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这将是一场不亚于在辽东垦荒的大工程,或许这些年,杨霖做的事太多了。
国库空虚,钱不够用,就发行债券。
这种手段,不被信封中庸的文官接受,但是杨霖心中有数。
基建打好了,才能更进一步,把大夏带入下一个层次。
否则的话,不过是单纯地重复王朝旧事,再来一次王朝更迭的轮回罢了。
如今的历朝历代,再也没有类似秦始皇嬴政一样的功绩伟业,没有任何一个帝王,带着中华文明再来一次质变。
旧规矩就算是再成,也必须打破它,中庸之道和杨学,
本就是格格不入!
杨学向来是讲究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
这个时候咬咬牙,把底子打好,等到几年后腾飞之时,才更加的酣畅淋漓。
------------第七百六十三章万世永兴檄文下发之后,各省总督全部整顿兵马,调度将士,进山剿匪。
匪灾重区,便是庭湖周围的荆楚水匪,还有山东、河北一带的山大王。
宋江直接没有回到汴梁,而是转路就到了山东青州府。
山东总督叶方恒匆忙正在衙署布置,突然几个亲兵闯了进来,叶方恒还没来得及呵斥,后面就有一个小黑胖子进来。
宋江在山东官员中,名气很大,但是真的见过他的却不多。
叶方恒身为一方封疆大吏,进京述职时候,肯定是见过的。
“哎吆,太尉,您怎么来了?!”宋江背着手,一路走到了上首,坐下之后笑道:“军情紧急,本官没有回京,直接来到了此处。”
“本官郓城出身,如何不知道这原本的京东东路,如今的山东,是何等的匪窝。叶总督,你准备如何剿匪?”叶方恒有些紧张,稳了下心神,道:“下官准备自西至东,扫一遍!”宋江摇了摇头,“此乃下下之策,匪类
悉山川地势,你大军耕地一样走一遍,他们躲起来,待风声过了又出来为祸,剿匪不成了摆花架子?”叶方恒擦着额头的汗水,弯
问道:“太尉有何高见,还请教我。”宋江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道:“剿匪嘛,一张大网撒下,让他们无所遁形,最重要的还是要确定他们的位置和人数。”
“匪类不同于境外北虏,我们朝廷是绝对的优势,不论兵力还是实力。如此一来,就可以先铁血镇几个山头,杀个人头滚滚,放出风声,让他们害怕。”
“有人害怕了,就有人想投降自首,此时只要接收这些弃暗投明的,让他们带路,将贼人一个个揪出来。”
“一贼举三贼,三贼举一窝,让他们无处可藏!还有便是千万不能任由当地兵马剿匪,而是要各郡县互相替换,免得军中有人通风报信。”叶方恒一一记下,心中暗道,这太尉剿匪,悉的让人畏惧。
坊间传闻,郓城宋江,当初未发迹时,和山东地面许多豪强走的很近。
现在看来,传言未必是假的。
宋江显得兴致十分高昂,转战南北这么多年,再回故乡,让他身心愉悦。
“陪本官在这城中走走,尝一尝此地风味。”---剿匪刚刚开始,回京之后的白时中和范宗尹,便亲自来到了袖楼。
袖楼内王运听闻后,赶紧了出来,在雅间会见两位朝中大员。
有袖楼的侍女,捧上香茗,热气氤氲,香味扑鼻。
白时中推了推杯盖,吹着茶叶,然后说道:“王会长,前者官家所言,民间商会组建工厂一事,进行的如何了?我等二人此来特地问询一下进度。”王运赶紧弯抱拳道:“两位相公放心,此事商会早就着手去做,马上就可以投入到长
州。”白时中轻轻“嗯”了一声,道:“这是官家心头的事,切勿怠慢。”王运连连点头,心里却有些奇怪,这点小事怎么可能会让两个宰相并肩而来。
果然,白时中紧接着说道:“去岁朝中用度广,花销十分巨大,官家天纵英才,想出了债券一招,缓解了朝廷的财政。如今官家又要大修道路,这个债券,你们还得再印一些。”王运锐地捕捉到话里的东西,官家要大修道路了?
先前天池水泥的事,就让这些嗅觉锐的商户们,觉察到了商机。
果然,这个筑城的产物,被官家运用到修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