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南宫与慕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小狐看书

绍兴元年,岳飞大败李成于西山壤子庄。二年三月岳飞三十岁,迁神武副军都统制,屯兵洪州,兵隶李四节制,同年受调命以本职权知漳州、兼权州,湖东路安抚都总管。同年四月、以八千人大破曹成十余万之众,收勇将杨再兴,同年平马友支于筠川,并年败刘志余于广济,又年亡将李宗亮于筠州。三年,擒贼首罗诚,并奏请朝廷不屠虔州百姓,同年七月,御赐“忠岳飞”岳坚拒高官厚禄,并击毁李成十万之众,收复襄后襄为北窥重地,全仗岳功。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绍兴四年,岳飞以五万军队,击毁伪兵李成之三十万大军、并力辞朝廷所封之节度使,五年,平巨盗杨么,并以贼攻贼,并破二安,平庭之后,岳云居功甚勉,岳飞因其为己子,又不极其功。

并带疾措置军马还屯鄂州。并命杨再兴斩伪宣赞,收复长水县,中原为之震动。岳飞怀目疾,仍孤军深入,抵河南蔡州,朝迁恐伪齐重兵来攻,诏命岳还。朝廷听秦桧议和;岳飞只好自罢兵权,后十年因调命还襄,再上章请追讨伪齐,可惜朝廷昧于和议,始不允其请。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澄清中原、收复河山的岳武穆,力图中兴,上表:“金人重兵聚于东京;屡经败砌,锐气大丧,内外震骇。闻之谋者,金人尽弃其轻重,疾走渡河。况今豪杰风尚,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己见…”忠无二的岳飞,萧秋水是心向往之,而且无时不为其可歌可泣的江山征战。寸士恢复,而壮怀烈,血脉迸张。

萧秋水是这样想的,但在香烟袅袅的另一边,如深云蔽般映得刘友的脸沉不定,她近来经言纷纷,以及华山险死还生的劫难,想法可不一样——我有没有必要,跟萧大哥一齐闯下去?

刘友心中一直反复着这个问题。

眼看“战友“们个接一个地身亡,或者变节,甚至退隐,刘友心中,很不是滋味。

“两广十虎”中,罗海牛叛变,劳九已死,杀仔为自己人所杀,阿水战死于华山,吴财也几乎成了废人…这在刘友的心中产生了很大的影——这样没有依靠,究竟是在“闯”还是在“闯祸”?——这样做,有没有前途?——我,有没有必要,跟随着“闯”下去。

她心里这样想着。什么“义”呀。

“忠呀”、“大志气”呀、都好像砂磨在木块上,她心灵棱角毕的铭刻,早已磨得很钝,磨钝得很平很滑了。

而且还萌生了二心。

她从前没有想过的,而今她想了,她为什么要千里迢迢,来找萧秋水,去充当“神州结义”之盟主?——她因为想到了这点,心怀砰地跳着…

“莫非…”她虽迹江湖,为人疯疯癫癫,但她毕竟是个女子呀。就算是“江湖女子”也需要藉。萧秋水那初锋芒的锐气,正是她历尽风霜所渴求的…

但这又有什么用!她因为了解了自己这一点,更恨不得唾弃自己。萧秋水心里,就只有唐方。就算唐方不在,萧秋水心里还有那苍山,自有妄行的白云相伴。她算是什么?支持萧秋水永远去做她那一份永无人知的配合?

她不知道一个人这样想的时候,私心已掩盖过一切壮志了。这之间没有对错,而人生也不必要只去做对的事。但是刘友的非分之想,使她在“两广十虎”的高情厚义中轨而去,好像陨星一般地掉下去、坠下去,再要挣扎上来时,已深不见底了…。

她更不知道在庙里盛繁的烟火中,一人脸晴不定,但带着了然而又冷毒的眼神望着她,好像望着一只野生的猫,终于到他家户前来偷吃一一而他致命的毒药就置在食物里。

所谓“理之所在,义不容辞”或者“为朋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诸如此类的话,犹如风过秋叶,是很容易凋落的。掉落时只是惊心地殷红一片,像血洒过一般壮烈,让人想起存在过的一刹那罢了。真正危难来的时候,是不是就凛凛这理义的原则。说的时候轻易,但真正杀戮,酷刑临身时.是不是还有一诺举泰山的胆志?

而且势为人忽略的是,在酒酣耳热,血脉贲张时,拍案大呼,生死相共,血洒神州,只不过是以喉咙里振动空音所发出的声音罢了,若不畏鬼神,则矢志亦又如何?世人虽知刀剑加身时守不易,却不知在平时无可作为时,更能令人他去,或生退志,然后又自圆其说。

他如若寻着真理,只要他不去自省昔为何要坚持和抉择原来的初衷,而且更于自欺欺人为大彻大悟时,他便如丝缰的马车,马自放辔奔去,车则停于人多的大草原上,再竭尽往另一无尽无涯的方向驰去。

一一谁先到呢?

这答案又有谁知道?——会不会在其他落长圆的草原上,怀念当时怒马悲歌的子?

那就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了。

一个人原本是很坚持某事某物的,突然在别人都放弃的时候,他也会放弃——这时候,很多路向和很多惑,像童话里的通往魔堡的所在一样,骤现在他眼前。

梁斗、孔别离、孟相逢等人就是了解萧秋水除了极热切的入世怀外,还有极强烈的出世志愿——可是这个时代,与其多一位出世的隐者,倒不如增一位入世的勇者。

他们就本着这种心意相劝。这对萧秋水来说,影响是深远的。

经始皇陵一带,众人虽行匆匆,仍不胜稀嘘。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