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可以坐这里吗?”周赫煊问。
“当然,请坐!”宋霭龄虽然看周赫煊不顺眼,但基本的风度礼仪还是有的。
孔祥熙微笑着朝周赫煊点头致意,孔令杰也抬头看向周赫煊,眼神当中尽是好奇之。
孔令杰是孔祥熙的小儿子,今年刚16岁,跟他爹容貌有七分相似,只不过更加清秀英俊。在没有发胖之前,这家伙还是个小帅哥,而且很懂礼貌,至少不会引人反
。
“周先生!”孔令杰特意起身问候。
“你好,”周赫煊扫了眼对方手里的书,笑道,“孔公子年纪轻轻就读《红与黑》,看得懂多少?”孔祥熙笑着对儿子说:“令杰,周先生是大文豪,有什么疑惑可以向周先生请教。”孔令杰认真解释道:“我听老师说,《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是伟大的世界名著,所以才找来读的。至于能读懂多少,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它有趣。”
“哈哈哈,”周赫煊笑起来,夸了一句,“有趣才是读书的动力所在,孔公子已经初步掌握了读书之道。”
“真的吗?”孔令杰颇有些惊喜,毕竟夸奖他的人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听到小儿子被夸奖,宋霭龄颇为得意道:“我们家几个小辈儿,就属令杰最有读书的天赋,他在学校里表现一向极佳。”谁都无法料到,几十年后,孔家最有钱的居然是孔令杰。
这家伙给老蒋做了十年外官,积累下深厚的人脉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在美国搞外贸和证券,拥有启动资金后弃政从商自己当老板。他先是购买美国德州的大片荒地,靠地下石油资源起家,然后又进军美国房地产行业,身家远远超过自己的父亲和哥哥。
跟守财奴父亲和嚣张跋扈的哥哥不一样,孔令杰非常低调,而且极度缺乏安全。他几乎不在公开场合
面,还把自己的别墅打造成碉堡,拥有设施齐备的地下防空避难所——避难所内有急诊室、关押室、灭火系统、供电系统和娱乐场所。
此碉堡别墅,大门修建成塔式炮楼,装备有防护钢甲,不仅可以抵御轰炸和坦克突击,甚至专门在避难所上方修建人工湖,用来阻止核弹袭击时的中子穿透。
天知道孔令杰怎么想的,居然在美国给自己修碉堡别墅,而且还把核弹轰炸都考虑进去了。
难道是在重庆被炸出了影?
周赫煊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不多时,跳舞结束的孔令仪也走过来,坐在周赫煊旁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面对几个孔家人,周赫煊不由想起远在美国留学的孔令侃。
孔大公子不是喜别人的老婆吗?
周赫煊非常仁慈的足了他,拜托五州洪门总堂的朋友,帮孔令侃物
了一个30多岁的白人美女。那女人是好莱坞的过气儿明星,以前还在百老汇演过歌舞剧,前后换了五任丈夫,如今这一任还没离婚,正好符合孔大公子的口味。
从去年秋天开始,孔令侃就不怎么去学校了,整天跟已婚俏妇人跳舞看电影。那妇人完全把孔令侃当成了移动银行,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已经挥霍两万美金,快把孔大公子的留学经费给榨干了。
而那妇人的丈夫,又在大萧条当中濒临破产,虽然还经营着一家工厂,但却欠了银行大笔债务。洪门正在设套子坑他,等这个男人走投无路的时候,肯定要从孔令侃身上打主意。
到时候,再派手趁
来一发,保证孔令侃死得不明不白,而且还跟周赫煊半点关系都没有。
为了杀孔令侃,周赫煊足足拿出五万美元活动经费。这笔巨款,足够洪门兄弟卖力帮忙了,毕竟洪门当中有的是穷光蛋。
甲板上,周赫煊跟孔家人谈笑风生,心里没有任何的负罪,因为孔令侃这种人死不足惜,让他活着只能坑害中国老百姓。
“周先生,听说你认识瑞典国王和王储?”孔祥熙突然问道。
周赫煊道:“只是认识而已,没有什么情。孔部长要走访瑞典?”孔祥熙点头道:“昨天收到国内密电,驻瑞典暨挪威公使王景岐电报来告,瑞典存银甚丰,且该国银行与实业界有意与中国合作。最重要的是,瑞典并无国际野心,向他们借款,无忧后患。”周赫煊建议说:“想找瑞典借款就趁早,两国合作纯属商业利益。如今
本虎视眈眈,很有可能再爆发什么事变,一有事变,则瑞典对中国的信心就会降低,合作的难度也会加大。”公是公,私是私。
周赫煊一边处心积虑的坑死孔令侃,一边又不遗余力的帮孔祥熙出主意,因为向瑞典借款属于对国家有利的行为。
历史上,孔祥熙遍游欧美各国,到处摊手要借款。瑞典本来也是有意借款的,结果谈判还没完成,全面抗战就突然爆发,瑞典人怕血本无归,立即取消了原本的借贷计划。
