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楷生笑道:“三个月前刚刚上任。”
“难怪你不走寻常路,居然跑来找我买《松花江上》的版权。”周赫煊笑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嘛,李楷生刚刚当上EMI中国公司的华经理,自然想要做出一番业绩,这样才能赢得英国老板的认可。
如今这年头,行歌曲还不太
行,市面上销售的唱片,有99%都是戏曲内容,歌曲唱片非常少见。
李楷生说:“《松花江上》是周先生的心血之作,你也想让它广为传吧。也只有我们EMI,才敢顶着南京政府和
本人的
力,在全国发行这种抗
歌曲。”
“如果你能保证《松花江上》的顺利发行,我可以考虑卖版权给你。”周赫煊说。
李楷生笑道:“我想请周先生亲自献唱。”周赫煊摇头道:“我不专业,你还是找专业的歌手来唱吧。”李楷生劝道:“周先生,你可以这样想。如果你亲自献唱录歌,肯定能够获得极大的关注,这对宣传抗是很有好处的。你我都是中国人,我虽然是买办起家,被人骂成洋狗腿子,但我也是
国的。我也希望,一首优秀的抗
歌曲能够广为
传。”
“或许吧。”周赫煊呵呵一笑,他可不相信对方的国
神,恐怕主要还是为了提高唱片销量。
“如果周先生亲自献唱,说起来也是一件雅事,不如再考虑考虑。”李楷生继续劝说。
周赫煊不置可否,笑问道:“如果我亲自录唱,演唱和词曲创作的总版税能有多少?”李楷生试探道:“10%?”周赫煊挑挑眉:“我的声音那么不值钱?”
“周先生觉得该多少?”李楷生问。
“30%。”周赫煊一口气就涨了三倍。
“嘶……容我想想。”李楷生倒凉气,现在轮到他犹豫不决了。
周赫煊也是资本家啊,在钱财方面,哪有那么好说话的?
第576章【音乐大才】在英国留声机公司收购百代以前,百代唱片在中国主要有“总发行所”和“中国唱片公司”两个机构。
仅在去年上半年,“中国唱片公司”的利润就达到10万元,但“总发行所”却亏损足足8万元。抛开各种支出成本,百代唱片其实已经连续亏损四年。
主要原因是时局动,从中原大战到一二八事变,搞得百代唱片的发行业务困难重重。
要知道,百代唱片的“总发行所”,可是承担了整个中国将近一半的唱片公司的发行业务。由于战原因,唱片在上海灌录出来,别说卖了,简直都没法运输到外地市场,能不严重亏损吗?
就在今年初,英国留声机唱片收购了中国百代唱片的母公司,随即进行了一系列公司结构整合。原本的“总发行所”和“中国唱片公司”合二为一,行政效率大大提高,而李楷生这个华经理也是在那时候被聘任的。
一般情况下,民国外资企业的华经理只是摆设。因为政府规定,每家洋行(外资公司)都必须聘任华人经理,洋鬼子们只好找一些买办当经理。
这些华人经理的主要责任,其实是负责沟通人脉渠道,基本上是不管公司经营的。
但在历史上,李楷生却是百代唱片扭亏为盈的关键。
此君上任做百代唱片的华经理后,立即选贤任能,招聘音乐人才。同时,又借中国人的抗救亡心理,积极发行大量的
国歌曲。比如新中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最初就是由百代公司推出的。
现在的李楷生处于关键时期,他刚刚走马上任,必须尽快出一两张热卖的新唱片来。
30%的唱片版税分成,实在是太离谱了,即便包含词曲作者和演唱分成,还是一个无法接受的价码。李楷生皱眉道:“周先生,恕我直言,你要价太高,我最多能给15%的版税。”周赫煊也不着急,只是淡定地笑道:“你知道我现在出版小说,出版公司给的版税是多少吗?”
