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各各样的人,充斥在昭德坊的外院,严格算起来都是自己的门生。
杨学门下只有两个书院,一个在昭德坊外院,一个在延庆观下。
昭德坊因为是杨霖的住所,所以更多的士子愿意到这里来,跟开山祖师住的近一点。
杨学从兴起到风靡,倒不是完全依仗杨霖的权势和殷慕鸿的造势,实则是这门学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以往的学说,都是教你一些空的大道理,但是杨学却能和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常常能让人恍然大悟。
这种思考和钻研,是可以在现实得到印证的,当你解开疑惑后,那种足和充实,就是对真理的追逐路上最好的补偿。
解开一个困扰你的疑惑,得到的快和自豪是很强的,而杨学就是这样的一门学说。
它不会教你太多的大道理,却给你去探索思考的法子和道路,让人在实践中探求真知。
中华文明,在神层面的追求持续了千年,轰轰烈烈的百家争鸣过去之后,实用的几个学说,却是一段长时间的沉寂。
杨霖的出现,给这千年的黑暗,劈开了一道狭。
曙光已经初现,这道只要不是被野蛮地堵上,肯定会越来越大。
昭德坊外院这些人不认识杨三,这辆普普通通的马车也没引起他们的注意,杨霖隔着车帘问道:“杨三,外院还有多少空房?”
“哪还有什么空房,前些子吴
和马扩商议扩建,找高衙内借了些银子,把周围的地全高价买回来了。他们这才起了个书院,就叫昭德书院。”这名字倒是不难听,杨霖笑道:“高衙内回来了?等我休息三天,去高府下个帖子,邀衙内过来一叙。唔……还有我兄弟秦桧、杨戬、清水和宋黑子。”杨三大呼小叫,道:“这么多人,哪能记得清楚啊,少爷还是吩咐芸娘姐姐吧。”
“老子真的是……要不是看你自小跟着我,早就叫你滚蛋了。”杨霖恨恨地骂道,骂完自己都笑了出来。
---窗格上都挂着两层紫红的薄纱帷幔,将室外
光滤得一片暧昧暖红,大
上杨霖四仰八叉,正在呼呼大睡。
头坐着的郑云瑶,手里拿着一红绸,低着头轻轻挠他的鼻下。
杨霖挥了挥手,转了个身继续睡,郑云瑶捂嘴偷笑,吩咐道:“你们去准备些热水,官人醒了是要沐浴的。”几个丫鬟正兴高采烈地瞧着夫人作大郎,听了这话垂手道:“知道啦。”郑云瑶看着杨霖的脸庞,又清瘦了许多,颌下已经有青青的胡茬。
杨霖一觉醒来,发现身边郑云瑶合衣而睡,将她轻轻抱上,除去外裳,盖上被子。
扩了扩,出来外面已经是
暮时分,几个丫鬟都围了上来。
杨霖竖指于,做了个噤声的动作,跟着她们吃了几口饭,喝几口茶,伸伸懒
才起身,往后面的温泉处走去。
浴室内,沉底昙花石池上空,的都是白茫茫的水汽。
进到屋内,刚开始还带着外面初的寒气,不一会就被蒸腾得
润温暖起来。
几个丫鬟娇笑着给他除去衣裳,难免又摸又蹭,杨霖也不以为意。
杨霖跳进池子里,和她们扑腾的水花四溅,这时候外面传来芸娘悉的声音:“大郎,有人求见。”
“不见!”杨霖口而出,随机有些犹疑,道:“是什么人?”李芸娘进到房内,也不怕周围全是水,一
股坐下轻轻给他
捏着肩膀:“是缉事厂的杨大官。”杨戬是个通透的人,若是没有紧要的事,他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见自己。
杨霖沉道:“还是让他进来吧,先给我更衣。”------------第四百九十五章天翻地覆“老哥,什么事这么心急火燎?”杨霖头发
漉漉的,一边进来一边问道,杨戬扶着椅子想站起来,被杨霖按住肩膀。
“老弟,你可算是回来了,老哥我已经按不住了。咱们的官家,他要退位禅让。”
“什么?退位禅让?”杨霖皱着眉头道:“半年之内两次禅让,朕不是拿社稷当玩笑么?不行,绝对不行,再说也没有人比他合适了,官家乃是神宗皇帝之子,哲宗之弟,天潢贵胄,正堪大位。”杨戬苦笑道:“咱家如何不知,可是咱们这位官家,一心就是想着退位,想要把皇位让给定王赵桓。”定王赵桓,也就是后世鼎鼎有名的宋钦宗,当了一年皇帝,却做了三十年的俘虏。
杨霖沉思片刻,道:“此事万万不可,两易皇位,势必会引起人心浮动,再加上定王年幼,如今国中不乏谋复辟之人,云州河内尚未收复,女真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不能冒这个风险。官家那里,我择
