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是啊,给你补补身子,明天我再去买只给你熬汤。”何阿英跟女儿说话时,完全是用讨好的语气。

阮玲玉道:“明天我中午不回家吃饭。”

“跟周先生一起吃饭也好,还是阿阮有福气,”何阿英问,“今天跟周先生都玩了些什么?”阮玲玉说:“也没什么,就是跟着他一起学说国语。他还夸我学得快,已经把拼音基础都学完了。”何阿英问:“就没做点其他什么?”

“没有啊。”阮玲玉道。

“唉,你得主动一些。”何阿英有些着急。

阮玲玉顿时沉默,不知该如何回答。

说实话,阮玲玉这些天过得很快乐,无忧无虑,什么糟心事都不用去想,她很喜这样的生活。而且她的名气也越来越大,隐隐有上海第一女星的势头,这让阮玲玉有些飘飘然。

一直以来,中国影坛女星首推杨耐梅,接着便是胡蝶,阮玲玉总是被忽视。这跟格和背景有关系,杨耐梅和胡蝶更会来事,而阮玲玉则没那么会讨好人。

两年前,胡蝶、阮玲玉一起合作《白云塔》,做宣传时阮玲玉只能站在靠后的位置,而胡蝶则是中心焦点。她虽然不喜争,但被人着也并不好受,现在总算熬出头了。

第二天早晨,何阿英下楼取回几份报纸,笑嘻嘻地对女儿说:“阿阮你看,今天又有你的新闻,你可真是出大名了!”阮玲玉本来没当回事,可当看到《晶报》的新闻标题时,瞬间脸变得煞白。

那篇报道的关键词是:丫鬟出身、私生女……

第396章【中国报业协会】报纸是个很有意思的玩意儿,面对强者时它是弱者,面对更弱者时它却是强者。

上海属于全国报馆最多的城市,既有《申报》、《新闻报》这样的正规大报,也有《晶报》、《罗宾汉》这样的八卦小报。

民国时代风气很开放,但思想观念却很守旧,报纸带来的“人言可畏”效果非常恐怖。

历史上,阮玲玉就是被八卦小报生生死的。鲁迅都看不过去,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大骂那些花边报纸,题目就叫《论人言可畏》。

不仅是阮玲玉,在阮玲玉自杀的一年前,有位叫艾霞的女作家同样受不了舆论而自杀。联华影业还专门改编此事拍电影,而且让阮玲玉饰演艾霞,影片中揭了八卦小报和记者的丑恶嘴脸。

然而结果如何?

上海记者公会联名抗议,认为电影丑化记者,联华影业不得不公开道歉,并且主动删减相关电影内容。

民国时代一腔热血的报人很多,但尖酸刻薄的报人也不少,而且由于法律和监管不健全,导致那些小报毫无职业底线。花边新闻、桃绯闻也就罢了,甚至还有把真人当故事编,连第之事都描写得似模似样。

甚至在阮玲玉自杀以后,无良报人都还没放过她,因为当时的舆论普遍同情阮玲玉、反小报记者。这些没有人的记者,居然在殡仪馆门口发放传单,歪曲阮玲玉自杀的真实原因,并暗指阮玲玉死于曾出演的电影。……周公馆。

周赫煊皱着眉头放下《晶报》,问道:“你准备怎么回应?”

“我……”阮玲玉低头弱弱地说,“周先生,我明天就不来你这里了,免得别人说三道四,凭白污了你的名声。”

“我有什么名声好污的?”周赫煊笑道,“倒是你,千万别想不开。”

“嗯。”阮玲玉应了一声没再说话。

《晶报》的爆料非常凶猛,不仅把阮玲玉身世遭遇全部起底,还说她靠裙带关系当电影女主角,为了钱勾引周赫煊。

一时间,阮玲玉便从当红影星,变成人人唾骂的妇。

“这件事不简单,”周赫煊冷冷笑道,“记者又不是侦探,怎么会对你知道得那么清楚?我看是有人在搞鬼,而且是对你很了解的人。”

“有人害我?”阮玲玉惊道,“不会吧!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设计陷害无非是有仇,而且有利益关联,”周赫煊道。

阮玲玉想了想说:“还是算了吧,越搞越麻烦,我找记者说清楚就是。”

“你别管,我来搞定。”周赫煊道。

“嗯。”阮玲玉惨然一笑,同时又觉得很舒心,有个男人能依靠真的好。

周赫煊却想得更多,他一边请杜月笙帮忙调查,一边亲自登门拜访报界奇人史量才。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