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106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姜无戈抗拒过反对过,他很清楚,先皇后将殿下送走,是对圣上彻底绝望后的选择,先皇后希望殿下在民间安然度过一生,不被权利皇位所锢。

  但他抗拒不了这一切。

  殿下生在皇家,注定要走这条路。

  “对不起。”姜无戈喃喃道。

  翌清晨,一人一骑低调的出了城去,甚至无人认出,这戴着斗笠一袭青裳的人是大师姜无戈。

  作者有话说:

  谢在2022-07-923:45:0~2022-07-2023: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的小天使哦~

  谢灌溉营养的小天使:阿綠5瓶;fiona瓶;

  第97章雨季了

  ◎修书禀明功绩◎

  天渐暗,厚重的乌云从远处飘来,黑云城的同时,狂风大作,树影摇曳,飞沙走石。

  “沈哥,雨季要到了,明我找工匠来补屋顶!”

  曹许光见天不妙,从长凳上跳起来,将院里晾晒的衣裳一把薅在怀里。

  衣裳刚收完,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他边往屋里跑,边对书案后的沈长林大喊。

  县衙后面有几方小院,大多年久失修,沈长林挑了一间勉强能住人的,着人打扫后,带着曹许光住了进去。

  之前几个月没碰上雨季,住得还算舒心,雨季到后,屋外大雨倾盆,屋内便小雨淅沥,早就该修葺修葺了。

  沈长林点了头,不忘叮嘱:“找个收费便宜的工匠。”

  “知道。”

  曹许光说着,点了盏烛灯端到书桌旁,手撑着下巴疑惑发问:“沈哥,你都这么有钱了,咋舍不得花呢?住豪宅穿锦衣,吃山珍海味,那子多好。”

  “我一年俸禄只区区百两,不算有钱。”沈长林批着公文,语气冷静的答道。

  曹许光挠了挠头,更加疑惑了。

  沈长林十分清楚曹二在疑惑什么,他和海青县的百姓认知一样,都认为县衙银库等于县令私库:“那十多万库银不是我的。”

  “不是沈哥的,还能是谁的?”按照曹许光的脑回路,他实在想不明白。

  沈长林继续批阅公文,没有和曹许光多解释,说千道万,不如做一件实事有效。

  海青县水脉多,近海,每年雨季来袭时,百姓们都提心吊胆,因为这意味着城村内涝、河堤决口、山洪泥的事会频繁发生,每年雨季过后,因天灾而丧命的百姓名单,能写一张巨大的宣纸,小小的名字背后,是一家人的灾难。

  因此沈长林早有加固桥堤,修筑洪水道的想法,雨季到来前,沈长林便着人将全县有坍塌危险、易出险情的地方做了汇总,再从中挑选最危险的几处,先行修缮。

  毕竟基础建设是要耗费巨大人力、财力、物力,十几万两库银对个人来说是一笔巨款,但对全县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只能紧着最危急处。

  阵阵闷雷在天边炸响,兼空气闷热天沉,天地仿佛一个巨大蒸笼。

  眼看又一场大雨即将来临,海青县半霞村的村民,偕老带幼,背着包袱披着蓑衣,纷纷往村里的宋神庙奔去。

  不同于村野的无名小庙,半霞村的这座宋神庙,乃敕造,是一座拥有两配殿的大庙,曾经也香火如云,巍峨华丽过。

  但这都是前朝往事了。

  宋神庙供奉的是前朝一位宋姓大将军,庙已建成五百年,后世事变迁,王朝更迭,到如今这一朝,除半霞村及邻村村民外,宋神庙已鲜为人知。

  如今的宋神庙,更像村民们的避难所,遇见大雨雷暴天,房子破旧的村民,则会带上家人和细软,到神庙暂住,带雨过天晴再返回自家。

  从前如此,今年亦然。

  入夜,庙里的空地上,点起几簇篝火,朦胧的火光照耀在村人脸上,听着庙外的狂风骤雨声,村民们一边烤火,一边说着闲话,同时在心中祈祷可以平安度过雨季。

  一夜无事,第二清晨,一队衙差从村外而来,他们扛着木料、麻袋、瓦片、油布等物品,说是奉沈县令之命,前来修缮宋神庙和半霞县的风雨桥。

  “我们村可没钱。”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