意思?把富察贝勒封为回疆巡察使,究竟是褒是贬?是奖是罚?

当初皇上责罚富察皓祯,让硕王爷死了嫡、嫡子,又贬王爷为贝勒,重臣皆以为富察贝勒失了圣心,只怕一辈子就这样了。哪知今又起波澜,难道是皇上念着过去责罚过重,而要加恩与他?

只是若要施恩,为什么又指个回疆女子与他为?不过,阿哥都能娶汉女了,贝勒娶回女又有什么可指摘的?况且听阿里和卓的意思,他的女儿是个绝女子,怎么说富察贝勒都不吃亏,不仅得了美人更升了官职,可不风得意?只有几个心思沉稳老辣的臣子,仍觉得皇上此举其后恐有深意。可惜,他们愈来愈猜不透皇上的圣意了。

阿里和卓思来想去仍觉不甘,拱手道:“皇上为小女赐婚,是我族的幸事,更是含香的荣幸。小女一早便在殿外等候,如今更该进殿叩谢皇恩才是。”大臣们听此言,暗暗觑视阿里和卓,皆在心中嘀咕阿里和卓脸皮之厚闻所未闻。皇上已是婉拒并赐婚了,阿里和卓却还要皇上见他女儿,难道皇上见了她女儿后,会出尔反尔取消赐婚夺臣子之吗?为帝者最重承诺,有金口御言之说,岂能在那么多大臣面前反悔?

果然如臣子所料那般,乾隆没有召见含香,推说男子不能见定有婚约的闺中女子,为君者自是要做天下人的表率,若传出皇上宣见大臣的未婚之一说,岂不成就昏君之名?

皇上的话,阿里和卓自是无可辩驳,不敢再多言。然而乾隆为了彻底打消阿里和卓的妄念,转口道:“令的婚事朕会让礼部着手办理,和卓不必担心。有件事,朕想问一问。这次兆惠将军在回疆迁灭反贼红花会,不知和卓知不知道此事呢?”不似阿里和卓心虚无言,图尔都跪叩道:“回皇上的话,我族人并不知红花会之事。这些反贼人人得而诛之,若今后犯在我族手中,为了皇上的安,和大清的社稷,定然不会放过。”图尔都跪拜于地,示以忠心。此次回疆叛,红花会就是他们的奇兵,不想却折在官兵手中。图尔都以为朝廷不会轻易放过与反贼合作的族人,不料皇上只是让他们归顺,甚至把红花会一事抹去了。作为败军之将,图尔都深知大清与回族间的差距,他不愿因父亲的一念之差,把整个部族陪葬了。

图尔都深知小妹的脾,本就不愿她入得罪贵人,无况她与蒙丹的事并不是秘密,若被皇上知晓,邀宠便成了招祸,只是他不能违了父亲的意。眼下皇上赐婚,图尔都松了口气,认为妹妹嫁给巡察使倒不错,最重要的是何必着皇帝纳妹子与其成仇,这样不是有违初衷吗?

卿能这么想,就对了。”皇上垂下眼眸,深深看了呆滞的阿里和卓一眼。

原来如此!众臣暗道,回族叛果然有红花会的一份功劳,皇上不追究只怕是为了避免叛贼狗急跳墙,从而使得更多将士伤亡,更为了显示朝廷的宽容。阿里和卓急着献女,恐怕也是为了让皇上不再深究此事。

至于皇上不纳阿里和卓之女,重臣们皆认为理所当然。回族可是刚与红花会有同盟的,谁知道阿里和卓的女儿是不是与红花会的人有所牵连。再者,里刚出了令嫔这样歹毒的女子,别说皇上,换了谁也不敢胡宠幸美人了,朝臣亦是男人,自然谅解皇上的难处。

