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可是…”
“没什么好可是的了。”他冷冷的道,坚决不留半点后路。
“不干就是不干,你们说再多也是没用!”
“我不允许!”王汉虎怒声道,大手指向桌上那帧老照片。
“你这没种的小子!接手侦探社没多久你就嫌烦了?也不想想你老爸当初创业维艰,煞费了多少苦心,你这样子对得起我们、对得起你父亲吗?你怎么配当『神探老孟』的儿子?你可知道这几十年来,『猛虎侦探社』是靠谁打的天下?”孟一樊双眼直直望着王汉虎。
“接下来,你是不是『又』要开始介绍咱猛虎侦探社的成员?”开玩笑,也不想想他孟一樊是谁拉拔大的?这段历史早在他八岁那年就倒背如了。他先往王汉虎一指--“你,王汉虎,海军陆战队两栖蛙人部队的老班长,一九五八年铁拳杯自由搏击冠军,人称智勇双全『东山虎』。”随即,再指向刘莺莺--“你,刘莺莺,当年轰动澳门『百花红』歌厅,最俏、最年轻的台柱,心狠手辣、八面玲珑,人称玉面罗剎『雷梦娜』。”
“还有--”孟一樊的手在空中晃了一圈“奇怪,莫言叔呢?”说曹,曹
到。大门口传来一阵嘎啦的三轮车停放声,只见一个头带
线帽、身着脏旧夹克,还外带一个大麻布袋的拾荒老人出现在猛虎侦探社。他偻佝的身躯缓缓走进来,一见到两位老伙伴和初出茅卢的小伙伴都在,立时咧开缺了几颗大牙的嘴皮笑道,挥着双手向大家打招呼。
“莫闻莫问莫须有,寡材寡寡是非。姓名存疑、身分不详、技术登峰、智慧无限的天下第一鬼才--莫言。”孟一樊喃喃道。
“还有你老爸呀,别忘了社里的灵魂人物。”王汉虎提醒道。
刘莺莺忽然叹了口气“是啊,老孟可真是咱们的『灵魂人物』呢!”
“我当然不会忘记。只是,我多年来一直抱持着很大的疑问,这个侦探社成立到底有何意义?我从小听那么多你们的传奇故事,可是为什么你们破过的案子,甚至在台海三地发生的冒险,没一个曾记载在历史上过?照你们的叙述,猛虎侦探社的名气应该是响当当的呀,为什么没几个人知道呢?还有,为什么社里的活动在民国七十一年全部沉寂下来,直到去年我被迫接手?”孟一樊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刘莺莺和王汉虎面面相觑,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侦探社不活动也是因为你的关系呀!你别忘了,你父亲就是那年去世的,当时我们要照顾你,又要为老孟料理后事,哪有时间管社里的事!”刘莺莺解释道。
“ok,这我接受。但其它的呢?你们要作何解释?如果你们连这些都不能给我合理的代,那你们要怎么说服我为这侦探社卖命是值得的?更甭说要我说服我自己,我是在为你们的理想,以及父亲的遗志在努力!”王汉虎沉
了片刻,语重心长地道:“孩子,你难道不知道,许多过去的历史、是非,早在人们有心无心的包装下,成为小说了。”那又如何?
孟一樊绷着脸,沉默地抗议背负在他身上那奇怪又可笑的使命。
这时,一声重物落地的巨响引起了众人的注意,那位名为“莫言”的拾荒老人还当真是“莫闻莫问”他放下了麻布袋,一脸疑惑地挥舞双手在空气中比画着。
(怎么了?好端端的干嘛要谈起这么严肃的话题?)刘莺莺气得不想说话,便用手语回答莫言。
(先别多问,快来帮忙劝劝一樊吧,这孩子从小到大最听你的。他在使子,说他不愿继承老孟的衣钵,他不干侦探了!)王汉虎还在作最后的努力。
“一樊,行业不是说转就能转、说换就能换的,这二十几年来,我们就是靠当年和你老爸搞侦探社所揽下来的那些老本在照料你,我们这几个会的也就是那一套,这时候放弃『猛虎侦探社』,你不觉得可惜就算了,但你要我们怎么办呢?”
“我只说我不干,又没说侦探社要解散。”刘莺莺尖声道:“一樊哪,这意思还不是一样?这社里上上下下也只有你跑得动,你若是不干了,你要我们谁来挑大梁?谁挑得动?怎么说我和你汉虎叔、莫言叔平均起来也快七十岁了,体力、脑力都不能和当年相比了;而且现在侦探社的任务走向也和当初大大不同,你说,我们之中除了你还有谁能担负得起?王汉虎,你行吗?”王汉虎避之唯恐不及。
“别开玩笑了,我还想过八十大寿呢!”孟一樊淡淡地开口道:“既然如此,解散也没什么不好呀!我们可以做点别的,我好歹也是大学毕业,可以去找间公司上班。莺莺姨可以去唱歌。汉虎叔,你不是说想去试试高中社团武术指导的工作?我们三个人的薪水再加上莫言叔的投资眼光,就算侦探社的社费一不剩,我们还是能过得不比现在差呀,
子也会稳定些。”莫言走到孟一樊的身边。
(你真的这么想?)孟一樊点点头。大学毕业即投入军旅,忙完了课业又数完了馒头之后,他便被他们三个死拖活拉地加入了这个侦探社,至今不得自由。缤纷充刺
的人生或许是许多人努力的方向,但孟一樊却不这么认为。事实上,他并没有太远大的志愿和梦想,说穿了,他只是想作他自己,即使是一个朝九晚五、生活规律的上班族也罢,平淡而值得品味的生活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真的!
