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周赫煊被学生围着回答了诸多问题,终于在段锡朋的帮助下身。他还没回到教师宿舍,傅东华便追上来喊:“周先生,请等一下!”周赫煊回头,见傅东华不似学生模样,微笑问道:“你好,请问有什么事吗?”傅东华递上来一张名片,自我介绍道:“鄙人傅东华,上海中国公学中文系讲师,兼任商务印书馆编译员。”
“原来是傅先生,幸会!”周赫煊热情地握手道。
傅东华学历并不高,只是中学毕业而已。但他却能自学成才,如今不仅当了上海大学、中国公学的讲师,两年后还会成为复旦大学的教授。
此人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也是有一定地位的,他翻译了《唐吉坷德》、《失乐园》、《伊利亚特》、《飘》等诸多名著。
傅东华的翻译跟鲁迅的翻译截然相反,鲁迅属于“死译”,傅东华的“活译”却活到没边。他为了作品的结构和畅度,在翻译时随意删减大段原著描写,提高文学艺术
的同时,又使得译本极度“失真”。
傅东华翻译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外国人名进行汉化,每个人物都拥有中文姓氏。比如《飘》的男女主角,他把RhettButler翻译成白瑞德,把ScarletO'hara翻译成郝思嘉,中国读者阅读起来有趣又好记。
周赫煊把傅东华请进宿舍,为他倒来一杯水问:“傅先生特意从上海过来找我的?”
“是的,”傅东华道明来意,“前段时间,我拜读了周先生的著作《泰坦尼克号》,深佩服。我希望能把这本小说引进到中国出版,商务印书馆也很支持我的想法,所以派我来找周先生谈谈。周先生,你的这本书,不会已经有中文稿件了吧?”
“没有,我直接用英文写的。”周赫煊道。
“那就好,”傅东华舒了一口气,问道,“我能够有幸翻译这本小说吗?”似乎怕被周赫煊看轻,傅东华从皮包里拿出几本书,其中有荷马史诗《奥德赛》、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辛克莱的《人生鉴》等等。傅东华说:“这些都是我的翻译作品,周先生请过目。”周赫煊随便翻了几篇,笑道:“傅先生的《奥德赛》我看过,翻译得很好,我也相信你能把《泰坦尼克号》翻译好。”
“这么说,周先生是答应了?”傅东华喜道。
“当然,”周赫煊点头说,“我只提一个要求,不要随便删我的原著内容,即便是那些看似无用的景物描写和说明文字。”
“我会注意的。”傅东华有些尴尬,同时也有些意外,没想到周赫煊居然也知道他的翻译风格。
至于周赫煊,他对傅东华的翻译版本颇为期待,很想知道《泰坦尼克号》的男女主人公杰克和萝丝,会被傅东华翻译成什么名字。
按照傅东华的一贯作风,将小说里的西方姓氏音译过来,恐怕男主角会叫邓杰克,而女主角则叫贝丝。还有各种配角,比如大反派男二号叫霍卡尔,女暴发户叫贝茉莉……
绝对,绝对,非常有可能!
邓杰克站在船头,抱着贝丝的
,邓、贝二人一起吹海风。
偶买噶!
周赫煊想想就觉得那画面太美,完全不敢看啊。
然而,让周赫煊最意想不到的居然是书名——三个月后,傅东华把翻译稿寄给周赫煊,《泰坦尼克号》赫然变成了《情方舟》。
什么鬼?
不愧是能把《GonewiththeWind》翻译成《飘》的男人,这尼玛也太随了点吧。
傅东华这种翻译风格叫做“归化翻译”,可以规避异国普通读者的阅读障碍。直到20世纪70年代,德国才兴起一种“功能派翻译理论”,与傅东华的“归化翻译”情况类似,只是更具理论和系统
而已。
第406章【老徐的烦恼】周赫煊的演讲内容,很快在南京、上海两地报道出来,引起广泛热烈的讨论。但质疑者众多,因为“本全面侵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都属于猜测,在事情没有真正发生以前,谁都不知道真假。
与此同时,“国统区”内的所有报社,都收到一份相关通知,严继续报道周赫煊的演讲。理由很简单,容易引起外
纠纷,
本驻华公使已经对此提出抗议了。
傅东华也回到上海,开始进行《泰坦尼克号》的翻译工作。他首先是给小说人物起名,在傅先生笔下,杰克最终有了个叫邓嘉恪的中文名,而萝丝则名叫白思,本土化得够彻底。
周赫煊对此没有任何干涉,傅东华的翻译水平他信得过,傅版译本《飘》属于难得的佳品,相信《泰坦尼克号》的译本也不会让他失望。
《神女》已经在紧锣密鼓的拍摄当中,阮玲玉整天忙得休息时间都没有。周赫煊也没再去上海,而是直接从南京坐火车沿津浦线回天津,同行的还有老朋友徐志摩。
徐志摩这几年为了养家糊口,身兼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中央大学多个教授职务,频繁往返于上海和南京之间。
而这次,徐志摩把南方的工作全部辞了,毅然决然北上,前往北大和北女大任教。显然他跟陆小曼的情出了问题,已经闹到分居的地步,不然徐志摩不会把上海、南京的职务全辞掉。
这种家务事,周赫煊也不好劝。
反正徐志摩会回心转意,选择原谅陆小曼,最多再过两三个月,他就要北平、上海来回奔波。家住在上海,工作在北平,出门上个班都要坐飞机轮船,生活得够时尚现代啊。
周赫煊开玩笑道:“志摩兄,你现在去北大教书,就不怕被拖欠工资?”
