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由于《申报》的副刊《自由谈》已经被查封,鲁迅的文章只能刊登到另一个副刊《秋》,作者署名正是“鲁迅”这一本尊大马甲,这篇文章的标题叫做《中国人也是能够的》:“近
咳嗽又严重了,早晨起来便没
神,家中茶叶已尽,更难提笔。广平兄(鲁迅
子)出门买茶,回来时两手空空,吿我说:‘茶店关门半
。’老板和店员竟去街头
接健儿,连生意都放下。”
“中国运动员于柏林的表现,我是尽知的,每报文连篇累牍在赞扬。今天
城炮竹声四起,热闹样子好似在过年,这种时候我很难说出什么风凉话,我也不想给诸君浇一头冷水。”
“我想说,中国人也是能够的。”
“这种能够,无关地大物博,也无关历史悠久,它大抵也当然是运动员本身的奋斗。洋老爷不会因你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即把金牌拱手相送,现在金牌被中国拿来,可想十分艰苦。”
“我听说,中国在柏林被吹了许多黑哨子,这是别人握着吹哨子的权力。有人气恼,有人悲哀,觉得中国遭受了不公待遇,我想不必对此有太多思虑。西洋人的哨子,也不能平空得来,中国人有一天吹哨子,也是能够的,只是过程必然艰苦。”
“有个朝鲜人叫作孙基祯君,他也拿到金牌,荣誉都归了本。中国人对此难免有兔死狐悲的想法罢,恐惧将来某
,中国人也要顶着
本人的身份竞赛。”
“体育比赛,西洋人拿着哨子;战争比赛,东洋人拿着哨子。中国想要赢,大抵会十分艰苦,但我还想说,中国人也是能够的……”就像鲁迅的这篇文章所说,中国人在奥运会夺金,难免让人联想到即将爆发的中战争。
中国健儿能够艰苦奋战,在赛场上打败诸多外国选手,为什么就不能在抗战中获胜?这代表着一种希望。
民国政府没有专门的体育部门,但政军各领域都设有体育机构。这次被奥运成绩一刺
,全国都开始重视体育,好多学生一有空就参加体育锻炼。而那些奥运归来的健儿们,即便没有获奖,也被各种团体机关请去做演讲。
事实上,由于中国人被污蔑为“东亚病夫”,国人一直以来都极为重视体育,只不过现在气氛更加高涨了。
还是拿我们的钱伟长先生举例,他不仅在物理考5分(百分制)情况下转攻物理,同样以瘦弱之身参加过体育赛事。
钱伟长考入清华时,身高只有1米49,是清华历史上首位身高不达标的学生。但他却通过锻炼加入了清华越野队,还是清华足球队的主力,更以13秒4的成绩夺得全国大学生对抗赛跨栏季军。
中国从来不缺奇迹,也不缺英雄,四万万同胞当中,有无数人正在为国家默默的奋斗着。
从上海到南京,奥运健儿们获得了空前追捧,老蒋特地给运动员颁发了卿云勋章。当然,不是周赫煊获得的一等章,而是按照成绩,酌情颁发五等到九等。比如拿了第四名的拳击手和足球队员,获授的就是九等卿云章,参赛选手全部颁发一枚奥运纪念章。
此时华北的局势更加恶化,本在挑动华北五省自治之后,又把目光投向了山东。或者说,
本人一直盯着山东,年年都各种威胁恐吓,现在又以出兵为威胁。
全国的报纸都在关注华北,就连南方人,都能受到山雨
来的紧张气氛。
自国五届二中全会,蒋介石松口说让红军放下武器、和平收编后,中共也在奥运期间表达了善意,通电表示愿意放弃红军称号,联蒋抗
。奥运会刚刚结束,中共正式发出致国
书,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
,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组成全民族的抗
统一战线。
国人士无不
欣鼓舞,要求南京政府尽快跟共
合作,还举出中国足球队打入四强的例子,认为只要
诚团结就一定能战胜
本。
九月初,中共做出内部指示,标题叫《关于蒋抗
问题的指示》,这无疑为将来西安事变的完美解决奠定了路线基础,只能说先贤们的目光真是准确深远。
至于咱们的周先生,悄摸回到重庆,开始为来年的抗战做一些准备。
第766章【祈雨】奥运健儿带来的庆气氛,到了重庆戛然而止。
已是九月中旬,依旧烈炎炎,不仅地面被晒得滚烫,就连长江水都升腾着热气。
繁忙的朝天门主码头,此刻货船客船全部靠边,码头搭建起高达五米的龙王行,四下里围
了祈神求雨的百姓。
“叮咚当呛!”陡峭的码头坡道,一个道士手拿佛尘,身后跟着几个和尚尼姑和仙婆仙公。他们在前方引路,后面两班锣鼓队跟随,旗牌伞扇、幡影招招,犹如大户人家送行出殡。
二十个赤膊大汉,分别抬着五座龙王辇,沿着破路拾级而下。每座龙王辇前,放着当地名书写的祈雨文书,并立有几块木牌,上书“即
