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东平、西宁两大郡王,在神京城都有郡王府,甚至还留了同族之人居住。
而西宁郡王,这位当年周王的袍泽战友,派遣世子前往京城入官,更像是表示对崇平帝臣服之意。
西宁郡王身子骨不太行,留其子在北,担心镇不住局势,也难保西北安稳。
至于东平郡王,世镇云南,一向对外的观就是“谁在中枢拥护谁”,似乎不参与夺嫡之事,这次入京仍是以朝贺的名义。
贾珩将二人容貌、身量记在心头,旋即收回目光。
在红楼原著中,贾母八十大寿,这两家郡王许是察觉到贾家要倒霉,并未上门祝贺,与秦可卿出殡时,设祭棚的礼遇,几乎判若两人。
“东平、西宁是陈汉两大军事集团,也是陈汉军头林立中较大的一股势力。”贾珩思忖着。
陈汉军中山头林立,开国一脉中的四王八公十二侯,也有势力划分。
以荣宁二公为主的京营,以北静、南安两家郡王,以及其余八公构架的五军都督府。
再加上这几年随着开国勋贵腐化堕落,太宗、上皇两朝之边将勋贵,营造出与内阁遥相呼应的局面。
而这时,金、穆二人,则是举步而来,向着史鼎以及史鼐二人打了个招呼,二人气势凛然,面容沉毅,一看就是上过战场的武将。
穆远身形稍瘦,拱了拱手,笑道:“想来这位就是贾贤弟了吧?果然一表人才,相貌堂堂,方才几以为是代化公。”贾珩拱手还了一礼,正要谦虚两句。
金孝昱笑道:“穆贤弟所言甚谬,据愚兄所知,贾贤弟可并非代化公嫡系血脉,而是旁支。”这话虽说的实情,但落在旁人耳中,怎么听就觉得怎么别扭。
故而,前军都督府佥事柳芳,近前,嘿然一笑:“金兄好眼力,贾爵爷的确不是代化公血脉后嗣。”这时候,已有几分嬉笑怒骂的戏谑之态。
贾珩打量了一眼金孝昱,无他,这名字泡菜味儿实在太浓,见其身形魁梧,长着国字脸,看着倒也浓眉虎目,只是眉眼间颇有几分傲气。
贾珩冷乜了一眼柳芳,没有搭理其人,柳芳者,匹夫也!
穆远打了个圆场,笑了笑道:“世伯,我辈武人,沙场争锋,功名自取,只论祖宗余荫,却无什么意趣可言。”柳芳目中晦闪了闪,并未接话。
这时,南安郡王严烨,与北静王水溶对视一眼,换了个眼
。
水溶低声道:“世伯,贾子钰还是颇具练兵之能的。”南安郡王手捻胡须,面微顿,低声道:“练兵之能与两军争锋,还有不同,纵是西宁郡王在时,都言建奴非胡虏可比。”看着柳芳上前挑衅,水溶皱眉道:“如今贾子钰执掌京营,也为武勋,以后我等同殿为臣,共掌军机枢密,还是需得给一些面子。”南安郡王手捻胡须,笑了笑道:“年轻人争强好胜而已,老夫年轻时,也大抵如此。”啪啪……
这时,只听得一声净鞭响,文武百官都停了叙话,列队,恭敬相候。
贾珩同样手持象牙玉笏,整容敛,进入朝班。
他所在的位置还算靠前,身为大汉京营节度副使,仅次于五军都督府的五位都督,在军方序列中排名第六,故而甚至还在柳芳之前。
文武百官在内阁阁臣,六部尚书、侍郎的率领下,拾阶进入殿,这会儿崇平帝已端坐在金銮椅上,水滴玉罄的声音在殿中响起,显得格外清越。
“微臣,见过圣上,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山呼万岁之声,在庄严、肃穆的大明含元殿中响起。
“诸卿平身。”而后是山呼海啸的谢恩声响起。
崇平帝目光逡巡过下方黑的文武百官,目光落在贾珩脸上,停留片刻,给戴权使了个眼
。
戴权举着绢,展开圣旨,尖锐的嗓音在殿中响起:“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兵者,军国之枢要也,人主总揽军机,不可无枢密之臣筹谋擘画。朕增设军机处,授知兵事者为军机大臣,协理筹画对虏事务……”随着圣旨在戴权尖细声音中念诵,大明
中,众臣默然无声。
显然,崇平帝在增设军机处一事上,只在几位阁臣之间议处,而后乾纲独断,一言而定。
当然,也有军机大臣只是差遣,诸大臣各具本职,还未彻底颠覆官制之故。
下方众臣老神在在,心思各异。
尽管不少文臣如吃了苍蝇般,义愤填膺,但也只能安自己,军机大臣中就有兵部尚书、兵部侍郎两位文臣,其他三人如南安郡王、北静王、检校京营节度副使贾珩等人,更像是
进去凑数的。
等念完之后,军机司员也初定几人,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杭,忠靖侯史鼎,除此之外,还有两人让贾珩意外,赫然是西宁郡之子金孝昱,以及东平郡王之子穆远。
贾珩面幽幽,心头暗叹,崇平帝帝王心术高明。
东平、西宁两家军事集团游离中枢太久了,也该让子弟在中枢供职,以为牵制。
“这也是天子正式巩固了皇权,也不知我那场安顺门阅兵,为天子出了几分力。”贾珩听着自己名字在军机大臣名单中,心如止水,毫无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