“蒋校长已经赴任了,北大的工资还是有保障的,”徐志摩解释说,“胡适之前几天回国,我去北大做教授的事情,就是他帮忙引荐的。”这个事情嘛,又牵扯到教育系统的派系之争。
胡适和蒋梦麟都属于蔡元培一系,现在蒋梦麟做了北大校长,立即求贤若渴的招聘名师。胡适便向蒋梦麟推荐了包括徐志摩在内的,多位学者名人,正好徐志摩想离开上海,一拍即合的答应下来。
至于北大的教学经费,也暂时有了保障。北平地方政府出一些,中央财政部再出一些,这是张学良和蒋介石商量好的,包括北平其他几所国立大学也是如此。
虽然还是难免有克扣拖欠,但跟以前比起来,北平的国立大学总算来好
子,这都要多亏了是张学良在主政华北。
张少帅跟阎锡山、冯玉祥,以及那些北洋老军阀比起来,他的可之处就是思想进步。对教育事业这种国家大计,他非常支持,而不是把钱藏着掖着用来扩充军队。
车轮“哐哐哐”的撞着铁轨,徐志摩皱着眉头眺望窗外。他是个藏不住心事的人,火车行到半路,终于忍不住问:“明诚,你说我到底该怎么办?”
“情问题?”周赫煊确认道。
“是的,”徐志摩表情痛苦地说,“结婚以后我才发现,我跟小曼是两个世界的人。她的兴趣好太奔放,我真的跟不上脚步,现在她又
上鸦片,怎么劝也不听。我活得好累啊!”徐志摩似乎不想说陆小曼的坏话,许多内情都没讲出来。
陆小曼如今在上海,已经跟宋子文的女朋友唐瑛,并称为际圈的“南唐北陆”了。她身边
慕者、追随者众多,特别是有个叫翁瑞午的医生,整天就围着陆小曼打转。
陆小曼的鸦片瘾,似乎也是因为翁瑞午。
陆小曼有严重的哮和胃病,痛起来呼天抢地,甚至多次导致晕厥。翁瑞午推拿按摩很拿手,可以减轻陆小曼的痛苦,而
食鸦片,也是翁瑞午推荐给陆小曼减轻病痛的手段。
现在陆小曼已经离不开翁瑞午了,一痛起来就打电话找翁瑞午按摩。两人还一起去跳舞,一起去看戏,甚至发展到一起在家里唱戏的地步,而且是当着徐志摩的面切磋技艺。
可怜徐志摩辛辛苦苦赚钱,不仅要供陆小曼各种花销,还要帮她买鸦片,甚至帮她在戏院捧角。
所谓捧角,就是花钱捧自己喜的戏曲演员,利用包购戏票、打赏、喝彩、写文章吹捧等等手段,抬高那位演员的身价地位。
就徐志摩累死累活的工作状态,陆小曼居然还拿着丈夫赚来的辛苦钱去捧角!
用周赫煊的话来说,那就是一败家娘儿们。
“你别问我,这是你的家务事,你打算怎么办?”周赫煊反问。
徐志摩说:“上海太过复杂,北平要淳朴得多。我这次辞去南方的工作,就是想带小曼回北平定居,远离上海那个灯红酒绿的妖魔世界。但她死活不肯,还跟我大吵了一架。”周赫煊道:“没想过离婚?”徐志摩默然,说实话,他想过离婚,但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一来他对陆小曼还有情,二来他已经离过一次婚,再离的话肯定又要被谴责,三来陆小曼的生活状态很糟糕,离婚后他实在放心不下。
周赫煊慨道:“你这是纵容,知道吗?就好像父母对孩子的溺
,你越宠她,越骄纵她,就越是害了她。你最好早做打算,而不是得过且过,这对双方都是长久的伤害。”
“我也明白,但是无法下定决心。”徐志摩说话的语气很焦虑。
周赫煊心中冷笑,暗暗吐槽道:你当初跟张幼仪离婚倒是很有魄力。
“真要我出主意吗?”周赫煊问。
徐志摩说:“明诚,请你帮我指条明路,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周赫煊笑道:“很简单,断掉她的一切经济来源。只给她最基本的生活费,看戏、捧角、跳舞、鸦片这些钱让她自己赚。等晾她几个月再说,到时候……”
“她会死掉的!”周赫煊的话还没说完,徐志摩就叫嚷起来。
周赫煊耸耸肩:“得,当我什么都没说。”第407章【宁粤之争】“爸爸,爸爸,快帮我修飞机!”小灵均梳着羊角辫,穿着厚实小棉袄,一手抱住周赫煊的腿,一手高举散架的纸飞机。她已经一岁半了,整天地
跑跟个疯丫头似的,听说前几天还毁掉婉容30多张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