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贾珩打量着三人,语气尽量温和,说道:“三位不必多礼,番薯幼苗最近培育了多少?”那为首面皮黝黑,身形高大,似是三人之兄的农夫,笑着说道:“回禀这位大人,一个番薯可以繁育百十棵苗,一亩地就需要三四千棵种苗,我们这次带的番薯倒也不多,也就几千个,正在加紧培育幼苗。”

“大人问你培育多少,你扯这些……”福州千户夏海呵斥道。贾珩皱了皱眉,低声道:“不得无礼。”夏海面倏变,只觉心头一凛,讪讪一笑,连忙拱手应是。

以贾珩如今之朝廷重臣的地位,只是皱眉,就足以让人心惊胆战。

贾珩也没有继续追究那夏海,温声道:“本官现在礼聘你三人为典农事的八品官,你们在这儿,有什么事儿,随时可来寻本官,这些番薯要加大培育,如能在整个河南推广种植成功,本官必向朝廷请命,重重有赏。”说着,吩咐着刘积贤道:“他们有什么要求,你着人专门对接,不得延误。”此言一出,为首三兄弟都是心头一震,看向对面的少年,他们向县中官员推荐几次,都不得重视,不想这位年轻轻轻的大官儿竟如此重视。

这时,李婵月看向那蟒服少年,秀眉之下一剪秋水盈盈波动,也不知想着什么。

咸宁公主也将目光和心神停留在贾珩身上。

贾珩问道:“可有番著?本官看看。”他要看看番薯,是不是前世那个番著,唯有真正见到才能放心。

“大人稍等。”说着,何姓农夫从里厢拿出来一个番著,递将过去。

贾珩眸光微凝,顿时被那番薯引了目光,心头暗暗松了一口气,点了点头道:“此物烤起来食用最为香甜。”

“大人果然知此物?”那何氏农夫颇为惊讶说着,他被官府的人找到此地,就是听说这位永宁伯点名寻找番薯。

咸宁公主玉容微顿,惊讶地看向贾珩,先生真是博闻强识,无所不知,连这在闻地的番邦作物都知道。

贾珩笑了笑,说道:“如何不知?不过番著虽亩产动辄几十石,但颇耗地力,在河滩、荒地种植最好,而且多施一些农家肥还有草木燃烧之灰,能够增强地力。”地力不地力的,眼下就不用去想。

现在整个大汉北方都早得不成样子,如果不是江南之地南米北输,大汉,北方都要出严重的大饥荒。

从这一点儿上来看,齐中人也不是没有作用,起码在朝堂上对南方士人进行了制。

但这般下去不可长久,迟早要出问题,如果没有他来此世,最多也就七八年的光景,大汉就会政局失衡,江河下。

如原著而言,荣宁两府衰落,然后崇平帝抄家获财,以得财货,经解国,难,可这种抄家而来的浮财本无济于事,最终也逃不了国穷民困,天下大的结果。

白骨如山忘姓氏,天下寇四起,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为关外东虏做了嫁衣裳。

而这番薯就是给大汉续命的东西,此物一经推广种植,大汉又能再延百年国祚,或者与东虏再对峙个几十年,以拖待变。

贾珩笑了笑说道:“这个番薯我拿回去,剩下的都不要再食用了,好生种植,争取早在河南普及开来。”他前世虽然不懂农学,但还懂一些蔬菜大棚,等有时间可以推广一下。等与何氏三兄弟谈了下,贾珩也没有多待,唤上那福州千户夏海。

“夏千户如是愿来神京高就,本官可以做主调你来神京。”贾珩对着一旁亦步亦趋跟着的福州千户。

夏海心头一喜,方才他还以为这位大人对他有着一些看法,连忙抱拳说道:“都督,卑职家眷都在福州,并未去过神京,如是南京有空缺儿,卑职愿到南京谋个差事,还望都督成全。”贾珩点了点头,说道:“刘积贤,南京千户所还有空缺儿?”刘积贤道:“大人,南京倒是有着一个千户所缺一千户。”

“嗯,那就调夏千户到南京接任。”贾珩吩咐了一声。

夏海拱手道:“卑职谢过大人。”打发走了夏海,贾珩领着咸宁公主与李婵月,在田垄上又转了会儿,不知何时,天上再次下起雨来,贾珩见没有别事,也没有多留,叮嘱了把守番薯的锦衣府卫士,登上马车,返回公主府。

马车之上,咸宁公主秀眉微蹙,清眸定定看向贾珩手中拿着的番薯,问道:“这番薯真有先生说的好吃吗?”坐在另外一边儿的李婵月,也有些好奇的看向贾珩手中的番薯,抿了抿樱,轻声道:“小贾先生,这般大的块儿,看着硬邦邦的,也能入口吗?”说到最后,心思有些古怪,不知为何,忽而想起那些天,自家娘亲在船上给小贾先生……采蘑菇。

呀,她都在想什么?

