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东北已‘独立’,华北亦须‘独立’,此乃关东军之企图。土肥原贤二即刻走马上任,履职北平特务机关长,青梅煮酒而论英雄,谓之:‘吴佩孚、孙传芳已为冢中枯骨,阎锡山、傅作义、韩复榘实则跳梁小丑,数天下英雄,唯宋将军与土肥原耳!’”
“华北民众自愿自治,为宋将军马首是瞻。宋将军黄袍加身,荣登华北王宝座,大显神威,纵横捭阖,无往不利。”
“土肥原贤二自诩聪明,为他人做嫁衣裳,自己却卷入关东军与天津军(本驻屯军)争斗,明升暗降,黯然回国。如此看来,土肥原亦非英雄,真英雄只有宋将军一人而已。”
“宋将军不仅是军事天才,还是经济行家。他止白银南运,保住了北方繁荣。至于国家银
紧缩,阻挠中央法币推行,些许小错,不足一提。”
“去年冬,军以五个师兵力取河北,六个师兵力取山东,海军进犯青岛。宋将军临危受命,拔
将秦德纯继任北平市长,按照
本提供的名单,在平津两地大肆搜捕汉
,效果显著。华北危局,可谓宋将军一力独撑,堪为国家柱石。”
“宋将军不畏辛劳,拥护中央敦睦友好之策,代行中央外职权,忍辱负重,与敌商谈,劳苦功高。”
“为进一步缓和中两国矛盾,宋将军不惜背负骂名,笼络王揖唐、齐燮元、王克
、陈觉生、潘毓桂诸亲
分子,提拔其担任冀察政务委员。据悉,宋将军正与
人
涉,扩大华北、伪
和
本的经济合作,此乃利国利民之举,我等当为之喝彩。”
“至于镇一二九学生运动,架起机
、备下水龙,宋将军当是一片好心,劝学生安心求学而已。三十余名学生被捕,百余名学生受伤,纯属误会,皆为军警措施不当所致。”
“尔等学生、工人、商人,又怎可罢学、罢工、罢市,对宋将军肆意诋毁呢?殊为不智也!”
“北天一柱,唯宋将军!”
“周赫煊。民国二十五年,六月二十四,于苏州。”
…
…
宋哲元缓了好一阵,膛那口血终于还是没吐出来,但耳朵鸣响不停,好似有一只飞蛾在可劲扑腾。
“句句如刀,刀刀见血,这周明诚真是狠毒啊!”宋哲元捧着报纸摇头苦笑,文章通篇都在吹捧,但却把他见不得人的丑事全说了出来。
总结起来就十二个字:不仁、不义、不忠,可、可憎、可恨!
最让宋哲元郁闷的是,周赫煊只写他坏的一面,对他好的一面却少有提及。文人的心思就是这么险,此篇文章行之于世,相当于给宋哲元安上了汉
骂名,怎么洗都洗不掉。
片刻之后,院中来了三人,分别是林世则、常小川、郑道儒。
很多人都以为,宋哲元的首席谋士是萧振瀛,然而真正能拿主意的却是眼前三位,皆为天津籍的留英。再加上一个带兵的秦德纯,此四人构成了宋哲元的核心幕府。
至于萧振瀛、殷同、陈中孚、殷汝耕等幕僚,宋哲元很少听他们的话。
“到底咋办,三位先生快说说!”宋哲元心烦意道。
常小川苦笑道:“这是屎盆子啊,淋在身上洗都洗不掉。委员长快通电全国解释吧,至少要拿出坚决抗战的姿态。”
“没用啊,我的常二爷。”宋哲元连连摇头。
常小川说:“我跟成舍我是老朋友,成舍我最近在跟周赫煊合作办报。或许可以请他做中间人,让周赫煊再写一篇文章,就谈关于您的正面信息。”
“找张学良或者孙良诚吧,张学良跟周赫煊是老朋友,孙良诚跟周赫煊是拜把兄弟。”郑道儒说出自己的关系,他以前跟过张作霖和孙良诚,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宋哲元又看向林世则:“林先生以为呢?”在宋哲元的三大智囊当中,常小川和郑道儒偏好谋诡计,真正有大局观的是林世则,相当于诸葛亮的地位。
林世则想了想说:“让周赫煊重新写一篇文章,只是权宜之计。若想洗去委员长的骂名,就必须做点实际的出来,给天下百姓看看。”
“怎么做?”宋哲元问。
林世则说:“以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名义,召集华北的国者开会,共商救国大计。特别要请各大报社记者,以及大学的教授和学生代表参加。”
“本人肯定不高兴!”宋哲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