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小狐看书】
天祚帝耶律延禧尽管一味游猎,生活荒奢侈,不理会朝政,也为此发愁不止,破天荒地召集了大辽的重臣讨论此事。
当世强国,契丹、大宋西夏勉强算一个,现在大宋并西夏,平衡已经被打破,十几万能征惯战的西军被解放出来,宋人还会每年岁币供养着契丹么?
契丹现在的当权者,实际上是枢密使兰陵郡王萧奉先,他的两个妹妹一个是皇后一个是元妃。
这老小子是个真正的臣,就知道哄着自己的小舅子天祚帝玩乐,自己则把持契丹朝政。
他笑呵呵地说道:“陛下不用担心,宋朝一向软弱无能,本对我们大辽没有丝毫威胁。”
“国舅所言当真?”耶律延禧本不想考虑这些事,别人敢说他就敢信。
萧奉先呵呵一笑,说道:“陛下,宋人不过是得了区区西夏,和我们大辽比起来,仍旧是不值一提。臣这就写封国书,斥责他们,叫他们把安庆公主送回契丹。若是宋人恭恭敬敬把她送还回来,就说明大宋还是畏惧我们契丹的。”送还一个公主打什么要紧,这话一般有点脑子的都不信,耶律延禧拍掌笑道:“好,国舅快快去写,我们看看宋国的皇帝怕不怕,他要是怕了,就让他再送一个大宋公主来和亲。”堂下一个年轻的契丹小官,恨得咬牙切齿,发出瘆人的声音。
有人轻轻拽了下他的衣角,示意他不要出声,小官恨恨地跺脚,终于还是没有出去。
等到散朝之后,这个小官对着年长的契丹贵族道:“都统,萧家欺哄君上,包藏祸心,为什么不让我说话?”
“你耶律大石,凭什么和萧奉先斗?现在出去不是送死?我们耶律家的人死的越多,姓萧的就越开心。”说话这人名叫耶律余睹,是大辽宗室,他对面这个年轻的小将,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耶律大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此时也不过是个宗室小官。
契丹的朝堂,如今不比大宋强上多少,耶律延禧比赵佶还要昏庸几十倍,萧奉先、萧德里底等佞臣更是比蔡京、梁师成几十倍。
两个宗室无奈地叹了口气,继续隐忍,契丹就这样,坐视了大宋并西夏。
------------第一百九十一章唯一弱点连营十里,圆月高悬。
征伐吐蕃的大军首战告捷,一举击溃了四部吐蕃联军,领兵大将姚古下令军庆,允许痛饮。
一个空酒坛,骨碌骨碌滚到一旁,呼延通意地打了个酒嗝,看着神思不属的韩世忠疑问道:“泼韩五,你寻思什么呢?”
“俺在想,少宰所作所为,有时候光明磊落如同青天,有时候却有些让人……”呼延通哈哈一笑,道:“泼韩五,人人都说你外内细,照俺看来,原来是草包一个。杨少宰若是循规蹈矩,现在还是一个外放的小官,凭什么手刃朱勔、放粮横山。
反正俺不管别的,前几天俺在兴庆府看见了大哥,他说没有杨少宰,俺爹就饿死在横山了。管他娘是什么手段,救活俺爹的恩情可不是虚的。”韩世忠耸然一惊,忽然发现自己自诩明,实则还不如这个憨货看得通透。
他哈哈一笑,道:“吐蕃人已经是惊弓之鸟,这些强悍的战士,只是因为失去了自己的王,便如此不堪一击。俗话说蛇无头不行,现在看来果然是金玉良言。咱们西军上下,自老种相公到你这劣货,大小二十万人,都是无浮萍,今后恐怕得靠少宰看觑。”呼延通骂骂咧咧,道:“扯什么闲话
七八糟,照俺说还是再去讨壶酒来实在,你现在是都指挥使,说话比俺有分量,快去找老杜再讨一坛。”
…
…
静州城中,秦情情拧好布巾,温柔的帮杨霖擦着手上脸上那些皂角泡泡,然后伏下身子,轻轻地为他洗脚。
这些伺候的差事,她做的心甘情愿,虽然在百花楼她不用干这些,但是却不如现在安心舒适。
菟丝花虽美,总需傍着一棵大树,能进这么年轻的使相府上做个侍妾,是秦情情想都不敢想的造化。
杨霖闭着眼沉思,西北还有许多事要做,但是自己离京时间太久了。
长时间远离权力中枢,并不是一件稳妥的事,蔡京兄弟因为祖坟被刨,离开了区区一个月,自己就让汴京变了天。
自己离开已经两个月有余,再加上回程时候沿途势必会耽搁的半个月,三个月的时间对于现在基不稳的自己来说,属实有些冒险。
觉到脚上一凉,杨霖习惯
一伸,却没有
悉的柔软
觉,低头一看只见秦情情目光诧异地躲避了开。
杨霖顿时想到,这还是她第一次服侍,便笑着道:“直了不要动,这是咱们杨家的规矩。”秦情情红着脸
昂首,倒像是雄赳赳地接受检阅一般,等杨霖擦干了脚才红着脸起身倒水。……兴庆府中,明
便要班师赶往汴京,种师道的大帐内灯火通明。
几个西军世家的家主,聚坐在一个火炉旁,炉中木炭烧的正旺,大帐内暖意洋洋。
