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薛姨妈这时眼中噙着眼泪,看向那身着蟒服、身形拔的少年,心头一时复杂难言,如说心头没有怨怼,怎么可能?

但这时却什么都不敢说。

贾珩道:“姨妈,将文龙抬屋里,请个郎中上上药,好好将养着吧。”薛姨妈含泪点了点头,吩咐着小厮,将薛蟠抬进厢房,一时间,小厮请郎中的请郎中,打热水的打热水,里里外外,忙成一团。

庭院里,一下子就只剩下贾母、李纨、凤姐、贾政、元几人。

贾母问道:“珩哥儿,这是怎么得一遭儿?”贾珩道:“老太太,文龙的案子,也早该有个了结,一味拖着,反而被有心之人做文章,如是被旁人举告出来,群情汹汹,谁就救不了文龙了。”贾母张了张嘴,终究叹了一口气,道:“你是个心里有数的。”贾珩道:“老太太,咱们家虽为积善之家,但难免有族人在外依仗权势、欺男霸女,此事也算是警醒了。需知人命关天,在前汉时,武帝的姐姐隆虑公主,曾为其子昭平君预赎死罪,昭平君为人骄纵,醉酒后杀死子夷安公主的女官,而为武帝循法所斩,皇亲国戚面对人命官司,尚且如此,遑论我们这等公侯之家。”红楼原著中,荣国府有两起草菅人命的案件,一个是凤姐利用完张华之后,试图派人灭口,另一个就是贾赦,为了两把扇子,就要害死石呆子。

说来有趣,哪怕是佛口蛇心的王夫人,都不曾如此狠辣,只是撵走了金钏。

贾政长叹一声,道:“子钰所言甚是,人命关天,蟠儿的案子,能有这番处置,已是皆大喜了。”元看向那面平静的少年,听着少年语气诚恳地讲述历史掌故,晶莹美眸中异涌动。

凤姐瓜子脸上则现出思索之

贾珩道:“文龙的事儿,先到这儿罢,天不早了,都近晌儿了,老太太还有二老爷先到东府用饭。”今本来是小年初宴宗族,但中间出了薛蟠这一档子事儿,却是耽搁了。

贾母叹了一口气,道:“凤丫头,你在这儿,看看姨太太有什么要吩咐的,其他人随我先往东府去罢。”凤姐应了一声,不再说其他。

看了一眼贾珩,多少有些放心不下,轻声道:“老祖宗,我也留下看看。”贾母点了点头,应允下来。

等贾母与王夫人、贾政一同离去。

言又止道:“珩弟。”贾珩却截断话头道:“大姐姐,进去看看姨妈还有文龙罢。”入得厢房,落座在厅中,薛姨妈长吁短叹,宝钗面有泪痕。

因小厮要帮着薛蟠除去血衣,娘俩儿只能在厅中坐等着。

凤姐坐在薛姨妈身旁出言宽着。

而元则来到宝钗身旁,陪着说话,宝钗垂首应着,只是偶尔凝起一双郁郁愁苦的水杏明眸,看向那少年。

薛姨妈抬眸看向贾珩,哀声道:“珩哥儿,文龙他现在这个样子,还能往监牢住着吗?”方才见着伤势,几乎心疼坏了。

贾珩道:“等文龙养好伤,还是要去的。”薛姨妈叹了一口气,哀声道:“珩哥儿,那蟠儿就给你了啊。”事到如今,她还能说什么呢?

贾珩点了点头道:“姨妈放心。”这时,丫鬟道:“太太,郎中过来了。”薛姨妈连忙起身相,吩咐将郎中入里厢,帮着薛蟠上药。

母女二人一时不好进去,只能在外等着。

过了会儿,郎中提着药箱,道:“薛大爷只是受了一些皮外伤,上了金创药,再煎几服药,修养一个月就好了。”薛姨妈口中念佛,喜极而泣道:“谢天谢地。”忙吩咐人给郎中支了银子,送其离去。

贾珩见状,也不再多留,起身道:“姨妈,既文龙并无大碍,就先让文龙好好休养,我先回去了。”薛姨妈点了点头,强颜笑道:“珩哥儿,今个儿是小年,东府还有那么族人等着你,你去忙罢。”说着,看向一旁的元和凤姐,道:“凤丫头,大丫头,你们也过去忙罢。”凤姐轻声道:“不妨事,我再陪姨妈坐一会儿。”元则拉着宝钗的手,柔声道:“妹妹,那我先去了。”宝钗应了一声,再次凝眸看向那少年,水润泛波的杏眸,似有千言万语要说。

贾珩深深看了一眼宝钗,只是点了点头,并未再说其他,与元施施然离了梨香院。

出了梨香院,花墙游廊之上,元抿了抿粉,柔声道:“珩弟,我……”贾珩闻言,顿住步子,转头看向元,温声道:“大姐姐,似有话和我说?”元美眸中倒映着那张清隽面容,却有些不知如何开口,嗫嚅道:“珩弟,你……”贾珩问道:“大姐姐觉得我做错了?”元玉容倏变,连忙摇了摇头,道:“珩弟,你没有做错。”说着,少女目光坚定地近前一步,道:“珩弟,若我是你,我也会这般做的。”贾珩闻言,看着一张丰润、白腻的脸蛋儿上,是认真之的少女,忍不住笑了笑。

