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国之将倾;第21章:孤城喋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边关长夜,一弯星月高悬。
冀州镇北侯府灯火通明,除了轮值的严威与负责地听的易九,其他几位冀州主将早已齐集一堂,但出乎意料的是,所有人的头上都裹着一道白巾。
自慕容先兵发乌城之起,冀州城便公布了镇北侯易老将军遇刺身亡的消息,易云霜于城头指天立誓:将以慕容先项上人头告
镇北侯在天之灵。
一时间冀州城群情奋,求战之人络绎不绝。
“哎,真想不到,他们竟是能打到这个地步,”易五怅然一叹,语声之中却是带着几分矛盾。
位居主座的易云霜身着孝服,自上而下白衣净洁,眉宇微皱,较往的飒
英姿,此刻更添几分凄美:“盛红衣出身西北边军,能于一众男儿中杀出‘红衣将’的名号,自不会是庸才,那
你不也说,她麾下也有人瞧出了‘地听’的事吗?”
易五对易云霜所言自是极为认同,无话可说,可一想到这位“红衣将军”的下场,不免有些伤:“云霜,他们……”
“五叔无需多言,”见易五仍有些犹豫,易云霜立即出声打断,语声冷漠:“乌城敌之计,是我等早已定好的,于公,我冀州军要挡住慕容先的‘厉鬼’和草原联军,非行此计不可,于私,镇北侯之仇不共戴天!”
易五闻言心头一震,一句“镇北侯之仇”瞬间便让他无话可说,父仇不共戴天,冀州城上下早已军民一心,若是能报仇,区区五万援军又算得了什么。
“报!”突然门外传来一道急行脚步,众将纷纷侧目望去,见是乌城方向的斥候来报,立时都打起了神。
“启禀将军,今慕容先大军加剧了攻势,乌城战况惨烈,折损过万,主将盛红衣中箭,生死不明。”
众将闻言均是面难
,即便是刚才还冷声告诫的易云霜此时也已闭上双目,脸上难掩落寞之情。
“那乌城可还在?”易五连忙上前问出了众人最关切的问题。
“乌城尚在,据说鲜卑人本已登上了城楼,破门时被一位小将连斩百人,又率援军将城楼夺了回来。”
“万幸!”易五长叹一声,这会儿却不再忙着怀乌城援军的
命,反倒是埋怨起来:“这……刚还说他们守得好,怎么今
这就不行了。”
“五哥,那毕竟是慕容先,集鲜卑、吐蕃、高丽三国之力,近三十万大军,又有神兵‘厉鬼’,破城想来也是早晚的事。”
“‘厉鬼’可有现身?”易云霜出声问道。
“并未发现‘厉鬼’的踪迹。”
“嗯,”易云霜沉声点头,随即回到厅中,朝众将言道:“众位叔伯,乌城敌之计已生变数,盛红衣中箭,两
内乌城必破,若鲜卑元气未伤,恐难
出‘厉鬼’。”
“两……哎……”易五又一番叹息,鲜卑围乌城才不过三天,如今算来,距离他们当初估计的“十
城破”足足提前了五天。
“云霜,会不会太武断了,这批援军据说是调的府兵
锐,那
咱们也手把手的教了他们守城之法,只要有人……”一旁的易十七小声说道,他虽是易云霜的小叔,但在军中却是对这位侄女最为敬服,即便是有所怀疑也不敢大声言语。
“绝无可能,”易云霜缓缓摇头:“十七叔莫非忘了,鲜卑人的箭上,可都是淬了剧毒的!”易云霜轻轻一言,立时让在场之人陷入哀思,若是盛红衣尚在,乌城或许还能坚守个几,可若是盛红衣中毒身亡,那剩下的援军群龙无首,溃败只是时间问题。
“自明起,众位叔伯出城滋扰再进十里!”易云霜语声果决,可心中却带着几分不忍,冀州城为供养“燕尘”,城中骑兵稀缺,众位叔伯出城所率的大多是歩卒,如若遭遇‘厉鬼’,几乎没有生还可能,与其说是“滋扰”,更不如说是“以身作饵”。
“是!”但一众叔伯却并未有一人犹豫,纷纷正抱拳,语声洪亮。
“诸位叔伯,珍重。”
*********
乌城。
自城楼而下早已是目疮痍,整座城池几乎都已被漫天的尸臭与血腥覆盖,大街小巷遍地血水,行走在其中的吕松实在难以想象,三
前,他们还是一支斗志昂扬的五万
锐。
慕容先亲率大军前来,虽是出乎意料,但对于他们而言也并非没有预料,但那一则名为劝降实为震慑的书信,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慕容先西联吐蕃,东结高丽,倾草原之力,合兵近三十万,小小的乌城于他而言不过是旦夕可破,所谓的犄角守备,在三十万大军面前不过是一桩笑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