大雨”等字样。
五方龙帝被送入龙棚归位,人们在龙棚里边燃香点烛,仙公仙婆全身打摆子,念着咒语跳起了祈雨舞蹈。
道士取出间的桃木剑,点燃符咒念念有词:“太元浩师雷火
,结
聚
守雷城。关伯烽火登渊庭,作风与电起幽灵。飘诸太华命公宾,上帝有敕急速行。收
降雨顷刻生,驱龙掣电出玄泓。我今奉咒急急行,此乃玉帝命君名,敢有拒者罪不轻。急急如律令!”道士踩着奇特而有韵律的步伐,突然又掏出一张符咒穿在剑尖,符咒无火自燃。道士戟指举剑划向龙王,大呼呵斥道:“五帝五龙,降光行风。广布泽润,辅佐雷公……急急如律令!”和尚尼姑们双掌合十坐于蒲团,口中念诵祈雨龙王咒:“唵多姪他娑啰娑啰悉利悉利,苏盧苏盧,那伽喃,阇婆阇婆……佛神力故,大龙王等,速来於此,阎浮提内,降树大雨,遮啰遮啰致利致利朱漏朱漏娑婆诃。”本地三十余位乡绅,齐齐跪在五方龙帝驾前,其中一位领头念道:“四川干旱,长江断
,我等苍生,在此祈求。望龙王爷早早降下甘霖,解民生于倒悬,来
必将
祭拜、月月供奉、年年恩谢……龙王爷啊,你就撒几颗雨点儿哇!”三十余位乡绅齐刷刷跪地,双手按着60度高温的石板,高呼哀求着龙王赐雨。
“龙王爷啊,你就撒几颗雨点儿哇!”成千上万的围观群众,包括那些江面上的船夫和渔民,全都跪地磕头凄厉呐喊。
原本看来有些滑稽的祈雨场面,突然间变得无比肃穆庄重,天若有情,见此也该降一降雨了。
周赫煊乘坐的江轮,此时就飘停在江面上,等着祈雨仪式结束才去靠岸卸客,乘客们纷纷走上甲板观看仪式。
周赫煊此时也在甲板上,默默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心情极为复杂。
重庆去年夏天还遭了大洪水,今年夏天就改成大旱灾。
周赫煊刚搬家到重庆的时候,这边已经两个月滴雨未下,没想到他跑去欧洲转一圈回来,重庆居然还是没有大规模降雨。
今年,整个四川东部的夏季稻,几乎颗粒无收,连续两年水旱灾,等到冬时节必然又是一场饥荒。
据史料记载,1936年底到1937年初,重庆每月平均饿死500人,饿殍遍地,哀鸿遍野。灾民吃光了树和芭蕉,又采挖白泥果腹,纷纷肠道郁结而死,甚至出现“饥民争吃人尸
”的人间惨剧。
当时,死尸多得填了重庆公墓,川灾救济会不得不修建二座(有说四座)火葬场,并开挖隧道,将尸体火化后盛放骨灰于隧道中。
到明年四月间,川东大旱依旧还在持续,“四川王”刘湘不得不亲自出面,请已经被他通缉在逃的刘神仙出山祈雨。然而用没有,刘湘大怒,刘神仙惶恐逃亡上海。
四川大学某位教授,从董仲舒的《秋繁
》里发现一个解旱古方献给刘湘。刘湘随即明令各地保护民间一切祈雨活动,各路神仙妖人纷纷冒头,靡费甚巨,毫无作用。
其实刘湘也拨了钱赈灾的,四川赈济会主席尹仲锡老先生,大哭着向发赈人员下跪,叮嘱恳求务必将款项发到灾民手中,不要昧着良心贪污。但这些钱即便全部发放到位,分配到灾区120余县,也无异于杯水车薪,平均每个灾民只能分到4分钱。
刘湘当时急得鬼火冒,找中央帮忙本没啥回音,拍桌子大骂:“妈哟,蒋光头儿要统一四川,四川遇到麻烦他又不管……统一他妈个铲铲!”后来者不该忘记,川人支援抗战,其背景是连续遭遇三年大灾。
码头上的祈雨仪式已经结束,成千上万人着烈
仰望天空……万里无云。
“呜呜呜……”不知谁先哭起来,带动着更多人大哭。
一个乡绅的手心已经被石板烫起水泡,他捶顿足向天质问:“老天爷呀,你是要把川东老百姓都
死嗦,你开开眼呐,看一哈这里的乡亲有好惨!求求你,下点儿雨嘛,随便撒几颗都要得。你下点雨嘛,下点雨嘛……”
“老天爷,你下点雨嘛!”人们跟着大喊。
老天爷没有回应,它早就瞎眼了。
人群默默散去,只有临时搭建的祈雨龙棚,还屹立在朝天门码头。
码头工人着汗水将龙棚拆掉,来往货船和客船陆续靠岸,朝天门码头又恢复了往
繁华。
周赫煊沿着码头坡路拾级而上,直奔市区内的电报局,对发报员说出地址:“美国越洋电报,就说:四川大旱,请洪门筹集赈灾粮,至少50万吨,周赫煊付全款。”发报员愣了愣,他发送完英文电报,突然起身鞠躬道:“周先生,我代表四川的父老乡亲谢你!”周赫煊略微点头接受了
谢,他走出电报局,对孙永振说:“买去成都的火车票,我先回家看看,今晚就要出发。”
“好的,先生。”孙永振朝着车站的方向奔跑。
“等等!”周赫煊又把孙永振喊住,他刚想起成都和重庆还没有通火车,中途还要转乘汽车,不如直接坐汽车沿着成渝公路过去。周赫煊给孙永振一张名片,嘱咐道:“你去找重庆市长李宏锟,就说我要借他的汽车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