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看样子是受了夫人的规矩,见了自己不要理睬,杨霖也不在意,笑着上前,在两个小丫鬟的翘上捏了一把,道:“怎么样,瑶儿气消了多少了?”

“你自己进去看呗。”杨霖瞪了她一眼,进到房内,只见当中一个小摇,隐隐约约有婴儿啼哭声。

杨霖赶紧上前,红的襁褓内,包裹着一个胖乎乎的小人。

在他跟前,有两个少女围着,见到杨霖进来,甜甜地叫了一声小姨夫。

这两个少女如今又长高了一些,身穿一模一样的雪白套头小袄,脖子前还各有一朵团花,粉嘟嘟的两个瓷娃娃一般的可

杨霖一看,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两个巧的首饰,两个小帝姬一人一个,道:“有没有好好听你们娘和小姨的话。”两个小帝姬重重地点了点头,杨霖笑道:“好了,我和小姨有话要说,你们出去玩吧。”茂德帝姬和柔福帝姬很快就拿着首饰走开了,还彼此比较了一番。

郑云瑶神稍霁,白了他一眼,道:“你要是不回家,就别让人回来传信,全府上下白忙活一场。”杨霖一听,这小妮子难得给了自己一回台阶,赶紧上前搂住她,陪笑道:“不回家可不行,我哪舍得你们娘俩,说吧,你想我怎么奖励你?”郑云瑶拍掉他作怪的大手,道:“你把我姐姐搬出艮岳?”

“怎么又提这事,没完了还,里面要啥有啥,这天下还有比艮岳更好的园子么?我自己都恨不得进去住几天。”

“你又做不到,还让人家说,说了又这么凶。”郑云瑶有些心虚,撒娇道。

杨霖眼珠一转,想了想,道:“你再给我两个月,我保证让你姐姐回郑府。”郑云瑶一听,转过身来,一脸惊喜:“真的么?”

“那还有假?”杨霖拍着脯说道,管他真假,先换两个月安静子再说。

郑云瑶抱住他的脖子,主动亲了一口,道:“我就知道你最好了。”------------第六百八十一章迁都构想杨霖回朝的消息传开,前来登门的人络绎不绝,一般都被他以旅途劳累偶风寒搪过去。

一早,门前停着一辆马车,下来的人须发皆白,颤巍巍地被几个内侍扶着。

门子一看,赶紧派人前去通报,说是内侍省的杨大官来了。

杨戬这半年,苍老了不少,看着悉的昭德坊的匾额,微微失神。

扶着他的小内侍提醒道:“爷爷?”杨戬这才晃过神来,道:“走,进去吧。”下人将他们带到花厅,垂手道:“太傅稍等,小人这就去知会大郎。”杨戬笑着道:“不急不急,若是文渊有事,且让他忙完,咱家就在这儿候着便是。”杨府,书斋内。

花几上摆放的三足鎏金兽首香炉,散出袅袅青烟,久违的淡淡的沉香味道,让人心神安宁。

一扇红梅薄纱屏风后面,杨霖躺在一张软塌上,双眼微微盍上,正在沉思。

这几天汴梁的大小情报,走马灯似的在他脑中来回过了一遍,如今这朝堂上,已经开始人心思变了。

自己虽然无意在灭金之前登上大宝,但是手下的人已经按捺不住了,大家都想要从龙之功,似乎比自己还要心急。

这种情况一味地打也是不好的,要是打的太多太频繁,将来自己真要上位,大家不积极了怎么办?

这其中就要把握好度,想到这里,杨霖就是一阵头疼。

外室的房门吱呦一声,芸娘悉的声音传来:“大郎呢?”秦情情努了努嘴,芸娘扭来到内室,果然见杨霖在这里老神在在,上前道:“大郎,内侍省的杨戬杨太傅来了。”杨霖伸手一带,李芸娘一声娇呼,坐到了他大腿上。

“大郎,这大白天的……杨太傅还在外面等着呢。”芸娘娇羞道。

杨霖心中明白,这八成来劝进来了,自己正为这事发愁呢。

杨戬算是这些人里最积极的一个了,什么原因自己也知道,无非是怕自己提前死了,这一脉就算没了。毕竟他是个宦官,没有真正的继承人,若是不能在活着的时候扶杨霖上位,他的权势就将烟消云散。

眼看杨霖蹙眉不语,李芸娘扭了扭肥,调整了下坐姿,关切道:“大郎,怎么了,可是有心事?”这芸娘半年没见,身子又圆润了不少,身段就像是个葫芦一般,玲珑有致,丰,粉面桃腮,风情万种。

杨霖晃了晃脑袋,道:“无妨,些许小事,让杨戬那厮在外面等一会就是。”说完一用力,将她身上的领上衣扯开,捏了几下,开袍子声道:“妇,还等什么,自己动。”在外面收拾公文的秦情情,一直竖着耳朵,等到听见里面的,红着脸啐了一口。

一双柔夷,却伸向带,轻轻一拽,宽衣解带地走向了内室。

---“哈哈,老哥,别来无恙啊。”杨霖红光面,一边笑着,一边走了出来。

花厅内早已等候多时的杨戬,轻轻叹了口气,脸上已经是一副笑颜,道:“杨老弟,半年没有见你,你再晚回来几天,老哥哥这一把老骨头,说不得就要入土了。”

“这怎么说的,我看你神矍铄,老当益壮,怎么说也能活到百岁往上。”杨戬握住他的手,道:“借你吉言吧。”杨霖受到老太监有些落寞,一时也有些慨,这人一定要有后啊,不然到了杨戬这般地步,又有何用?

