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如果按照周赫煊所说的办法,肯定能让科学养遍地开花。而且在物资短缺的年代,大家
本不用竞争,也不愁销路,
和
蛋产量再高都能找到市场。
第910章【被架空的冯玉祥】我们常说,民国时期不缺人才,同样也不缺有能力的官僚。
比如说即将升格为部级单位的农林司,不管是陈济棠主政,还是冯玉祥主政,都不影响中国农业的发展。因为真正管事的,是此时的农林司司长、未来的农林部副部长钱天鹤。
钱天鹤在农业增产方面主抓三点:第一,推广良种,包括小麦、大米、棉花、丝蚕、耕牛等方面的良种。就拿棉花来说,良种棉目前已经推广到36个县,亩产从1937年的18.2斤,迅速增长到1939年的63.4斤,单亩产量提高了250%。在钱天鹤的主持下,良种小麦目前已推广4万亩,稻谷也试种出“再生稻”和“二稻”。
第二,推广科学肥料。这里的科学肥料不仅是化肥,还包括各种绿肥,比如元平菌堆肥、苕子绿肥、蒸制骨粉等等。这些绿肥不需要依靠工业基础,但却对农作物的增产很有效果。
第三,推广防治病虫害。以前农民很少用农药,钱天鹤出了许多农药厂,虽然农药产量很低,但却在一点点增多。
除了这些,钱天鹤还鼓励开荒和发展林业资源,甚至规定私有荒地逾期不种的,直接由政府强制出卖或征收。
还有农业贷款和农村合作社,这些措施在战前就有推广,但地方官员人浮于事,推行不力。钱天鹤上台主管农业之后,立即大刀阔斧的硬来,携中央命令迅速打开局面。
而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从1938年到1944年,仅四川一省,在钱天鹤的主持下,就开渠(大型)31处、筑坝334座、凿塘2826口,以及其他小型灌溉工程无数。
抗战能够胜利,钱天鹤居功至伟,因为他能让米袋子鼓起来。
此人清华毕业后留学美国,是康奈尔大学的农学硕士,回国即担任金陵大学农业院教授。北伐期间,钱天鹤在南京政府做官,一路追随蒋介石至今,绝对属于那种深受器重的老蒋嫡系官僚。
所以,陈济棠和冯玉祥都是摆设,农林部以后绝对是钱天鹤说了算。即便到了台湾,老蒋搞土改、发展台湾农业,钱天鹤依旧在其中出了大力,并全程参与台湾农业政策的制定。
冯玉祥被任命为科学养推广小组组长之后,钱天鹤立即给他配了个副手,整个小组超过三分之二的成员都是钱天鹤的人。咱们的换章将军突然发现,他还没准备做事呢,就已经在农林司被架空了。
冯玉祥很郁闷,但又无可奈何。他好不容易要了个官来当,居然又是虚的,只能重新捡起老本行——做宣传。
一天之内,冯玉祥就画了12副漫画,内容都是和
蛋。
例如这幅叫《神蛋图》的漫画,四个农民喜滋滋的抬起一枚蛋,那
蛋的体积比人还大。并题诗曰:“科学养
真是妙,蚯蚓成了
饲料。
崽吃了长得快,生出
蛋好大个。人人都来学养
,百姓不再饿肚皮。
蛋营养足,吃
上阵杀鬼子!”
“明诚,下一期画报,你把我的这些漫画都刊上。”冯玉祥笑呵呵地说。
周赫煊看完这些漫画,忍俊不道:“冯将军画得真好,但数量未免太多了,我只能刊登两幅。”
“两幅就两幅,随便吧,”冯玉祥很快说到重点,“对了,《中国队长》你有存稿吗?第三期的内容快给我看看。”周赫煊从屉里拿出一叠画稿,笑道:“请雅鉴。”冯玉祥扫了一眼说:“这画风有点不对啊,比前两期更隽秀细致。”周赫煊解释道:“画漫画太耽误时间,以后都是我编故事,再让婉容把故事画成漫画。我还为她配了助手,里面的
炮坦克之类,都由助手给画出来。”冯玉祥点头道:“这法子不错,就跟办工厂一样,叫那什么来着?”
“水线生产。”周赫煊说。
“对,就是水线。”冯玉祥说完就开始看漫画。
《中国队长》第三集,那个失去理智的同胞一开始就死了。他不知道躲闪,反而接住炸弹往回扔,在把房门炸开的同时,自己也被炸得血模糊。就这样他还不死,而是冲出去大肆杀戮,最后被
军使用火焰
器活活烧死。
主角郑啸飞更加聪明机智,在军扔进炸弹的一瞬间,他就捡起几具
军尸体当
盾。接着冲出房间一路狂杀,救出许多被当做实验品的同胞。同时漫画还揭
了
军暴行,这里的中国俘虏被残忍
待,有些甚至是被抓来的无辜平民。
在整个实验所的军快被郑啸飞杀空时,大反派相原博士再次登场。
相原博士给自己也注了一支药剂,这药剂含有营口坠龙的基因。他进化失控变成了一个半人半龙的怪物,把郑啸飞打得很惨。关键时候郑啸飞也爆气变身了,全身长
了东北虎的
发,在
军实验所里上演一出龙虎斗。
郑啸飞利用智慧获得惨胜,带伤逃出实验所。而被他打死的相原博士,手指突然微微颤动,紧接着艰难地爬了起来,《中国队长》第三集就此结束。
“第四集呢?”冯玉祥迫不及待地问。
周赫煊摊摊手:“第四集还没画出来,要不要我给你透剧情?”冯玉祥连忙道:“那还是不用了,我等着看连载吧。”周赫煊突然问:“科学养
推广小组筹备得如何了?”