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生有些冷淡骄傲,虽然都是种家嫡系,人望就比老种差了许多。
他面沉如水,低着头说道:“夏贼灭了,西北大患已经不复存在,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朝中看不惯我们的大头巾,大有人在,早在神宗时候,司马相公便提出要收回西北世家兵权,让我们到汴梁养老。如今去汴梁献捷,难保不会有人旧事重提。”折可求嘿嘿一笑,并不回答,他们折家在唐初开始,就是府谷之主。
想要他们老老实实出兵权,
本不可能,他们可以效忠大宋,为大宋打仗,但是须得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种师道左右环顾,笑道:“你们也不必太过紧张,西夏没了还有吐蕃,吐蕃灭了还有蒙古,就算都扫清了,不是还有契丹这个劲敌。咱们西军浴血百年,不是为了让人卸磨杀驴。
我遍观朝中相公,唯有杨少宰与众不同,没有那些文人的酸腐自大。杨少宰状元出身,官至使相,乃是文臣中的魁首,庙堂中一尊真神,俺们西军要想存活,非要得他庇佑不可。”折可求点了点头,道:“此话不假,俺曾亲眼看见,杨少宰和一群军汉围着一口大锅,铲了雪进去煮吃,大宋开国这么些年,有几个文官不轻视俺们武人。当年狄青如何?被韩琦的一个姬妾,
女出身的下
东西,指着鼻子骂贼配军,韩琦也只是和幕僚们放声大笑,颇以为得趣。
如今出了一个杨少宰,合该是俺们武人之福,说不定改变大宋朝堂的陋习,做到文武并济,也落在此人身上。”种师中掩嘴道:“只是此人,风闻不好,士林中名声极差。”种师道冷哼一声,道:“他要是个士林推崇的,还轮到我们在此议论,不就和那些大头巾一个德行。只是咱们现在托他庇佑,却实在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能动得了他的心。
他是天子近臣,状元及第,年少多金,弱冠之年官至使相,官家面前第一红人,会理睬我等么?
只要能说动他,在官家面前进言一句,我等高枕无忧矣!”大宋重文轻武,已经到了骨子里,严重到这些顶天立地的宿将,都会极度不自信。
这时候有一个文臣对他们稍微好点,便会让这些军汉倾心,可惜纵观大宋,似乎一个也没。
这和当时的风气有关,文官们入仕之前受到的教育,就注定了不会出现折节相,礼下武将的士子。
这就是杨霖,作为一个穿越者,最大的优势。
这时候,站在他们身后的小将种洌,言又止。
终于,他还是上前一步,轻声道:“伯父,据小侄观察,此人吃得苦,不缺钱,位高权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唯有一点或可利用。”
“哦?什么?”众人一起问道。
“他在陕西官道,趟风冒雪,纵马赶路,冻得涕泪横人
一样,下不得马让手下抱下来。如此困乏,尚不忘差手下心腹,到城中寻找美女,足见其好
。”种师道轻轻地敲打着桌面,道:“我等西军前程,许是要系在此事上了。”------------第一百九十二章互相需要暮
之际,
枝吐绿,
风夹杂着余寒,兴庆府的宋军留下几个防御使,看守各处新的城池,然后
心挑选出的将士,准备好去汴梁献捷。
在河湟附近宋军力攻城,吐蕃人也招架不住,只能请降。
姚古收编了吐蕃残部,安置好临时官员,留下了万余将士,带着四个部落的首领,赶去和兴庆府的守军汇合。
双方在静州会师,西夏皇室没有死的,都在军中被羁押。
杨霖伸了个懒,从衙署内出来,顿时吓了一跳。
门口站着七八个大将,都笑地看着他。
“诸位……什么时候来的?怎么这么整齐,咦?姚将军你不是在河湟打吐蕃么?”种师道带领众人,一齐抱拳道:“少宰,吐蕃乃是跳梁小丑,现已收复。我等整师带编,已经做好了去汴京献捷之准备,只待少宰一声令下,即可出发。”杨霖本来就打算离开了,但是不知怎地,心中稍微有些不舒服。
在他的打算里,西军这些宿将并非蠢货,他们应该明白自己的处境。
大宋除了秦陇,没有任何一支军队,主将拥有西军这种权利。
想要维持权势,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寻一个靠山么?
自己累得跟二孙子一样,还让手下在延安府大肆搜寻美人,不就是给他们一个信号和机会么。
要知道秦情情被寻了来献上,杨霖第一晚连看都没看,倒头就睡了。
现在这些武将开开心心去汴梁,若是和自己搭不上线,估计献捷完就可以杯酒释兵权了。
这些宿将就可以远离自己的地盘,在汴梁买美婢、住豪宅、混吃等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