“煮以后就软了。”贾珩拿起番薯递给李婵月,目光温煦,轻笑道:“这可是灾年救命之物,灾年百姓吃观音土、吃树皮,这番薯煮后,不仅香甜可口,更可得充饥食,这次河南之行,虽得平中原,发现金矿……如此种种,我皆视之平常,俱不深喜,却独喜得这番薯,此物实乃天赐大汉之物,等回去后,就上疏朝廷,在北方诸省推广种植。”咸宁公主凝了凝眉,明眸之中清波闪了闪,看着那番薯,暗道,先生这个如此种种,应该是不包含她的吧?

李婵月这会儿拿着番薯,按了按,心头浮起一念。

独喜番薯,这是三国上的……不过,那原就是小贾先生写的。

清河郡主眉眼弯弯,轻轻柔柔道:“小贾先生先前说番薯烤起来香甜可口,不妨回去让厨子烤烤食用?”贾珩笑了笑,低声道:“可惜就这一块儿不过,都尝尝也好。”清河郡主心头一跳,莹莹如水的明眸闪了闪,芳心生出一股异样之。什么叫都尝尝?

好吧,她这段时间在洛,有时候一闲下来,就觉得要心神不属,而且晚上时常做着一些令她面红耳赤的梦……

梦里一会是娘亲,一会儿是……

咸宁公主倒无一些杂念,柔声道:“先生,今天晚上没有什么公务需要处置吧?”

“嗯,今个儿没什么,该布置的都布置,不过,明天要去上堤视察河汛。”贾珩笑了笑,低声说道。

李婵月下心头的古怪思绪,藏星蕴月的眸子中见着期待,轻声说道:“小贾先生,那晚上吃完饭,还讲故事吗?”

“小郡主很喜听故事?”贾珩转眸看向李婵月,目光就有几分莫名之意。

那天在船上,眼前少女就偷偷瞧着,眼下却若无其事。

李婵月被贾珩一双意味莫名的湛然目光瞧的不自在,轻柔说道:“以前翻阅一些话本来看,小贾先生的三国话本,我也是看了几遍。”咸宁公主听着两人的叙话,心思有些不自在,柳叶细眉下的明眸浮起幽思,轻声道:“先生,婵月她文静一些,看的话本倒是不少,对了,先生,听湘云说,你先前讲着一个长篇的话本故事,回去要不再讲个长篇故事?”李婵月:“”表姐怎么能这样?小贾先生不过是和她简单说几句而已,她就急着岔开话题。

贾珩轻声道:“后面几天可能有些忙,如是讲到一半,反而吊起了胃口,不上不下的,不若讲个篇幅少一些的。”咸宁公主轻笑了下,道:“那先生回去再挑一个故事就好了。”贾珩看了一眼眉眼低垂的李婵月,忽而问道:“小郡主是下月初一的生儿?”觉小郡主渐渐有些自闭儿童的趋势,也是,毕竟两个最亲密的人都离她而去。

李婵月正自垂下晦暗几分的眸子,闻言,螓首稍稍抬起,目光明亮熠熠地看向那少年,问道:“是呀,先生还记得?”当初小贾先生就问了她和娘亲的生儿,她还以为小贾先生将她当做添头儿给忘了。

贾珩轻笑了下,说道:“子有些特殊,就留意了一些,六月一,是吧。”李婵月闻言,心底深处涌起一股暖,眸光柔润几分,轻声道:“小贾先生的生儿已经过了吧?”咸宁公主拧了拧眉,藏在衣袖中的手,捏了捏手帕,和婵月表妹言笑甚,还当着她的面……

“过不过就那样,你表姐的生儿已经过了,等你过生儿,你表姐也和你好好庆祝庆祝。”贾珩转而看向咸宁公主轻声说道。

三人行,往往需要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情绪受,否则,三个人的友谊总有一人会显得多余。

咸宁公主玉容嫣然,粲然明眸中见着欣然,道:“先生先前在河南平叛也没怎么过生儿。”

“我过不过倒没什么的。”贾珩轻声说道。

几人随意说着话,渐渐乘着马车返回晋长公主府,此刻天昏暗,雨也渐渐下将起来。

贾珩领着咸宁公主、李婵月返回晋长公主府上。

此刻,已近傍晚时分天渐渐昏沉起来,而雨丝也渐渐落将下来,在晋长公主府上用罢晚饭,没有讲着故事。

已将湘云和探拉着前去睡觉,方便贾珩与晋长公主谈论“正事”。

贾珩随着晋长公主来到后院,两人并排坐在软榻上轻声说着话。

“这番薯果然如你所言,香甜可口,虽只吃了一小口,就觉得香甜。”晋长公主慨说道。

方才烤了一个番薯,然后切成一小块儿,每人都尝了一口,而后没吃完的都进了湘云的肚子。

贾珩轻轻拥抱着晋长公主,嗅着香气,耳鬓厮磨着,轻叹道:“那是只吃了一口,觉得香甜可口,让你月月吃,年年吃,你就觉得难以下咽了。”

“本吃一辈子都吃不够,毕竟是看着长大的。”丽人轻声说着,纤纤玉手及下,话语中却颇是一语多关。

贾珩:“隐隐觉得不对劲。”晋长公主玉容失神了下,美眸顾盼波,忽而幽幽问道:“今天陪着婵月出去,觉得她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