末了,阿里和卓偃旗息鼓行礼告退,直至含香身死才得复见天颜,其间仅隔半月。阿里和卓每每想起之中发生的事,便恸哭不已。然,已追悔莫及。

话说当含香得知皇上不招自己进,甚至不打算见自己时,欣喜之余又被其轻视的愤概。哪知下一瞬竟被告知要嫁与回疆巡察使,而且还是个比皇上年纪还大的男人,含香的愤怒之情可想而知。之后,含香不停的吵闹、怒斥、绝食,都没有打动阿里和卓和图尔都。甚而,阿里和卓等人因为怕含香的举动惹恼了皇上和巡察使,干脆把含香在门内,并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也许是阿里和卓的劝说凑效了,成婚之含香虽面无喜,但总算不争不吵的入了房。哪知当‮夜午‬,富察贝勒府里的婚房内传出桌椅的碰撞声、男人的厉喝声、和那绝望的□,生生撕破了夜的宁静。

伺侯在喜房外的仆人赶忙回身询问,见无人应声,只得推门而入。只见含香手握匕首,其刀刃与掌心处一片鲜红。而富察贝勒则口淌血,脸铁青仰面朝天的倒在房内,一动不动的睁着眼,七窍血。彼时图尔都正歇在富察府内醒酒,闻得噩耗立刻赶往新房,不顾含香惊恐莫名引人怜惜的神,拔剑急刺,一剑刺入含香的心窝,含香只来得及解释半句“我只是想吓吓他…”便不敢置信的看向哥哥刺来的利剑,倒毙身亡。

喜事成丧事,皇上提阿里和卓、图尔都审问。阿里和卓入殿叩拜请罪,表示自己教女无方,致使其被反贼利用害死朝廷大员罪无可恕,现已诛杀。望皇上看在族人不知情的份上饶恕其罪,而他们父子俩恳请皇上降罪自身,以赎含香之罪。

皇上把阿里和卓、图尔都囚于大理寺,不发布旨意道,阿里和卓之女含香受反贼余孽蒙骗,于房之夜刺伤夫婿回疆巡察使,其匕首带毒致使巡察使一命呜呼。朝廷震怒惩其族,但皇上看在兵戈方歇,回族百姓又不知情的份上不予追究其责。含香之父阿里和卓、含香之兄图尔都都有督导不严之罪,念其心系朝廷大义灭亲网开一面。阿里和卓罚杖刑五十,遣回族内教化族人。图尔都杖三十大板,入理藩院任回营副监管,戴罪立功。

旨意一出,无论是胆战心惊的回族人,还是知情的大臣,或是懵懂的汉民,都夸赞皇上仁慈。自觉脸面尽失的阿里和卓待部的创伤复原后,慌忙向皇上叩首辞行,对儿子图尔都殷殷叮嘱了几句,灰溜溜的步上回程,哪还敢为族人提要求。

阿里和卓看着茫茫前路,回忆来时千般算计,一心想让女儿成皇妃。之后遇挫,退而求次让女儿嫁给巡察使。不想含香一刀杀了丈夫,更斩断了族人的希望。阿里和卓眼中有恨有悔,嘴里念着不该带含香上京,不仅丢了女儿的命,还让儿子亲手杀了妹妹,何其残酷。

阿里和卓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悔不当初之时,远在一方为陈家洛疗伤的霍青桐亦是清泪襟,孤身一骑眺望回疆而行。初时她得知妹妹含香身死,父亲哥哥入狱,冲动的跑出门想策马上京刺杀乾隆。为陈家洛治伤的高人劝住了霍青桐,喝问:“你这样单身匹马去京城能干什么?”

“就是死我也要救出阿爹和哥哥,要为妹妹报仇!”霍青桐恨的双目赤红,咬牙切齿道。

高人摇头笑道:“你这个样子别说报仇,分明是去送死。”霍青桐瞪着眼道:“就是送死,我也要去。”

“你的脾气像你爹吧?如果你能改改这个脾气,说不定这次你妹妹就不会死,你爹你哥哥自然也没有了牢狱之灾。”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