就去劝谏一番,总要他去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杨戬点了点头,抿着嘴叹道:“你可得抓点紧,老赵家都不是常人,寻常就能搞出点惊天动地的事来。”听着这老哥的话,杨霖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老哥放心,这皇位他上去不容易,下来更难。我们不点头,官家禅位不了的。”杨霖现在有这个自信,
中被自己围的跟铁桶一样,封闭消息也就是一声令下的事。
别说你要禅位了,只要自己摇一摇头,皇帝连把命令传出都难。
把杨戬送出门口,杨霖沉着脸,回到内院。
眼下是最紧要的时间,谁做皇帝都不要紧,重要的是不要添。
大理的试演十分成功,接下来要推广到全国,就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
届时,将会有无数的人跳出来反对,他们都是现行政策的既得利益者。这些家族经过百年的积累,早就是一个个庞然大物,他们无可避免地会拧成一股绳,和自己为敌。
回到书房内,杨霖往自己的软塌上一躺,开始静静思考。
在大宋推行新政,究竟是从哪一步入手呢,自己这次改革可以说完全颠覆的,究竟哪些人是可以拉拢的,而哪一些又是铁了心会跟自己斗争到底的。
这项艰难的改革之路,必然是在开始时候最为棘手,一旦自己起头开展之后,就会有无数人前赴后继,为新政效力。
杨霖眼睛睁开,大声道:“来人呐。”书斋门吱呦一声,徐赛月从外面进来,穿了一身粉袄裙,脸蛋红扑扑的,杨霖伸手一摸,冷的冻手,用手暖和着她的双颊,嗔怪道:“以后不用在外面等,都到书房内,别闹太大动静就行。”徐赛月笑着点了点头,仰着小脸道:“就怕搅扰到大郎的正事呢。”杨霖眼珠一转,道:“就在我的桌案旁,摆上三张小几,你们几个识文断字的,没事坐在这帮我写写画画。”那蔡京老儿,当初在明堂被皇帝特批,可以带侍女办公。
一群活生香的“秘书”陪伴处理政务,什么事只需要动动嘴皮就行,不知道多潇洒,杨霖可不止一次眼红牙酸。
自己没到那个年龄,在明堂肯定不能跟他一样搞,在自己的书斋总不过分吧。
徐赛月只觉得杨霖心疼她,芳心甜甜的,坐到杨霖的大腿上,把脸贴在他的口。
杨霖手指着青丝,继续说道:“让芸娘找人,帮我做一个大的纸板,要足够大。”---冬夜格外漫长,都已经是五更天,还是漆黑一片。
昭德坊内早就忙碌开来,府上的主人回来了,再不复以往时候的清闲。
几个侍女端着洗漱的瓷盆和皂角,伺候杨霖起之后,就是准备前去早朝。
少宰杨霖回京之后,第一次早朝,万众瞩目。路上杨霖从马车出头来,问道:“陆谦,去幽燕调兵的人,是什么时候出发的。”陆谦想了想,道:“少宰,咱们走到半路,就派人去了。以快马脚程来算,不出几
就该回来了。”杨霖点了点头,把车帘放下,若问自己的第一步是什么?当然是加强汴梁的武力,来应对可能会发生的所有情况。
杨霖这一次,从幽燕调回一部兵马,总共不过一万人,加上胎换骨的京营
军六万,还有一万西北各族兵马,总计八万人。
这八万厮杀汉,人数虽然比之原本的六十万军,大大的缩水了。但是战力不知道高出多少个档次。
改革注定是荆棘遍地,困难重重的,甚至有可能会有危险。若不是有这些将士护体,杨霖还真不敢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干一番。
所有人都在等这那一声惊雷,将整个大宋惊动,果然杨霖没有让他们失望。
少宰在大理试演新政之后,进京的第一次出班奏事,就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我大宋州、府如牛,军、路似砂砾,官员冗杂,入不敷出。臣提议,废除原本中原州县二级制,废除西南各族杂居处的羁縻制度,划全国为九省,秦陇、山东、河北、两浙、江西、荆楚、川蜀、岭南、云贵,外加大理、吐蕃、西域三个都护府,特设开封府为京畿省。如此一来,大宋一十三省,各派正三品总督一员,署理军务;正三品巡抚一员,主理民政。
省以下的各府设知府一名,各州设知州一名,皆为正四品,辅官有同知、通判等,掌一府政务,包括治军、巡捕、管粮、治农、水利、屯田、牧马等。
府、州下有县,各县设知县一名,正七品,辅官有县丞、主簿等。
除此之外,不再多设官吏,五品以下官员年至五十而致仕,不得羁留官位。”一言既出,殿哗然,就是他的拥趸都有些跟不上。
马扩迈步出列,高声道:“臣附议。”这一嗓子,惊醒了还在品咂的杨霖心腹,众人纷纷出列附议。
张商英等人,早就知道了这些,事实上这一条条的,都是杨霖画出大概框图,大家齐心完善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