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第215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尤其是赵柯。

苏教授返回到双山公社,还特地去采访了公社的段书记和吴主任以及赵柯曾经工作过的轴承厂领导,众人全都对赵柯赞誉有加。

只是文章中的只言片语,一个鲜活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读文章的每一个人都能受到她蓬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强的个人魅力。

光明的未来,永远需要双手去创造。

努力总会有希望,不努力,只有一场空。

学无止境,知识具有强大的力量。

青年的热血永远滚烫,永远赤忱……

小小村子里的赵柯,在她还不知道的时候,成为了很多人向往的偶像,信件如同雪花一般从全国各地飞往北方。

第5章

3月7号,历时一个月的零四天的重要会议结束。

这期间,几乎每天的报纸、广播、电视都围绕着会议内容报道。

而会议的重要内容包括:大刀阔斧地全面整顿,拨反正,改革发展,“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恢复生产秩序。

虽然“全面整顿”还没展开,就中断了,但大势已初现。

没经历过那个时代,永远不能真切地受到每一步变迁的艰难。

赵柯和赵村儿大队知青们的出现,只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是时代洪中幸运被知悉的一朵花。

一个人,到底能在当下的时代留下什么呢?

如果让赵村儿大队的人回答,能上一回报纸,简直是祖坟冒青烟,这辈子太值了。

村里都知道苏教授采访,会登报,第一份刊登了赵村儿事迹的省报一出来,公社那边儿便接到电话,让人帮忙捎回来不少,当天就送了好多份到赵村儿大队。

社员们活儿都不干了,全都拥上来看。

活动室上课的社员听到送报,也躁动起来,心全都飘到外头去。

赵新山难得没约束喝斥众人,任他们一哄而上,抢夺报纸,只提醒:“小心点儿!都小小心点儿!别撕坏了!”

“知道嘞~”

扫盲的好处,这时候便体现出来,大多数社员都能简单看报。

“照片上咱们都在呢!”

“俺家爷们儿咋没照上?”

“看这儿看这儿,有赵柯的名儿!”

“还有大队长!”

“诶呦!‘社员老板儿’!板儿叔,你名字都上报纸了!”

其他社员羡慕、嫉妒地看着板儿叔,“是不是因为你送苏教授去公社,苏教授悉你的名字?”

咋就他运气这么好呢,大家伙都采访了……

板儿叔一家动地面红耳赤,傻笑。

手小心翼翼地不住摩挲报纸。

大家伙就算没有被写上名字,有他们赵村儿大队,有赵新山和赵柯,也都差不多的模样,与有荣焉。

赵新山面红光,跟许副队长他们商量着,要搞一个玻璃框,把报纸封起来,挂墙上。

社员们喊着要传给子孙后代。

知青们也想要,刘兴学、邓海信、苏丽梅、林海洋还想多要一份寄给家里。

可不够分啊。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