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当晚,梅贻琦设宴款待,还叫来了金岳霖等人。

费正清第二天便得知,他吃的这顿饭花费1000多元,相当于教授们三个月的工资。费正清震惊莫名,赠送给学校一瓶价值千元的西药回礼,并立即给罗斯福总统写信。

在信中,费正清采取了非常有效的策略,他说西南联大的大部分老师都曾在美国留学,学术思维和教学方式都是美国式的,这是美国在华利益的特殊部分。美国应该赶紧帮忙,只要帮助了西南联大,就能在中国取得深远的影响力。

罗斯福总统对此非常认同,收到信后立即拍电报回来,勒令美国联合援华会给教授们提供生活补助金。不仅是帮助西南联大,还要帮助所有条件困难的中国大学。

费正清闻讯无比喜悦,直接坐飞机前往重庆,但接下来的遭遇让愤怒莫名。

蒋介石居然拒绝让美国资助中国的官办大学,理由是有损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费正清郁闷地给西南联大拍电报,当蒋梦麟宣布美国援助计划不能实施时,西南联大的所有教授都气疯了。的国家民族尊严,现在政府还在通过《租借法案》向美国借钱借物资呢,怎么到教授这里就不行了?

之前西南联大的教授虽然写文章抨击政府,但只限于现行的具体政策,而且是通过严谨的学术论文来表态。这无关政治,而是学者对政策的关心和讨论,出发点是帮助政府查漏补缺。

但现在要求涨薪不成,连美国主动帮忙都不行,西南联大教授们的思想变得越来越进,抨击政府时也渐渐开始带着政治立场。并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一部分彻底倒向共那边,一部分倾向同情共,剩下一部分则不看好国民政府。

周公馆。

费正清显得极为动,他疯狂挥舞着手臂说:“周,你们这位蒋先生的脑子有病吗?见鬼的国家民族尊严!他的尊严难道就是让教授们挨饿?他的尊严难道就是不管民众的死活?当时我恨不得自己手里有一把,开把这个混蛋杀了!”

“我也看不懂了。”周赫煊苦笑。

周赫煊还真不知道有拒绝美国支援中国教授的事情,刚才听费正清一说,他也很想把蒋介石的脑子敲开看个究竟。又不用政府掏钱,还能改善无数教授的生活,这种事情有什么好拒绝的?

如果说是出于政治目的考虑,此时的西南联大也只是向往民主自由而已,并没有多少人亲共,就连进如闻一多也跟共没啥关系。甚至西南联大还有极右派存在,这些极右派都是拥护老蒋的,是老蒋的自己人啊!

能生生把极右派成自由派,把自由派成极左派,老蒋还真特么是个人才,简直让人怀疑他就是潜伏进国的头号地下

西南联大只是个缩影,代表着更广大的中国教授群体。人家美国这次是要帮助所有困难中的教授,老蒋一子敲死,把中国科研和学术力量中的菁华得罪了七七八八。

难道真是为了所谓的国家颜面?

虽然听起来很可笑,但周赫煊居然有些信了,因为他实在找不出更靠谱的原因。

“唉,不谈这些了,”周赫煊问道,“老费你这次来中国有什么重要任务?需要我帮忙?”费正清说:“我是美国战略情报局驻中国的首席代表,负责收集各方面情报,方便美国对中国制定更加详细的援助计划。”战略情报局就是中央情报局的前身,今年六月份刚刚成立。

周赫煊无奈道:“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财政崩溃、金融市场混。一方面是战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就是本人印的假币太多。从开战到现在,本人至少印了几十亿假币,这些假币全部入市场,中国的经济不崩溃都难。”

“难怪中国物价涨得那么厉害。”费正清慨道。

从去年底到现在,中国的米价已经涨了接近三倍,而且还在继续暴涨当中,几乎是一天一个价。周赫煊六月份让孙永浩带去1000万修教师宿舍,结果八月份就觉不够用,连忙让吴有训等人又带回去2000万。

说个很可笑的事实,周赫煊在中国的那些工厂,如今除了药厂以外,其他所有工厂都盈利困难了。在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有几家工厂居然已经开始亏损,估计等到明年连药厂也会赔钱。

药品是管控物资,涨价需要跟政府商量,就算涨也不可能暴涨,问题是原材料和人工费在暴涨啊!

别看黑市里磺胺价格坚,但都便宜那些二道贩子了。

特别是那些经手管控物资的官员,层层中私囊、克扣贪墨,周赫煊投资办药厂其实是在给这些混蛋赚钱。偏偏他还对此没有任何办法,除非他能做主把当官的都换一遍,否则周赫煊就算站出来死几个小虾米,真正的幕后黑手依旧逍遥法外。

国家苦难可以克服,但蛀虫实在太恶心,这中华民国不亡才怪了。

就算周赫煊不是穿越者,以他现在面临的情况,也恨不得老蒋的政府早点完蛋。抗战期间开磺胺药厂还将面临亏损,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第1020章【饥荒】国民政府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崩溃的问题,还有今年的大灾。