“别提了,我不上手。”冯玉祥无奈苦笑。
钱天鹤就是那么霸气,本不给冯玉祥面子,冯玉祥去找老蒋说理都没用。
周赫煊也不好再问,继续跟冯玉祥聊漫画。
就在此时,马珏和婉容结伴而归,她们两个现在都当老师了。婉容是中央大学艺术系绘画科讲师,马珏则是中央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这职称评得很高啊,不愧是伦敦大学的博士。
“先生!”马珏快步走进来,笑眯眯地望着周赫煊,直接把旁边的冯玉祥都无视了。
周赫煊有点头疼,马珏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她留在重庆就是为了咱老周,甚至借住在周公馆不走了。
第911章【水到渠成】(里番)傍晚。
天未黑尽,周公馆就开始吃饭了,这在重庆属于基本常识。夜晚是不准点灯的,甚至汽车都不准开夜灯,被巡警抓到轻则罚款、重则监。
一切都为了防备随时而来的轰炸,就算周赫煊晚上熬夜写文章,那都得拉上三层窗帘,把书房的光线遮得死死的。
阮玲玉和周璇也搬进周公馆来了,包括阮玲玉的母亲和妹妹。她们所居住的寓所,前段时间被炸成了废墟,张乐怡心有不忍,主动把阮玲玉一家人接过来。
“妈妈,我要20块钱!”周扬舲捧着饭碗,突然对廖雅泉说道。
廖雅泉还没开口,周硕明亦对婉容说:“妈妈,我也要钱。”周赫煊问:“你们拿钱来做什么?”
“老师说,要捐款重修关岳庙!”周硕明和周扬舲同时回答。
周赫煊掏出两张10元面额的法币,对儿子们说:“这钱是该捐,但不能捐太多,否则其他同学会很难堪,也容易造成攀比心理。你们每人捐10块钱,剩下的钱由爸爸出面捐赠,听懂了吗?”
“嗯。”两个儿子似懂非懂的点头。
关岳庙不仅仅是一座庙,它跟“神堡垒”一样,在抗战期间有着巨大的意义。数百万出川抗战的将士,只要是走夔门这条线路的,必然要在关岳庙誓师出征,这已经成了川军的
神烙印。
现在关岳庙被炸成了废墟,对出川将士来说打击很大,必须尽快组织修复工作。
刚从成都义演回来的孟小冬说:“这段时间重庆倒是清净了,但成都那边却被炸得很惨,几乎每天都要被寇轰炸。”张乐怡担忧说:“那你还是别去成都了,怪危险的。”孟小冬笑道:“没事,炸的都是机场和工厂,成都的市区很少被炸。”周赫煊说:“小鬼子这是在报复,狗急跳墙了。”自从“轰炸之王”奥田喜久司被击落以后,武汉那边的
本空军虽然没了指挥官,但飞行员却个个跟死了亲爹一样愤怒。他们在中队长、小队长的率领下,
本没有上级命令,就自作主张对成都机场进行报复
轰炸。
一周之内,成都机场就被轰炸了五次,重庆这边居然一次都没有。
廖雅泉怕儿子出意外,建议道:“主城这边太过危险,孩子们读书经常要跑警报,防空里的人又多又挤,恐怕有时候来不及躲避。我听说陶行知在合川办了一所育才学校,名气很大,不如把孩子们送到育才学校去念书。”
“合川太远,不方便。”周赫煊立即否定了这个想法。
原因很简单,周赫煊早打定主意,要在抗战胜利后跑路。而合川育才学校里的那些师生,有一半以上都加入了共,如果送孩子们去那里读书,以后恐怕就扯不清了。
马珏突然说:“不如把孩子们送去十四中,我和婉容姐姐每天去教书的时候,可以顺便把他们送到学校。”周赫煊想了想说:“这主意不错,节过后就转校。”国立第十四中学在沙坪坝青木关,距离中央大学不远,再过一年半载就会成中央大学的附属学校。而原中央大学的附属实验学校,迁校时被迁到了贵州,由于距离校本部太远,后来干脆就和重庆的国立十四中互换了校名。
互换校名一事,起中央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师生们的极大愤慨。他们一向以中央大学为荣,许多优秀毕业生可以直升校本部,换校以后直接就歇菜了,许多老师直接辞职以示抗议。
然而抗议并没有什么卵用,该换校还得换。
周赫煊的孩子们现在去读国立十四中的话,不仅安全可以保障,而且等换校以后,十四中的师资力量迅速提升,甚至有机会接受中央大学教授们的亲自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