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邓锡侯见此情形,高兴之余又忍不住说道:“周先生,惭愧啊,还要让你破费。”周赫煊低声告诫道:“去了北边,当心中央军使诈。川军要抱团,不要被别人打散,切记,切记!”

“我晓得了,多谢周先生的忠告。”邓锡侯点头说。

周赫煊不一声暗叹,真到了前线,恐怕就由不得邓锡侯做主了,一旦他反对就是违抗军令。

一箱箱的棉衣、棉、棉鞋、棉帽,被后勤人员抬到校场,都是周赫煊的被服厂和鞋帽厂所生产,数万官兵闹腾着排队前去领取。

许多领到衣物的川军士兵,当场就顶着36度的酷热,喜滋滋的穿着新衣服显摆炫耀。

“咦,都是好棉花做的,冬天穿起来肯定热乎。”

“巴适,硬是巴适,老子活了二十几年,还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

“这身衣裳穿起上战场,死了也值得哦。”

“二哥,你看我穿起这身抻不抻展(帅不帅)?像不像新郎官儿呢?”

“歪眉斜眼的,抻展个锤子。你儿子婆娘都讨不到,还想当新郎官儿,怕是瞌睡还没睡醒哦。”

“排长,我想问你个事情。”

“啥子事嘛?”

“这身衣服可不可以拿回家哦?”

“拿回家做啥子嗯?”

“我妈没穿过好衣裳,我想拿回去给她老人家穿。”

“……”第828章【内情】九月五,成都少城公园人山人海,旗帜飘扬。四川各界代表和老百姓,自发前来送他们的子弟兵出川抗战。

刘湘、邓锡侯等人先后讲话,轮到唐式遵发言时,他一把推开麦克风,全凭嗓子大吼:“此行决心为国雪,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本人近作诗一首,以表抗战之决心: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寇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

“啪啪啪啪啪!”公园内掌声如雷,数万军民热血沸腾。

周赫煊仿佛在看一场悲壮的滑稽戏,今天在场的诸多川军将领,虽然表现得慷慨壮烈,却一个个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就拿以诗明志的唐式遵来说,此君绰号“唐瘟猪”,在川内跟范绍增齐名。一个唐瘟猪(笨猪),一个范哈儿(傻儿),连起来就是“瘟猪不瘟,哈儿不哈”。

唐式遵和刘湘有近二十年的情,被视为刘湘的绝对支持者。但当刘湘在前线病重之时,他立即跟老蒋勾结起来,想要挤掉刘湘心腹潘文华,谋夺川军的军事指挥大权。

唐式遵如此,而刘湘呢?

往往我们在谈川军的时候,总免不了为尊者讳,把刘湘的形象描绘得伟光正。事实上,刘湘在抗战中的小动作也很多,比如为了继续掌控川军,暗中联合宋哲元和韩复榘以制衡老蒋。

韩复榘之所以被老蒋当靶子杀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跟刘湘有勾结。

当时由于老蒋的手段过于狠毒,把各路川军搞得分崩离析,刘湘被急了只能选择反抗。刘湘的计划是:川军封闭入川要道,不让老蒋率部进川。韩复榘率部撤至南、襄樊和汉中一带,而宋哲元退守潼关以西,三方势力联名通电倒蒋。

这些都被老蒋看在眼里,于是,刘湘被软,韩复榘被毙,宋哲元被撤职。

幸好刘湘在关键时候病死了,否则后果难以想象,抗战形势必然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以至于在刘湘病逝之后,中央军高层一边沉痛哀悼,一边欣鼓舞。他们认为刘湘一死,则抗战可胜,刘湘活着才是抗战最大的麻烦。

用军令部部长徐永昌的原话说:“近刘湘作古,正是天意给国人留下生机。”在川军抗战之初,刘湘并没有亲自出川指挥,他必须先安定好后方。老蒋为了刘湘离开老巢,即把川军两个集团军调离建制,吓得刘湘赶紧飞去南京,要求担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

当时刘湘已经病入膏肓,秘书长邓汉祥劝他安心养病,不要亲赴前线。

刘湘是这样回答的:“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不甚光彩,今天有了抗战的机会,不能不尽力报国,争取个人在历史上的篇幅。而且我这次调出去的军队,约占全部半数以上。如果我不亲自去指挥,不到半年就会被老蒋分化消灭了。”在关于川军的史料中,往往只提到前半句,而省略了后半句。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