说起来很有意思,民国“黄金十年”虽然被人嗤之以鼻,但于诸国列强的眼中却是真实存在的。随着南京政府在内战中的不断胜利,以及统税政策的顺利施行,中国市场越来越被列强所看好。
再加上前些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各国资本纷纷到中国寻求利润。这几年内,德、美、英、法、比、意等国财团蜂拥而至,与中国政府大肆签订铁路借款合同。
就连一向对中国借款极为冷淡的美国财团,此时也改变了看法。如今美国进出口银行总裁皮尔逊,正亲自专程前来中国访问,与铁道部长张嘉璈进行洽谈合作,愿意向中国提供大额度的信贷。
周赫煊看到的是本人快要打来了,而美国驻华大使詹森看到的,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华民国。
詹森专门致电美国国务院,表示:“很多外国人,不得不对近年来中国在农业、工业、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产生深刻印象……在国民政府的领导之下,一个经济发展的时期已经到来。”詹森还说,英法德等国财团,都已经向中国提供大笔贷款,美国政府也应该积极参加对中国的投资。
从詹森的报告当中可以看出,1937年全面抗战前夕的中国,其发展势头是被列强所极度看好的。如果没有本侵略,蒋介石再耗费十年的时间逐步铲除国内军阀,中国虽不说成为强国,至少也能发展到一定富足的地步。
但历史没有如果……
第808章【墨索里尼与生大蒜】维多利亚号是一艘新式快船,使节团从上海出发,沿途经过香港、马尼拉、新加坡、哥伦坡、孟买、特港,最终走地中海抵达意大利——耗时约十六天,速度极快。
然后周赫煊就见到了墨索里尼……
实际上,孔祥熙对墨索里尼很有些怨念,因为他当初被意大利佬给骗惨了。
蒋介石在1932年复出后,由于政府财政困难,孔祥熙负责出国借款并采购军事装备。他的第一站是美国,结果《时代周刊》刊载了一篇蒋、宋、孔三家联姻,对中国实行家族统治的文章,迅速在美国传开。带着这样的丑闻,孔祥熙在美国处境尴尬,灰溜溜的跑去欧洲。
到了意大利,孔部长似乎否极泰来,墨索里尼用元首礼仪接待孔祥熙,并低价卖给他一批轰炸机及若干军用物资。
回国后,孔祥熙觉得自己立下大功,极力说服老蒋开展“大空军计划”。等到意大利轰炸机运到中国,孔祥熙再也不提什么大空军战略了,因为收到的货物是一堆废铁。那些飞机破旧得修都没法修,飞倒是能飞起来,但飞机炮管中的来复线都已经磨光了。
此次受骗让孔祥熙颜面大失,国元老纷纷要求追究责任。以至孔祥熙在随后两年难以升官,直到宋子文辞去财政部长职务,才有了孔部长的出头之
。
当然,孔祥熙也没亏本,那批古董轰炸机价钱很便宜,足够他从中大捞一笔。而且吃亏是福嘛,孔祥熙借此跟墨索里尼套上情,中意两国从此进入外
月期。
反倒是希特勒很不会来事,孔祥熙访问德国时,希特勒卖给中国2500万美元的军事物资。虽然德国货质量杠杠的,但德国人的脑子也杠杠的,打死不肯降价,让孔祥熙没吃到啥回扣。
离开德国之前,希特勒释放出最大善意——把自己的签名照片当做礼物,让孔祥熙转给蒋介石。
在希特勒看来,自己是地球上最伟大的人物,能得到自己的签名照片,全世界任何人都能幸福得发晕,这是珍贵而荣耀的礼物。但元首的媚眼抛给瞎子看了,孔祥熙拿到照片,出门就气呼呼嘀咕:这玩意儿也算礼物?
抵达意大利的第二天晚上,墨索里尼亲自接见孔祥熙、陈绍宽和周赫煊,并在自己的官邸准备了晚宴。
千万不要相信什么墨索里尼和希特勒都是素食主义者的谎言——希特勒最喜的食物是烤
鸽,而且还让厨师往
鸽肚子里放舌头和肝脏。即便到了晚年,希特勒患有严重胃病,依然喜
喝炖
的菜汤,而动物肝脏更是让他难以割舍。
至于墨索里尼,尤其喜和兔子,晚年成为高血
、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士,连肠道都变形了,不得不学习希特勒吃素养生。
“总理先生你好!”
“孔博士你好!”孔祥熙和墨索里尼热情握手,似乎把当年买到破烂飞机的受骗经历给忘了。
孔祥熙又介绍周赫煊和陈绍宽二人,墨索尼里先是跟陈绍宽握手,待到面对周赫煊的时候,他突然张开双臂搂抱大笑:“哈哈,周先生,我喜你的作品,晚餐结束后请到我的书房参观!”
“非常荣幸,总理阁下。”周赫煊笑着说。
在人们的一贯印象当中,墨索里尼是鲁的、暴躁的,就像那种靠运气荣登高位的莽夫。
显然,这不可能!
30年代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元首当中,墨索里尼属于记者最喜的采访对象,因为他尊重知识,尊重文化,更尊重拥有知识和文化的人。但凡你脑子里真的有货,绝对会被墨索尼里视为上宾,而当你的知识折服了他,他还会把你当老师而不
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