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夫人捏了捏佛珠,心头有些复杂。

六品武官,比着老爷当初的五品郎中,嗯,文贵武,倒也不能相提并论。

说来,她家宝玉也就是年岁小了,如是在军中,得那位珩大爷照拂,将来也能做个参将、游击什么的。

不过,宝玉他情恬澹,温厚孝顺,还是好好读书。

念及此处,王夫人不由瞥了一眼自家儿子,却见正在黛玉身旁,嬉皮笑脸,而黛玉罥烟眉蹙着,低声说着话。

王夫人面顿了顿,手中转动的佛珠登时一顿,心底陡然生出一股烦躁。

就在这时,嬷嬷说道:“老太太,大姑娘和三姑娘一同过来了。”贾母闻言诧异了下,笑道:“她们姐妹两个,一同过来做什么?”说话间,元挽着探的手,一大一小身形的两个姐妹,进入荣庆堂,朝着贾母以及王夫人行了礼:“见过老祖宗,母亲……”贾母笑道:“大丫头,探丫头,快快起来。”待两人落座,元就道明来意,柔声道:“老祖宗,我随着晋长公主去洛办着内务府的差事,想着三妹妹在京中无事儿,不妨也随着同去洛游玩一番,当初珩弟也是想带着三妹妹同去的,后来想着兵荒马的,现在倒是太平了下来,不妨带三妹妹过去,这次倒也遂了他和三妹妹的愿?”此言一出,荣庆堂中就是一惊,原本正在与湘云说话,应对着宝玉“扰”的黛玉,一剪秋水的星眸轻轻抬起,怔怔看向元

去洛?她……好像也有些想去。

可,只怕外祖母怎么都不会愿意,说来,自从从扬州坐船上京,一晃也有许多年了。

湘云已是放下手中的九连环,苹果圆脸上见着惊喜之,雀跃道:“人言,洛牡丹甲天下,这时候牡丹花开的正呢。”分明也动了前往洛之意。

***********************************

第六百零九章《陈河事疏》荣庆堂随着元的一席话,也引起了湘云的心动,荣庆堂中人心思动起来。倏然,一团彤彤火焰向着贾母而去。

却上身着大红底子粉紫织金牡丹刺绣纹样领长袄,下着粉紫长裙少女离了绣墩,近前而去,坐在贾母近前,俏生生道:“姑,我也想去洛玩。”湘云的父亲,唤着贾母为姑母,论起来还真要唤上一声姑

“你这孩子,你大姐姐方才不是才说了,陪着长公主去洛办着差事,又不是去玩。”贾母笑了笑,看向一张苹果脸红扑扑的少女,眉眼之间是祖母般的慈祥笑意。

说来,自打节时候,湘云在荣国府住下,等到后来史鼎进了军机处,也不知为何,史家就再没提来接的事儿。

湘云拉过贾母的胳膊,苹果圆脸上见着笑意,撒娇道:“姑,让我去罢,我不胡闹的。”少女鬓角几缕秀发以红头绳扎起小辨,随着上下摇晃着贾母的胳膊,在耳际轻扫着气血红润的脸蛋儿。

而脖子上挂着的金麒麟,也在矮丘上跳跃、嬉戏。

黛玉见着这一幕,星眸闪了闪,粉据了据,心头不由涌起一股羡慕。

在这小小的四方宅院,谁都可以去洛,唯有她哪儿也去不了,想来也没人问着她要不要去。

如是他在,不知会不会问着她呢?

捕捉到黛玉眉眼间的黯然神伤,宝玉心思灵低了声音,宽道:“林妹妹,这洛也没什么好去的,妹妹如是想看牡丹,我这两天,让茗烟从洛来的商人那儿,买上几株就是了,倒也不必大费周折地跑到洛,一路舟车劳顿,妹妹的身子骨儿也吃不消。”黛玉轻轻笑了笑,道:“不好劳烦着二哥哥。”神京之牡丹,岂能比得洛

再说她原也不是想去看牡丹,而是……

不由想起先前的那封信,黄河河堤两岸的杨柳,真的依稀像她的眉眼?念及此处,黛玉蹙了蹙眉,星眸失神,芳心幽幽叹了一口气。

宝玉见此,虽心底有些烦躁,但也不好说什么。

也不知道从何时起,林妹妹对他虽还如往常一般有说有笑,但偏偏给他的觉,好像不如往常那般亲密。

最近说话时,更是时常走神,眉间若蹙,似喜似嗔。贾母笑道:“好了,好了,云丫头,先别晃了,我问问。”湘云轻笑一声,然后期待地看向探和元

贾母转脸看向探,笑道:“三丫头,上次你珩哥哥就说要带着你去,这次既然你大姐领着你,那就去罢,只是带着丫鬟,到了哪儿,打发人寄送一封书信回来,报个平安。”三丫头利,如男孩子一样,珩哥儿看着也疼三丫头,三丫头去洛,她也不怎么担心。

王夫人面幽幽,凝眸看向元,心头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将到了嘴边儿的话咽了回去。

