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来自亚非拉等落后地区的学生,都出欣喜的表情,而英国的学生却到十分沮丧。

“啪啪啪啪!”掌声响起,学生们开始踊跃提问。

当周赫煊离开教室后,艾德礼也忍不住问道:“周先生,你觉得未来的英国该如何自处?”周赫煊笑道:“主动放弃殖民地,尽量保持对原有殖民地的影响力。人类文明是在向前发展的,殖民时代终究要结束,英国应该保持自己的绅士风度。”

“或许,也只能这样了。”艾德礼忍不住叹息。

就如周赫煊所说的那样,英国对殖民地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几年前,艾德礼还参与研究过印度自治课题——那可是印度啊,英皇王冠上的明珠,英国政府居然开始考虑让印度自治(总督高度自治),可见大英帝国已经糟糕到什么地步。

直到15年后,那时的艾德礼已经成为英国首相,他在承认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时,对国际记者说道:“十五年前,有一位中国学者对我说,人类文明是在向前发展的,殖民时代终究要结束。今天我有幸成为文明进步的推动者,我到非常的骄傲,英国人民和印度人民永远是好朋友,我希望两国能够共同进步和发展。”艾德礼说的当然是场面话,这家伙在当上英国首相后,还死活邀请周赫煊做了他的国际事务顾问,平均两三个月就要打一次国际长途电话。

第480章【薇薇安】周赫煊的演讲内容,第二天便发表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校刊上,标题叫做《即将成为过去的殖民时代》。

如果换成一战以前的英国,有谁写这样的诅咒文章,恐怕要被英国社会各界给成屎。但现在却不同,一战后的整个欧洲都处于思想混阶段,各种七八糟的主义层出不穷。预言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也大有人在,周赫煊说这些话本就是小儿科。

资本主义灭不灭亡,谁都说不准,但英国的殖民体系确实在走向崩溃,周赫煊的学术演讲无疑戳到了英国的痛处。

担任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部长的汤因比,很快给周赫煊发来学术邀请函,请他一起去探讨当今的国际局势。

周赫煊真的很忙,从5月底到6月中旬,他的时间全都排了。伦敦大学下属多个学院都发来邀请,他马不停蹄的做着各种演讲,包括经济危机、国际时政、人类文明、新史学理论、国际反战、法西斯扩张等等,各种内容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伦敦的各大报纸和学术期刊,隔三岔五就有关于周赫煊的文章。他在伦敦忙活完毕,又马上前往剑桥和牛津,不仅在各大学校和机构做学术,还召集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一起聚会,讨论留学生该如何为救国尽力。

虽然周赫煊近段时间经常在英国报刊亮相,但影响范围还局限在学界,远没有在法国全民皆知的地步。

直至6月底,《泰坦尼克号》在英国正式出版……

戈伦茨这位工左派人士,骨子里仍旧是个资本家。他声称要帮周赫煊在英国出版全部作品,但出版的第一本书,非常巧妙的选了《泰坦尼克号》——因为最具商业价值。

伦敦,皇家艺术学院。

周末。

19岁的薇薇安·玛丽·哈特利,穿着一条白长裙,挽着闺丹妮的手,说说笑笑走出学校大门。

“滴滴!”前方突然传来鸣笛声,却是一辆红的International敞篷跑车停在路边。这款跑车是三年前问世的,出自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由于售价昂贵且遇到世界经济危机,到现在只卖出去50多辆。

丹妮羡慕地看了一眼跑车,对薇薇安说:“玛丽,你的王子来接你了。”

“他可不是我的王子,只是追求者而已,跟我一起过去吧。”薇薇安笑道。

两位少女挽着手来到跑车面前,车上下来个帅气的中年男子,他颇为绅士的行礼说:“两位小姐,有什么能为你们效劳吗?”丹妮笑道:“当然,我们要去书店,然后去吃午饭,下午还要看电影。”中年男子深情地看了薇薇安一眼,热情地拉开车门说:“那我可以做你们的车夫。两位美丽的小姐,请上车吧。”薇薇安笑了笑,优雅地坐到跑车的后排,丹妮也随之坐上去。

虽然说是敞篷跑车,但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辆阿斯顿·马丁的构架非常丑陋,整辆车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梯形棺材,股后面还挂着两只碍眼的备胎。

丹妮摸着车座说:“这是什么材质?好柔软啊。”中年男子笑着发动汽车:“那是丝绒面料,丝绒下面还有一层牛皮。”

“很贵吧?”丹妮又问。

中年男子说:“也不贵,才1000英镑。”丹妮咋舌道:“那可真贵。”1000英镑的汽车确实很贵,此时最低档的罗孚轿车才145英镑,超过500英镑就要算豪车了。

中年男子问薇薇安:“玛丽,第一站去哪儿?”

“书店。”薇薇安道。

中年男子开车的时候,丹妮悄悄地问:“玛丽,他是做什么工作的?”