莫言一手搭上孟一樊的肩头,强烈的安与挽留就在肢体之间静静
。不料,孟一樊竟将之拨开。
“没有用的!莫言叔,我说不干就不干,不管谁来劝都一样。”(我并没有要劝你留下。)莫言挂着微笑比画着。
“真的?”孟一樊的眼睛一亮。
“你是支持我的?”莫言颔首。
“莫言!”
“你开什么玩笑啊!”刘莺莺气得直咬袖子。
“死老莫,哪有人劝离不劝合的!”莫言背对着王汉虎和刘莺莺,自然看不见他们的,他自顾自的对孟一樊“说”道:(我虽同意你退出,当然,我也会试着帮你劝他们,但是,我有一个条件。)“什么条件?”孟一樊忙不迭地问道。
王汉虎也跟着疑惑起来“这鬼才,他又要搞什么花招?”只见莫言转身回到自己的桌前,开了电脑,将一份档案列印出来。几分钟后,他拿着一迭资料递到孟一樊面前--“这是…”(最后一票。办完这件case我们就收手,好不好?)“可是,我说了我不干了呀!”孟一樊哇哇叫道。
(没办法,这case是昨天你不在时我透过网路接下来的,谁知道你今天会突然说不干?)“什么案子啊?我看看。”王汉虎接过资料翻阅着。
“怎么又是外遇调查?这年头的人真是…”
“又是小件的,不如推掉算了!”孟一樊仍是兴趣缺缺。
“委托人是谁?”刘莺莺凑了过来,这一看可不得了。
“廖村宏?他不是那个…那个什么企业的董事长吗?他的股票我还买过哩!嫁个这么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少有什么不好?她还会红杏出墙啊?”
“唉,你这么说就不对了,一个人的婚姻虽少不了物质,但是除了物质之外还有许多别的呀!”王汉虎顿了顿,沉后道:“况且,那侯门可是深似海呢!”刘莺莺拧了王汉虎的
一把“瞧你说得好像你嫁过似的!”莫言望着孟一樊,再次问道:(一樊,这个case办得好的话,也算是个漂亮的句点。怎么样,接是不接?)说真格的,心情不再
动的孟一樊心里算是同意莫言的话了,只是,他仍有些犹豫。
“汉虎叔,这件案子的酬金有多少?”
“你等一下,我看看…”他微瞇起老花的眼睛“一…”
“一什么呀?”刘莺莺着急地问道。
“个、十、百、千、万…吓!一百万吶!”闻言,孟一樊不由得一惊。
“这么多?他是要我做多久的调查?”
“七天。”王汉虎回答道。
“不过你得在七天内搜集到完整明确的外遇证据,并有详实的报告书,否则酬金马上打对折。”
“对折?那还是很多嘛!”刘莺莺想得很完美。
“自古以来无不成商,他既然开出这种价码吊我们的胃口,那就表示这件案子绝对不简单。虽然他说是酬金对折,可是并没说他会打几个对折,搞不好拖一天一个对折,最后我们连一般行情价的酬金都拿不到!”王汉虎泼冷水道。
(可是廖先生是个有身分、地位的人,不会那么没信用吧?)王汉虎大手一挥“商人的信用不值钱,省省吧!”(可是,他很有诚意的先奉上一张五十万的支票了…)莫言这一番比画顿时让在场的人陷入一阵沉默,为了证实自己所言不假,他拿出一封刚从邮政信箱取回的限挂信函--一张五十万的即期支票平平整整的躺在桌上。当然,如果case能顺利解决的话,它就不只是一张五十万的支票,而是一千张新台币千元大钞了。
“五十万…也不少呢!”刘莺莺低呼道。王汉虎附和的点了点头。
忽地,两人同时出手拿起那张支票,却不知是否应了那句“长江后
推前
,前
死在沙滩上”的千古名言,最后将支票拿到手的不是别人,而是孟一樊。
“不准动这张支票!”他冷冷的道。
“一樊哪!”刘莺莺见他仍是一张不容妥协的臭脸,忍不住发难了“一百万够我们过上好几年舒服的子耶,这可是莺莺姨唱一年也不一定唱得到的价码,你当真忍心看我们几个人一把年纪了,还成天为柴米油盐忙得焦头烂额?”王汉虎仍不相信事情会那么简单。
“你说得没错,但我看要拿到那笔钱也不是那么容易,别忘了他只给七天的期限。”
“死老虎!你到底是在帮谁?”孟一樊兀自收起了支票。
“这张支票由我来保管,这么大笔的金额,又是如此仓促的时间…似乎不太单纯。总之,在调查没有圆结束前,这笔钱不能少掉分毫。”
“言下之意,就是你答应喽?”他点头,有些小小的无奈。孟一樊苦笑着摊摊手“为了各位的养老金,我能说不吗?”
“一樊,你真是个好孩子!”
“不过,我得先声明--”他伸出他的食指。
“这是最后一次了!”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