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柯布西耶拿出小本本,站在笔洗旁边就开始勾勾画画起来。他显然是被哥窑笔洗触发到灵,很快便画出一个现代建筑的概念设计图。建筑呈中国大鼓形状,主体应该是钢架结构,镶嵌的一块块玻璃,就宛如哥窑笔洗表面的一个个釉磁碎片。

等把这个设计概念图画完,柯布西耶兴奋地对周赫煊说:“周,等把华工陵园设计完毕,我会再次来中国。中国的传统建筑和艺术品太美妙了,它们带给我无限的构思,这里是设计师的天堂。”周赫煊想起梁思成和林徽因,笑道:“我可以介绍两位中国建筑师给你认识,他们对中国传统建筑很有研究。”

“那太谢了!”柯布西耶高兴道。

在北平的四处参观,对于因斯坦来说只是纯粹的游玩,柯布西耶却是收获

第二天参观北平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时,去年出土的龙山文化蛋壳陶,同样让柯布西耶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被蛋壳陶再次发灵,想要设计一种蛋外观的建筑。

周赫煊看了柯布西耶的初步设计构想图,发现这玩意儿有些像未来的东京巨蛋。

不得不说,人生际遇就是如此奇妙。

柯布西耶本身就是现代建筑设计领域的奠基人,但偶然被周赫煊邀请来中国,导致他后半辈子的设计作品中,包含有无数的中国传统元素。此君在未来十年内,基本上每隔一年就要在中国待几个月,直到本全面侵华才终止了东方之旅。

新中国成立后,柯布西耶还积极推动中法建,成为中法建后第一批前来中国访问的西方学者。

到了晚年,柯布西耶出版《现代建筑与中国艺术》一书,阐述了他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取的灵,并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一座伟大宝库。

这本书成为现代建筑设计领域的经典之作,导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西方建筑师前来中国取经,中国各大博物馆成为建筑师们的旅行首选。

第348章【书生】上海,法租界。

刘半农穿着件厚棉袄,站在一栋小洋楼前来回走动,不停地手呵气以抵御寒冷。

“嘎!”沉重的铁门打开,佣人对他说道:“刘先生快请进!”

“有劳。”刘半农对佣人点头示意。

穿过花园来到客厅,蔡元培起身相:“寿彭兄,别来无恙?”

“还好,就是冷得慌,跑你这儿来烤炉子。”刘半农开了个小玩笑,他是从北平赶来的。

蔡元培亲自给刘半农冲了杯热茶,笑问:“见到因斯坦先生了吧?”刘半农说:“见了,翁为人幽默风趣,完全没有大师的架子。”

“平易近人才是真大师。”蔡元培道。

刘半农捧着茶杯取暖道:“我听人说啊,北平研究院的物理研究所,好像要聘请翁做名誉会员。”

因斯坦先生答应了?”蔡元培惊问道。

“似乎是答应了。”刘半农说。

蔡元培心里颇不是滋味,他跟李石曾同时筹建国立研究院,中央研究院这边不论是地址、器材、人员、经费都比较充足,远远超过李石曾的北平研究院。北研院的物理研究所表面上已经成立,但实际工作进展缓慢,无非缺钱缺人而已。

可现在因斯坦答应做北研院物理所的荣誉会员,瞬间就把中研院的物理所比下去,恐怕会有很多年轻物理学家踊跃加入。

刘半农眨眼怂恿道:“孑民兄,不如跟我去一趟北平,跟翁提前聊聊?”

“你又来赚我,”蔡元培好笑道,“北大校长我是不会去做的,周明诚就不错,你们可以去找他。”刘半农叹气道:“他也不愿意啊,说什么要等中央政府任命。”北大的烂摊子还没有解决,去年北大学生通电全国复校,把李石曾都赶跑了,到目前为止,北大校长的位子依然空缺着。

李书华虽然暂时代理校长之职,但好多师生都不认可。而且李书华没能力向教育部要钱,北大那些教授的薪水已经又欠了大半年。

大部分学生希望周赫煊回去做校长,但老师们却考虑得更多。

周赫煊虽然有名气,但在教育部没啥人脉,很难到急需的教育经费。于是刘半农就作为北大代表,多次与蔡元培通信,想要请回蔡元培做校长,这样大家的薪水才有保证。

这新学期都已经开学了,北大既没有校长,也没有资金,可以说是度如年。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