“律师,”薇薇安颇为得意道,“他是剑桥大学毕业,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难怪那么有钱,”丹妮颇为嫉妒,故意问道,“看他的样子,年纪应该比较大吧?”薇薇安点头道:“嗯,比我大13岁。”丹妮挑拨说:“年龄相差太悬殊了,你可要好好考虑。”薇薇安低声说:“我爸爸特别喜他,觉得这个男人成稳重,但我还在考虑是否接受他的示。”丹妮继续说道:“律师都很刻板的,他们的生活按部就班,并不适合我们这些搞艺术的人。”薇薇安说:“还好吧,他对莎士比亚戏剧很了解,只是不喜电影而已。”两个少女聊着聊着,跑车已经开到了一家书店门口。

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欧洲以后,对法国的影响并不算大,但英国却吃尽了苦头。如今英国百业萧条,连带着图书市场也非常萎靡,因此即便是周末也没几个买书的。

薇薇安走进空的书店,直接开口对店员说:“请问有周的《泰坦尼克号》吗?”店员见有生意上门,连忙热情回答:“有,昨天刚到的,我带你们过去。”店员很快从书架上取下三本《泰坦尼克号》,丹妮拿到书后欣喜若狂,抱在怀里说:“终于买到了,伦敦一直都没有出版。”薇薇安也高兴道:“詹森教授一直在推荐这本书,听说《泰坦尼克号》还在美国改编成了话剧和歌舞剧,每次百老汇演出都坐了观众。”丹妮雀跃道:“要不我们也排一场《泰坦尼克号》的话剧,演出时肯定受。”薇薇安遗憾道:“周先生最近在伦敦好几所大学演讲,怎么就不来我们学校呢?真想见见他本人。”中年男子突然话:“就是最近很出风头那个中国人?”薇薇安点头说:“就是他,我们戏剧课的教授特别推崇,说周先生是远东最伟大的文学家,还特地向我们推荐了《神女》和《泰坦尼克号》。”中年男子颇为不屑:“那就是一个学术骗子而已,到处宣扬法西斯扩散和英国衰落,他写的书最好少看为妙。”薇薇安有点不高兴,结账后把书放进包里,看都不看中年男子一眼,只对闺说:“我们去吃饭吧。”中年男子连忙追上:“我知道附近有家意大利餐厅,那里的菜肴非常美味。”薇薇安微笑婉拒:“不用了,下次再说吧。”中年男子又说要开车护送,结果还是被拒绝,他傻傻地看着两个女人离开,不知道自己什么话说错了。

这个叫薇薇安的少女,未来会有个艺名叫费雯·丽。

第481章【妖魔鬼怪】《泰坦尼克号》在英国的销量很好,首周就卖出去800本。别嫌少,英国的经济实在太糟糕,图书市场萧条到了极点,一个星期卖出800本已经非常可观了。

戈伦茨为了搞宣传促销,在征得周赫煊的同意后,还把《泰坦尼克号》拿到报纸上连载。每天连载1200字(词),这家伙准备连载到5万字左右,同时还把《泰坦尼克号》降到几乎成本价销售。

这种做法迅速取得良好效果,英国人即便在大萧条期间,也保留着每天读报纸的习惯,就连汉也会在垃圾堆里翻报纸阅读。

许多读者在阅读了几期连载内容以后,显然忍受不了那种更新速度,纷纷跑去书店把整套《泰坦尼克号》买回家。结果导致《泰坦尼克号》在英国第二周的销量猛增,单周销量达到了3000册——畅销冠军。

《泰晤士报》的文学版面很快给出书评,著名文学评论家兼编辑约翰·托马斯,对这本书大为推崇:“最近十多年来,我已经受够了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冷峻的文字充了批判和抑,充了尖刻的反思和无谓的意识。而《泰坦尼克号》回归了小说的本来面目,它把一个故事讲述得非常完美,它对情的歌颂简单直接,它对人的刻画细致入微,这是我最喜它的地方。”英国曾经诞生了许多名著,比如《呼啸山庄》、《简》、《傲慢与偏见》等等。但在一战结束后,英国开始兴起现代主义文学思,小说家不好好的讲故事,而是将自己在战后的无望、抑、茫然和痛苦,在文学作品当中展现出来,各种批判和反思,各种联想、隐喻、暗示和意识,不带点脑子的读者本就读不懂。

正常讲故事的小说不是没有,但质量却很低,只能属于快餐消费品,本达不到传世名著的地步。

就在这个时候,《泰坦尼克号》在英国出版了,带来一个经典的情故事,可以让普通读者好好的抱着消遣解闷。

不火才怪!

就像美国电影业在大萧条期间迅速繁荣一样,小说也属于廉价的娱乐产品,花一笔小钱可以在家里反复阅读,出门、聚会、上班还可以跟朋友讨论情节。《泰坦尼克号》这种情小说,无疑是最适合消遣的,它迅速就在英国风靡起来。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