辛辛苦苦,如履薄冰,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功成名就,却为了身后事如此犯愁。

像蔡京,明明比他还老,却本不担心。他的儿子蔡绦,就在自己门下,是自己的徒,将来势必要挑起蔡家的门楣的。

不过就算自己再怎么理解他,也不能为了他破坏了自己的打算,今天说什么也要把他糊过去。

杨戬也没有了往常的耐心,直接开门见山,道:“文渊,咱们是多年的情了,从你进汴梁第一天,咱家就为你接风洗尘。如今老哥老了,活不了几天了,你也知道咱家这种阉人,一旦死了就是什么都没了。这半辈子兢兢业业,赚下这点名利,岂不苦哉?”杨霖没想到他这么坦诚,料想也是知道说什么都瞒不过自己,索把心里话如实说了。

他越是这样,反倒越是能打动杨霖,想起这一路的仕途,杨戬始终是自己的一伙的。

当初他和蔡京好,在自己单挑韩忠言,打响了自立门户的第一之后,杨戬就迅速站到了自己一边。

到后来和刘清水,组建万岁营、缉事厂、皇城司这正义三巨头联盟,更是把朝文武得罪了个遍。

最后汴梁变,这厮七十岁高龄,提着一把刀当着赵佶的面,就在龙榻前进了梁师成的身上。

往事一幕幕而过,杨霖眼皮一抹,舒了一口气,道:“老哥哥,我答应你,无论如何,都把你的爵位,传给你的侄儿。”杨戬眼中老泪闪烁,却忍不住一笑,道:“咱家就知道,没有看错人!”送走了杨戬,杨霖有些意兴阑珊,赵佶在堆玉楼上喝西北风;梁师成已死;杨戬、蔡京垂垂老矣;韩忠言、曾布远谪边陲;高俅赋闲在家蹴鞠……

一代新人换旧人,往里那些敌手、朋友,都已经或者行将退出汴梁这个舞台。

那么汴梁,到底又该如何退场呢?

这里见证了整个北宋王朝的兴衰,见证了无数名臣武将的风光和落寞,更是见证了一首首名传千古的诗词。

毫无疑问,汴梁是个奇迹之城,是人类文明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即使是千百年后,人们还能从史册的只言片语中,惊叹于东京梦一般的风华。

贸然择地迁都,肯定是不行的,一定要权衡再三,不然只怕将来国家基不稳。

一个念头,开始出现在杨霖的心头,让他蠢蠢动。

与其选择一个城池迁都,不如在如今的版图上,建造一座足以媲美开封汴梁的都城。

------------第六百八十二章择地筑城汴梁,兵部衙门。

杨霖自从封王之后,不去明堂点卯很久了,除非有紧急政务,镇里就待在昭德坊。

带着一众亲卫,来到兵部,为的是确认一下前线的补给,尤其是棉衣的情况。

大堂内,兵部尚书刘仲武亲自带着一堆公文账目,当着杨霖的面一一清点。

“这么多棉衣,怎么做出来的?”杨霖笑地问道,心情十分好。

刘仲武笑道:“少宰,江南如今兴起了一种水力纺车,织布只需要三五个妇人,就能控一个作坊,源源不断产出布匹。我们的订单只要下到袖楼,很快就可以凑齐,下官亲自试穿过,特别暖和。”

“说起来,这还是少宰的功绩,当初这东西可是从昭德坊研制出来的。”杨霖突然想了起来,大脸上有光,哈哈笑道:“这就是我为什么推广杨学的原因呐。”江南织布作坊如此高效,再加上解放徭役之后,劳动力回归农田,增加了棉花和粮食的产量。

如此一来,区区女真,拿什么跟我耗?

刘仲武又拿出一个公文来,说道:“少宰,这是我们兵部准备上报的,奏请在大名府开设一个武备校舍,研制新的军用器械。”杨霖拿过来,略看了一眼,当场拍板道:“你去跟白时中说,这事我准了。”现在整个国家,终于有了将资源倾斜,去培养各种人才的觉悟,杨霖开心还来不及,肯定不会去阻止。

离开兵部衙门,杨霖在街上随意转了一圈,仔细观察揣摩这个冠绝当世的都城。

汴梁的街道不像是当年的长安那般规矩,这里就如同汴梁的百姓一样,自由散漫。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