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汴梁城郊,近万百姓齐聚,接南征的将士回京,并且就近观看大理献国。
杨霖一袭紫金官服,系玉带,站在前列。
深秋的天空湛蓝无云,气氛热烈到让人不觉寒冷,站在万民中央的杨霖面如水。
西南在他看来,只是完成了事前规划的一半,为了不让梁师成和王黼得逞而选择了提前收网。
可想而知,这事肯定留下后遗症,比如说不能彻底解决西南土司的问题了,少不了以后还得费心去坑他们……
一阵呼,将他的思绪拉回现实,远处一列列的骑兵开道,引出了今
的主角。
段正淳骑在马上,脸上看不出丝毫的落寞,甚至有些开心。
隐忍了这么久,至少演技方面,这个皇帝是成的。
祖宗基业的丧失,似乎没有给他带来一点的影响,回归大宋倒像是他一直渴望的事了,至少从脸上看是这样的。
宋江没有选择自己出风头,身为南征主帅,战功赫赫,他甚至没有出现在第一梯队进城。
来自大理皇室的私兵,簇拥着他们的末代皇帝,走在最前面。
汴梁百姓无不呼呐喊,像是
接英雄回城,紧接着就是得胜之师,这支杨霖亲自挑选的
军,先是剿灭了方腊,然后南征大理,很是为
军孱弱的名声挽回了一点尊严。
两旁的军世家子弟,挥舞着拳头高喊,对着自己
悉的朋友兄弟。
百姓们出了不下十里,一路跟随簇拥着他们来到汴梁城,段正淳远远看见一个大官在城郊的高台上,便下马带着皇室上前。
在他身后,王朝立笑道:“段国主,此乃我大宋的少宰杨霖。”段正淳脸一动,在大理军中,那些将佐一口一个杨少宰,未曾想如此年轻。
他现在还没有献国,依旧是大理之主,番邦国王,在大宋按亲王对待。
而杨霖是使相,开封府仪同三司,按规矩和亲王是一个待遇。
至于蔡京,那是宰辅,亲王见了他还要行礼,让路,大宋的文官属实是有排面。
杨霖却不摆架子,呵呵一笑行了一个晚辈礼,道:“国主,一路风尘,辛苦了。本官权且替大宋军民,国主到来,陛下已于
内设宴,给国主接风洗尘。”段正淳是个什么人物,隐忍时卑微如老阉奴,爆发后血腥屠杀几十万,赶紧回礼道:“哪里哪里,有劳杨少宰远
,实在叫人受宠若惊。少宰若是不弃,咱们兄弟相称便是。”杨霖面不改
,身边的侍卫却都神
古怪,等看到一脸正气的少宰毫无波澜之后,才暗暗佩服少宰的定力。
杨霖一声令下,汴梁城郊礼炮齐鸣,百姓的情绪被推到顶峰,花团锦簇中一行人往城内赶去。
这个时候,宋江才从后面追了上来,看见杨霖咧嘴一笑。
杨霖细看之下,自己这个心腹愈发的黑了,伸手一招道:“公明,辛苦了。”
“可惜未竟功!”------------第二百七十一章顺逆天下几人清开国时,吴越国王钱弘俶“纳土归宋”。
宋太宗先后册封钱弘俶为淮海国王、汉南国王、南国王、许王、邓王。
钱氏一族极尽荣宠,锦衣玉食自不必说,朝廷还时不时以各种名义给钱俶发放丰厚的赏赐。
钱弘俶生病,宋太宗为了表示问,赏赐钱俶“白金万两、钱千万、绢万匹、金器千两,赐其子惟濬、惟治白金各万两”。
如今大理也要纳土献国,可想而知待遇也不会低,只不过不可能有钱家那种厚待了。
段氏毕竟不是自愿的,而是被杨霖坑了,别人不知道赵佶心里一清二楚。
大理的覆灭看似水到渠成,其中的曲折从始至终只有杨霖和赵佶最清楚,这两个人当然不会到处说,因为若是真相大白于天下,宋廷的脸上属实不甚体面。
杨霖带着段正淳进了艮岳,殿陛之间才知道大宋的繁华不是说说而已,走水路经过江南尚且在他的意料当中,但是汴梁的风华确实把段氏一族惊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