1942年河南大饥荒来了。

说河南大饥荒可能并不准确,应该叫中原大饥荒,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全都处于受灾范围。西北的甘肃等省,由于自身产粮不足,长期需要外购河南粮食,也连带着发生了灾荒。

饥荒的原因主要是久旱无雨,其中河南省最为严重。有十多个县从耕到秋收,八个多月滴雨未降,接着又是铺天盖地的蝗灾。

老蒋也为河南饥荒的产生做出了巨大贡献,花园口决堤严重破坏了河南农业区,许多水利设施因此遭到毁灭,以至于农民更加无力应付旱灾。再加上中央对河南粮食的征收和征购,掏干了人们的口粮,导致情况雪上加霜。

沦陷区的灾情同样严重,军为防止影响稳定,在各处要道实行军事封锁,导致国统区的灾民无法向沦陷区动。同时,军还将沦陷区的灾民往国统区和据地驱赶,被驱赶进入国共控制区域的灾民超过300万。

10月中旬。

河南籍国民参政员郭仲隗来到周公馆,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周先生,你是总裁跟前的红人,这次请务必把河南灾情禀报上去!我实在是没办法了,那些中央大员本就不理我!”

“郭先生,就算你不来,我也要去云岫楼走一趟。”周赫煊心头憋火道。

《大公报》现在的总经理是胡政之,而王云笙则正式成为总编辑。

早在八月份,王云笙就撰写了一篇标题为《看重庆,念中原》的社论,由于指责政府救灾不力,导致《大公报》被勒令停刊三天。

说是三天,但足足停了半个月之久,周赫煊亲自出面才得以复刊。而就在昨天,《大公报》再次被迫停刊了,依旧是因为报道了河南的灾情。

被停刊的理由如下:捏造事实,制造恐慌,扰秩序,不利团结。

历史上,《大公报》因为报道河南灾荒,整整被停刊了四个月。

周赫煊带着郭仲隗坐船前往云岫楼,他是被老蒋特许不用通报就能入内的。这并非独有的待遇,抗战期间大概有二三十人皆如此,光是教育界和学术界就有好几个。

但郭仲隗却遭警卫挡在门外,他把收集到的灾荒照片给周赫煊说:“周先生,我就在外面等着,请务必把照片到蒋总裁手上。”

“一定。”周赫煊点头道。

周赫煊被直接请进会客室,侍从副官端来茶水说:“周先生,总座和夫人正在接待美国特使。请您稍等,我这就去通报。”花园中,宋美龄又在泡柠檬茶款待贵客。

今天的客人是美国共和国际派领袖威尔基,以及美国出版商兼记者迈克·考尔斯。

多年后,迈克·考尔斯写了一本名为《迈克回望》的书。

他在书中说,威尔基被宋美龄得神魂颠倒,让他在宴会时拖住蒋介石一个小时,自己却跑去和宋美龄幽会。结果一个小时不到,老蒋就带着警卫到处找人,翻遍云岫楼都没找到宋美龄的踪影。

而考尔斯则被送回了宋子文的住所,吓得整夜睡不着。直到凌晨四点,威尔基才回来,快活得像一个刚和女友共度良宵的大学生。甚至考尔斯还说,威尔基打算带着宋美龄私奔回美国,幸好他破坏了此事。但也因此,他被愤怒的宋美龄挠破了脸,爪痕留在脸上一个星期才消除。

考尔斯还在书中写到,宋美龄劝他放弃新闻工作,全力协助威尔基竞选1944年的美国总统。他记述了宋美龄的原话:“万一温德尔(威尔基)当选,他和我就将统治整个世界。我统治东方,温德尔统治西方。”有没有幽会之事不好说,但私奔肯定是假的。

迈克·考尔斯是个出版商,为了销量什么内容也能写出来。他甚至把时间都记错了,书中的故事发生在八月,但威尔基访华是在九月到十月,八月份本就还没抵达中国。

宋美龄此时正在跟两个美国人用英语聊天,不时帮蒋介石翻译一两句。

蒋介石听得多,说得少,他瞥见副官站在花园门口,便问道:“有什么事?”副官答道:“总座,周先生来了。”蒋介石顿时笑起来:“正好,家里有两位美国朋友,把明诚也叫来吧。”威尔基问:“蒋先生,是有什么公务要处理吗?”蒋介石笑道:“周赫煊先生来了,我让他进来一起聊聊。”

“是周吗?”迈克·考尔斯说,“他在美国出版界可是传奇人物,他的图书公司出版了一系列畅销书。对了,他的合伙人也叫迈克,还跟我同名呢。”宋美龄好奇地问:“周先生在美国的图书公司规模很大吗?”

“当然,”麦克·考尔斯说起出版行业如数家珍,“那家图书公司在经济危机时一度濒临破产,但自从被周收购以后,就迅速扭亏为盈。《大国崛起》、《飘》、《泰坦尼克号》、《塔木德——犹太人为什么能成为大富翁》、《拿勒萨人》、《愤怒的葡萄》,还有最近的《小王子》,以及一系列畅销火爆的口袋书。周的图书公司在美国出版界已经排名第四,听说有打算在明年上市。”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