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少宰,下一步怎么办?”高柄一肚子主意,但是眼前杨霖回京了,便不好再自作主张。

他问的殷切,手掌来回动,显然是已经迫不及待。恨不得马上给杨霖披上龙袍,自己好更进一步。

杨霖看了他一眼,扶着高柄的肩膀,道:“下一步,先吃点东西,我着实饿的不轻。”宋江笑道:“那就去我府上,小七前段时间,托人送来不少飞龙。”杨霖摇了摇头,在身后找出了刘清水,道:“去清水家怎么样,给我接风洗尘。”刘清水挤了半天,没有挤过高柄,老老实实跟在身后,一听这话先是一愣:“恁的要去我那?”

“我一想起刘府的美酒,就馋的直口水,我和伯父乃是忘年之,来时从南方给伯父带来了些清酒,正好我们两个酒家去比较一番南北差异。”刘清水得意洋洋,道:“那好吧,我这就吩咐人前去准备,各位还请赏光。”刘清水带着这一群杨铁杆心腹,从拥挤的人群走出,前去饮宴。

整个汴梁,还沉浸在对英雄归来的腾中,四万将士挨个入城,接受东京的追捧和呼。

刘府内,花厅。

十余张长桌,被临时拼成缺一边的口字形,杨霖被人推着来到上首位置,和刘清水他爹老刘同坐。

杨霖执杯起身笑道:“都是自家兄弟客套话我就不说了,如今恰逢岁末,我等又能聚,夫复何求。来,共饮此杯!”众人轰然应合,举杯共饮。

杨霖派人叫来了袖楼王运,在席上加了一张桌子,把他动的直抹眼泪。

商会这一年,从发行纸钞银票开始,到开凿运河筹款,筹集运送粮食到战场,活跃在大宋的各个大事当中。

宋本来就是对商人颇为开明友好的朝代,但是真的到了这个地步,还是在杨霖当政之后。

杨霖笑着说道:“王会长,今年所作所为,我们都看在眼里。明年我准备在全国各府,开办校舍,类似书院,却不是只读诗书。百姓子弟,只要花点小钱,皆可入校谋得一技之长。这件大事,难免还要王会长来持。”王运对杨霖十分钦服,这个少宰安排下来的事,不管是什么,都不会让替他做事的人吃亏。

商会承接这么大的工程,不说赚多少,肯定是不赔的。到时候袖楼的名声,远非现在能比,忙不迭站起身来,拍着膛保证。

蔡京的居养制度,实际上是最早的比较健全的国家福利,杨霖打算在蔡京的基础上,在拔高一个台阶。

趾和西域商路的打通,足以支撑朝廷做这些惠民之举,总比留在手里挥霍费来的强。

就像后世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始航海,攫取了无数的财富,最后变成了贵族们奢侈的生活品,可谓是傻吊两只。

入夜之后,汴梁已经开始燃放烟花,爆竹声响连成一片。整个汴梁,不知道有多少的富户,城中家家户户院中都挂着灯笼。

众人放怀畅饮,觥筹错,声笑语,一派热闹非凡。

宣和二年,在刀光剑影,主客相搏的厮杀中开始。却在繁花似锦,烟花绚烂中,来了尾声。

杨霖存着酒量,没有多喝,刘国丈在一旁一个劲劝酒,并且对趾的酒指指点点,言语间颇为不屑。

杨霖笑着道:“那是当然,喝遍美酒,也没有您老人家酿的香甜。”这句话挠到了老刘的处,乐得他笑不拢口。

杨霖眼看席上都在到处敬酒,推辞了几个之后,便道:“我有些内急,出去方便一下。”出了花厅,杨霖左右环视一圈,轻车路就往内院钻。

小刘贵妃的院中,燃着一个火堆,汴梁承袭大唐遗风,除夕夜要在庭院中积柴燃火,称为庭燎。

院墙下边放着一堆胳膊竹,里面填了硝石、硫磺、木炭上面还着大红的丝绸看着就喜庆。

小刘贵妃带着一群小丫鬟,娇笑着不敢上前点燃,围着火堆也玩的不亦乐乎。

火光照耀下,笑靥如花。

杨霖身手矫捷,摸进了闺房,钻进半透明的纱帐内,拉起帘帷,好似一个佛系捕鱼人,就等小鱼儿自投罗网。

外面的陆谦,已经开始抱拳挨个道歉:“杨少宰不胜酒力,先回府歇息了。”刘清水眼皮一跳,看了看陆谦的脸,心里暗暗嘀咕了几句。

------------第五百九十一章共享天伦乐融融再忆旧事气豪雄一夜之后,光透过窗纱,洒在绯的被子上。

小刘贵妃慵懒地伸了个懒,并不准备起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