却被笑得芳心一跳,陡然惊觉,自己情急之下,离着眼前少年,竟只在咫尺之间。

因为冬天气冷,呼出的道道哈气都落在对方脸上、上、脖颈儿上,念及此处,心头羞急,连忙偏转过螓首,碎步挪开一些。

贾珩道:“大姐姐不用为我担忧,来方长,姨妈虽一时想不开,但总会想通的,至于族里,我向来如此,旁人毁谤赞誉,于我何加焉?”薛姨妈的和怨怼一样,他并不在乎。

但元的表现,还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的,在薛蟠之事上,还想着照顾他的情绪,知心大姐姐,不过如是了。

念及此处,看着扭转过螓首,凝睇不语的少女,少女着一身大红白底对襟刺绣牡丹衣裙,头戴珠钻小花簪子,秀颈儿修长白腻,挂着一串儿珍珠项链,耳垂上更是带着月牙儿耳坠,比之往温婉端丽的妆扮,今的妆容多了几分青与可俏皮。

许是因为过年吧。

贾珩怔了片刻,稍稍近一点儿耳畔,低声道:“不过,还是要谢谢大姐姐的。”元娇躯一颤,“腾”的脸蛋儿彤红一片,盖因,阵阵热气依稀扑打在耳廓、脖颈儿上,阵阵酥麻之传来,半边身子都为之娇软。

而那温言软语,更好似一字一字沁润心底。

“嗯。”元轻轻应了一声。

见着元这一幕,贾珩目光却幽深几分,他隐隐察觉出一些苗头儿,以为是错觉,稍验证了下……

***********************************

第三百七十八章熙和殿中,政争再起窗间过马,乌飞兔走。

崇平十四年的小年,就以薛蟠被送往大理寺挨打,以及宁国府家族庆宴中飞快逝。

人类的悲并不相通。

薛蟠案发,并没有在荣宁二府引起哪怕一点儿风波,哪怕是贾母,也只是唏嘘叹了一阵,不管什么情绪、看法也好,在“人命关天”四个大字下,都偃旗息鼓起来。

至于贾珩的“大义灭亲”,因为薛蟠并未丢掉命,倒没说什么六亲不认?

因为,杀人偿命这种观念,还是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的。

既然没死,那珩大爷已经尽了力。

再说,前不久刚刚帮了薛家,又是派兵搜山,又是帮着查账,又是求里恩典保住皇商差事,这都是前后脚儿,几天前的事儿,怎么能说是一点儿不顾情面呢?

只能说,薛蟠作的祸太大。

这大抵就是宁荣二府的主舆论。

至于京中舆论,议论不一。

就这般,时光匆匆,很快就到了腊月二十九,宁荣二府大张旗鼓在宗祠祭祀祖先,各齐备,两府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

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至内垂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朱红大高烛,点的两条金龙一般。

贾珩领着贾族的男女老少,齐聚宗祠祭祖,及至戌时,两府女眷在天香楼庆宴罢,这才尽数散去。

宁国府,书房之中,一灯如豆,一道清隽、瘦弱的身影,正在伏案书写。

贾珩正在秉笔书写贺表,明一早就需得进朝贺天子,彼时,群臣将会上贺表相庆除夕之节,他也需手写一封贺表。

不过除却开头一百多字的骈四俪六、应制时文外,他在下面还准备了一份策疏,敬献天子。

奋笔疾书而罢,静待晾干笔墨,忽地听到一阵环佩叮当之音响起,轻盈的跫音隔着一扇锦绣屏风,在小厅中响起,伴随着馥郁幽香,一道窈窕倩影款款而来,正是秦可卿。

“夫君。”秦可卿近前,柔声道。

贾珩抬眸看向秦可卿,温声问道:“这么晚了,还没睡?”想了想,似有所悟,笑了笑道:“明一早儿就要进朝贺,可卿有些担忧。”秦可卿在贾珩身旁的椅子上坐了,致如画的眉眼,温宁、柔婉,轻声道:“夫君,是有些睡不着,唯恐失了礼数。”贾珩笑道:“今个儿,老太太没找你面授机宜?”这话自是打趣。

秦可卿柔声道:“老太太今个儿下午特意叮嘱了。”贾珩笑道:“老太太为荣国太夫人,不知进了多少次,对见着两太后的礼仪程、注意事项肯定了然于心,你随着老太太一同过去,仔细一些就是了,左右也没什么妨碍,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心宽广,非常人可比。”说着说着,倒不由想起宋皇后来。

秦可卿点了了点头,转过螓首,看着那几案上的文表,道:“夫君,这写的是什么?”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