“多少?”李楷生还真不清楚。
周赫煊递了一支香烟给李楷生,自己也点上一说:“50%。”
“那可真是……厉害。”李楷生已经找不到形容词了。
民国时期的作家很吃香,作品版税分成高得吓人。稍微有点名气的作家,版税至少就在15%以上,像鲁迅这种文坛顶级大腕,可以拿到35%到40%的版税。
胡适曾经创下过45%的版税纪录,但那种情况并不常见,他的版税现在已经跌到40%了,跟鲁迅的价位差不多。
而周赫煊属于特列,《泰坦尼克号》发行时,便已经拿到45%的版税。现在的《黑土》即将发行单行本第一册,20多家出版社抢破头,其中有9家出版社开出50%的天价版税。
出版公司也是有成本的,行政开支、机器损耗、编校、印刷、纸张、油墨、运输、发行、缴税,各个环节都需要钱。周赫煊的50%版税是什么概念?他一个人就拿走了大部分利润,而出版社只能赚点辛苦钱,甚至一个不好,出版社还有可能面临亏损。
但周赫煊在文化知识界的影响力太大了,许多出版公司宁愿赔本,也要含着泪帮他出版小说。一可以增加公司的业界影响力,二可以拓展渠道和市场,出版商们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一口价,18%的版税。”李楷生再次让步,周赫煊的小说版税实在把他吓到了。
周赫煊笑道:“既然李经理是快人,那我也不含糊。咱们彼此各退一步,就25%,谈得拢就谈,谈不拢就算了。买卖不出仁义在,希望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李楷生苦笑道:“25%的版税,不是我这个华经理能够做主的,必须总经理李起(英国人,也译里奇)同意才行。不过嘛,周先生并非一般人,我就越权同意了,我会说服总经理的。”这次轮到周赫煊惊讶了,他还以为李楷生要考虑几天。没想到这个假洋鬼子很有魄力,居然当场就答应下来,而且还是越权做主。
“既然如此,那就祝我们合作愉快。”周赫煊说道。
“合作愉快!”李楷生起身握手,“周先生,不如我们现在就去公司,我介绍你认识一下我们的音乐部主任,顺便把合同签下来。”周赫煊好笑地说:“李经理做事雷厉风行啊,实在佩服。”李楷生面微笑,其实心中暗暗叫苦,他在头疼如何面对英国佬呢。25%的唱片版税合同签下来,那个抠门的英国总经理李起,肯定会雷霆大怒。
若是周赫煊的唱片无法热卖,李楷生在百代唱片也没法继续混了,百分之百要被炒鱿鱼。
当天上午十点半,李楷生带着周赫煊来到徐家汇路1099号,地点位于后世的徐家汇公园内。
这是一栋三层的红小洋楼,如今是百代唱片公司总部,新中国成立后,即为中国唱片总公司上海唱片厂地址。对于中国人来说,此地留下的最为深远的影响,就是诞生了《义勇军进行曲》,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李楷生得意的介绍道:“周先生,你别看我们的公司大楼只有三层,但里边的录音机器价值上百万元。我们在全国都有员工,工人总数量超过1500人,这是胜利唱片和大中华唱片拍马都赶不上的。”
“确实厉害。”周赫煊点头附和。
对于唱片行业来说,一直到1980年代以前,那都是需要大量资金才玩得转。
科技的发展,让未来几个音乐人随便组间工作室,就能说自己是唱片公司,而且还能自己录制唱片,但在1930年代却完全不同。
就拿此时的百代唱片来说,只是录音室和唱片工厂的机器设备,加起来价值就高达400万银元,小商人哪里玩得转?
所以现在中国的唱片公司虽然数量有数十上百家之多,但都只能称为皮包公司。只有百代、胜利和大中华三大唱片巨头,才拥有唱片录音、灌制和发行能力。
李楷生把周赫煊带到一间办公室,介绍道:“周先生,这是我四月份才高薪聘请来的优秀人才,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主任聂耳先生。录制唱片的专业事项,你跟聂先生具体讨论吧。”第577章【万里长城永不倒】(分手炮)“周先生,幸会!”
“你好,聂主任!”此时的聂耳非常年轻,年仅22岁,却已经当上中国最大的唱片公司的音乐部主任,绝对能算得上青年才俊。
联想到聂耳的遭遇,周赫煊到无比惋惜。
历史上,聂耳明年就会死,在本游泳时不幸溺水。他虽然只活了23岁便英年早逝,却为中国留下宝贵的遗产——《义勇军进行曲》。
李楷生对聂耳说:“紫艺,周先生要录制几首歌,你来亲自负责。”
“好的,我会处理好。”聂耳笑道。
李楷生又转身对周赫煊说:“周先生,我先去找法务部合同,你稍等片刻。”周赫煊点头道:“请便。”等李楷生离开办公室,聂耳热情地说:“周先生请坐,你要录什么歌?歌谱带来了吗?”
“你这里有歌谱本子吗?”周赫煊问。
聂耳立即从屉里拿出一个歌谱本,递给周赫煊说:“周先生以前学过音乐?你那首《松花江上》写得非常好。”
“业余的。”周赫煊笑了笑,很快把《兰花草》、《松花江上》和《鸿雁》三首歌的词曲写出来。
聂耳惊讶道:“一次就录三首?”三首数量并不少,民国时期的黑胶唱片,每张往往只灌录两首歌(正反面)。
最老式的78转黑胶唱片,每面只能录4分钟。45转的黑胶唱片时间稍长,但每面也在10分钟左右。这两种唱片属于市场主,价钱相对便宜。
就在三年前,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出33又三分之一转的LP密纹唱片,使得唱片每面的录制极限达到18分钟(50年代提升到22分钟)。这种唱片成为未来的标准黑胶,一直到80年代仍在市场上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