也好,她们姊妹两个去一趟洛,也能够散散心,想来不会再提着出家的事儿。

湘云仍是央求着贾母,贾母湘云的脑袋,道:“这般小就这般喜贪玩儿,大了可还得了。”云丫头这天真烂漫的子,说来还真有些像她年轻时候。

“好了,如果你大姐姐同意,你和探丫头一同去罢。”贾母笑道。

其实,还是因为有晋长公主以及元随行,在贾母和王夫人眼中,元已是大人,长姐如母,带着两个拖油瓶,能够照顾好,倒不会有什么不妥。

当然,也是神京洛往来运河通便利所致。

湘云闻言,又跑到元跟前,捉住元的胳膊,道:“大姐姐,带我也去一趟洛罢,我活这般大,还没去过洛呢。”说着,故技重施,在一旁晃着元的胳膊,央求着。这一幕看的众人都是好笑不已。

看着眉眼雀跃,一脸娇憨烂漫的湘云,心底轻轻叹了一口气,轻笑道:“云妹妹,去洛不是玩闹的,还有正事儿呢。”

“那三姐姐呢,她怎么能去?”湘云撅了撅红润的瓣,怏怏不乐道。探清眸瞥了一眼湘云,忙说道:“先前珩哥哥就说带我过去,我去也能帮着珩哥哥抄抄写写什么的。”湘云笑了笑,现出两个闪亮的小虎牙,道:“那我也能呀。”听着两个小姑娘小声斗嘴,贾母目光慈祥,心头愉悦,反而笑着劝了一句,说道:“大丫头,云丫头一直在京里,让云丫头出去走走也好,再说,珩哥儿他在河南也能照顾好她们姊妹两个。”元丰润、白腻的脸颊上现出柔美笑意,柔声道:“那老祖宗,我明天去长公主府上问问。”明天等她过去和长公主怎么说?

不仅她去见珩弟,还带着两个妹妹一同过去?再说,她是去河南与他……相亲相一家人的。

贾母点了点头,面郑重几分,关切问道:“你和长公主府上那边儿究竟是怎么一说?”方才还是小女孩儿的玩闹,这时才是正事儿相询。薛姨妈、王夫人也都关切地看向元

下心头的纷思绪,柔声道:“珩弟总督河南军政,最近更是正在治河,里想着银子不够用着,就让内务府拨付了一些银子过去应急,这才让晋长公主去押送。”贾母苍老面容上现出慨之,说道:“河务上的事儿,有多少银子往水里砸,也不过听一个水响而已,珩哥儿现在督修黄河,好好修河堤,也能造福着黄河两岸的百姓。”薛姨妈笑道:“老太太真是见多识广了,连黄河上的事儿都知道。”

“以前听小国公在的时候说过。”贾母笑了笑说道。

她这些年是在后宅颐养天年,含饴孙,可当年也是正儿八经的国公夫人,见识了几朝的风风雨雨,这些事儿如何不知?

贾母又问道:“这路上怎么说?是坐车还是坐船?路上可曾顺遂?”元解释道:“是坐船,路上有着官兵护送,珩弟还说会到潼关来接,沿路护送,倒也不会出什么差池。”贾母闻言,放下心来,笑了笑道:“珩哥儿虑事还是周全的。”旋即,转眸看向一旁的湘云和探,叮嘱说道:“你们的丫鬟也带着,路上好伺候着。”元点了点头,应允下来。…………

时光如水而逝,不知不觉就又是三五天时间过去。

此刻已是四月中旬,贾珩在对驻守在黄河河堤的京营诸将吩咐后,就离了开封府城,在五百京营骑军以及大批锦衣卫士的护卫下,与咸宁公主领轻骑西向洛,相接晋长公主的船只,沿路以锦衣府卫的飞鸽传书通传消息。

这座城池,在大汉定都神京以后,一直作为神京的陪都,在隆治年间,喜南巡的隆治帝曾六下江南,多次驻陛洛,故而内有西苑行,殿宇奢丽。

崇平帝也曾在崇平三年、八年、十一年三次巡幸洛,近几年,才不怎么到洛

故而,当初听说开封陷落,洛危在旦夕,崇平帝才会急怒攻心,这是因为洛在大汉诸城中的政治定位。

与此同时,国朝勋贵也常在洛城广置田宅,如太宗朝被排挤的勋贵就居住在洛,在洛南里坊筑山取石,广修园林,挖有人工湖泊,每到四五月,牡丹盛开,整个洛更是花香阵阵。

而晋长公主在洛同样置备有别苑,在过往也曾到过洛游玩。

傍晚时分,金乌西落,巍峨壮丽的洛城,宛如笼罩在漫天的夕光中,云霞绮散,美轮美奂。

其实,整个河南之地,从今岁三月份到四月份,一共也没下过几次雨,动辄都是晚霞彤彤,如火焰一样燃烧西方天际。

可以说从上到下,虽然配合修建河堤,但心底仍觉得夏汛只是贾珩的无端揣测,不少人等着看贾珩这位制台大人的笑话。

彼时,洛城东南方向的官道上,道旁杨柳随风摇曳,绿意惹目,天际尽头烟尘滚滚,旗帜如林。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