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彼国危难之际,求救于我大宋,而我趁机夺之……”赵佶犹疑道:“是不是有些……”杨霖一听,登时大怒,化身成死谏文臣,义正辞严地说道:“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西南诸府,虽然百族混居,但是无不心向大宋。

他们虽非汉人,也是陛下子民,正在承受蛮夷的残暴统治,而翘首期盼王师南下,陛下怎么忍心弃之?”赵佶眼睛一瞪,倒了一口气,怀疑道:“西南诸戎,真的希望王师南下么?”

“这还有假!”杨霖道。

“既然如此,就给杨卿处置吧。”赵佶不是傻子,但是开疆拓土若是真的容易,他怎么可能不想要这分功劳。

杨霖神一缓,抱拳道:“陛下如此做,才是深孚民望,万古圣君。”出了艮岳,杨霖马上召集了万岁营诸部,下发命令道:“接下来两个月内,我要大理国所有情报!”包括小狼营在内,所有情报人员部赶赴西南,西北刚刚平定,一场针对西南的风暴,开始酝酿。

此时天下的目光,都在献捷大礼上,西夏被灭是近百年来最大的事件,足以调动汴梁百姓的情绪。

---昭德坊内,杨霖正在恶补大理的知识,才知道这大理国十分有趣。

白族白族先民是洱海周边的土著昆明人、河蛮人与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滇人、汉人等多种族群融合形成的民族。

这个族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白……

所以他们也被叫做白人,大理王室和高氏经常通婚,公主段妙贞的母后就是白族人。

段正淳的皇后,是白族领主高氏的女儿,权势比他的皇帝丈夫还要高出不少。

段正淳为了巴结老婆,还写了一首打油诗,可谓是十分丢人:国有巾帼,家有娇。夫不如,亦大好事。叫东走莫朝西,朝东甜言语,朝西比武赛诗。丈夫天生不才,难与红妆娇比高低。

高氏架空了皇帝,对皇室段家有所欺凌,也是正常的。

他们和皇室的关系,像极了后世倭国的幕府和天皇。

皎月高悬,一灯如豆。

杨霖的书房内,桌上摆着一杯热茶,两摞卷宗。

看得正起劲的杨霖,突闻得外面一阵脚步声,芸娘穿着亵衣亵,披着一个比甲,睡眼朦胧地进来,敲门道:“大郎,外面有人深夜拜访。”杨霖眉头一皱,问道:“什么人?”

“说是南边的客人。”李芸娘进来,拿起桌上的银针,挑了挑烛心,道:“大郎这么晚了还不歇息么?”杨霖眼珠一转,道:“是男是女?”

“女的。”啪的一声,李芸娘捂着肥,声声呼痛。

杨霖笑骂道:“小妇早不说,快叫进来,估计是段妙贞。”客堂内,段妙贞双手绞在一块,脸上十分焦急,看得出是心事重重。

大理段氏,一门的希望,都寄托在她一个少女身上。

她忘不了自己那个嬉皮笑脸,整里荒唐可笑的父王,私底下哭的肝肠寸断,握着自己的手,不住地叮嘱。

大理皇室衰微,常年被高家欺凌,很多皇帝都被迫禅位,入寺内为僧。

她虽然着一半高家的血脉,但却一直把自己当成段家的人,振兴段氏她自觉责无旁贷。

现在机会就在眼前,在大宋打听之下,都知道杨少宰是赵宋皇帝身边的最亲近的臣子。

想到前些天在酒楼杨霖的轻薄,她的脸颊就跟透的苹果一样,又恨又羞。

正在段妙贞胡思想之际,前面一个美妇挑着灯笼过来,道:“姑娘请跟我来。”杨府的长廊不算很远,一路上段妙贞却觉如同走了十万八千里,腿软脚软。

一个燃着蜡烛的房间,在夜里显得格外醒目,影影绰绰的那个身影,就是她的梦靥也是她认定的救星。

段妙贞多么希望,这个男人是个浑身正气的浩然君子,一听自己国内的皇室遭遇,就愤而不平,提兵襄助。

那样的话,自己委身与他,又有什么委屈……

进到房内,杨霖并不起身,甚至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了。

他眯着眼,打量着眼前的公主,深夜独身拜访一个男人,她的想法十分清楚明白。

为了掩人耳目,或者说自欺欺人,段妙贞身穿着一个黑的斗篷和披风,把一身玲珑曼妙的身子裹得很是严实。

杨霖笑着道:“这位姑娘是?本官怎么看不清楚?”段妙贞把颚下的系带一解,斗篷和披风落地,里面穿的依然是公主的服饰。

“番邦小国大理公主段妙贞,见过杨少宰。”杨霖赶紧站了起来,笑道:“原来是公主殿下,深夜拜访不知所为何事?”

“少宰,前番所言,不知道圣皇如何答复,妙贞心里十分着急,故而冒昧前来,还望少宰见谅。”杨霖上前,握着她的手,道:“哎呀,这怎敢劳烦公主亲自来,派个人来说一声,本官还不是巴巴就过去礼宾馆给殿下解惑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