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为王妃,哪怕是为侧妃,也不算辱没了公侯小姐的身份。

甄嬷嬷见凤姐笑着接话,笑道:“老太太,咱们两家不是外人,与天家结亲,也是贵不可言,侧妃比起寻常人家的正都不差呢,若是诞下一儿半女,亲王子女,按着礼制,都能封到郡王、郡主。”这话落在王夫人耳中,更是心头火热,心绪

那可是郡王!

若她有个郡王外孙、郡主外孙女,该是何等的风光体面,以后她家宝玉也就有了依靠。

念及此处,看向宝玉,却见宝玉目光失神,面愁闷。

贾母没有说话,似无多少意动之,笑道:“甄嬷嬷,婚姻大事,非同小可,还是需得等珩哥儿回来再议罢。”见证过当年夺嫡之惨烈之事,与藩王结亲,关系一族荣辱,需得慎重决定才是。

一听贾母这话,王夫人脸倏变,“腾”地就有一股火往脑门窜,深深了一口气,平复着心头的烦躁情绪,脸上挤出一丝笑意,轻声道:“老太太,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老太太持着大丫头的婚事,怎么也没有族姐还让族弟做主的道理罢。”王夫人此言一出,荣庆堂中众人心头一震,都是面面相觑。

都能看出王夫人的心动。

贾母瞥了一眼王夫人,没有说话。

毕竟当着外人的面,将东西两府的裂隙现于人前。

甄嬷嬷脸上笑意却不减丝毫,只是暗暗留心着荣庆堂中贾母与王夫人的神,方便回去禀告王爷、王妃。

贾母想了想,道:“宝玉她娘,先别忙,大丫头出是珩哥儿一手办的,现在又让珩哥儿送到长公主府上为才人赞善,怎么也要听听他的意见,再说宝玉他老子还没回来,大丫头的婚事,需得一家人聚在一起好好商量商量才是。”王夫人虽听着这话,老大不痛快,但却不敢给贾母犟嘴,只得点了点头,道:“那就听听珩哥儿怎么说。”凤姐这会儿也察觉到语气不对,缓和着荣庆堂中有些凝结的气氛,笑道:“老祖宗,今个儿,珩兄弟不是去长公主府上接人回来过年了吗?这会儿想来也该回来了,平儿,你去看看。”平儿连忙应了一声是,领着两个丫鬟出了荣庆堂。

凤姐又笑道:“老祖宗,婚姻大事,也不是三两句能说定的,老太太还有太太也可多商量着。”贾母笑了笑,道:“凤丫头说的是。”转而看向甄嬷嬷,笑了笑道:“甄嬷嬷,此事我们需得好好商量。”甄嬷嬷笑道:“是,人常言好事多磨,只是贵府大丫头的婚事,却怎么是云麾将军持着?”这是有意在着贾母。

贾母却并不上当,道:“珩哥儿是我贾家族长,贾家既与楚王结为二姓之好,也不能一点儿都不听珩哥儿这个族长的想法。”婚姻不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结二姓之好,以奉宗庙,那么贾珩为族长说说想法,也是正常中事。

这说法倒也没什么不对。

甄嬷嬷闻言,只得点了点头。

毕竟从楚王与楚王妃而言,原本就是冲着和贾家结为姻亲,以笼络贾族而来,不能将话说得太难听。

遂笑道:“那等贵府商议好了也不迟。”然而,就在这时,外间一个婆子进入荣庆堂,道:“老太太,太太,珩大爷和大姑娘回来了。”贾母问道:“人在东府还是朝这边儿来了?”

“正望这边儿赶着呢。”那婆子回道。

贾母默然片刻,不由偷瞧了一眼王夫人,见其面有霜,心头不由蒙上一层霾,担心等下再闹将起来,看向凤姐,笑道:“凤丫头,你去珩哥儿。”这是打算让凤姐去过去劝一劝贾珩,等会儿在荣庆堂上给王夫人留着脸面,好商好量着,别闹将起来。

凤姐顿时心领神会,笑道:“老太太,我这就去。”说着,晃动着苗条、曼妙的身段儿,出了荣庆堂。

贾珩与元沿着回廊向荣庆堂走着,手中拿着一张简报,正是锦衣府北镇抚司一早儿送来的讯案汇总,顺道儿给贾母通个气。

刚至回廊拐角处,忽地面就见着了凤姐,双方寒暄几句,凤姐即刻说了王义媳妇儿以及甄嬷嬷过来说媒的细情。

贾珩眉头凝了凝,转头看向元,问道:“大姐姐之前可曾见过楚王?”元这会儿心头同样惊异万分,却不知楚王怎么过来提亲,闻言,连忙摇了摇头,道:“珩弟,若是在里皇后娘娘跟前儿侍奉着,倒是见过,但从无私下相见过。”说到最后,着少年那若有所思的冷峻目光注视,声音微颤,心头竟有几分慌

她从未和楚王有什么集,她都不知怎么被瞧上的。

凤姐明丽妩媚的瓜子脸闪过诧异,解释道:“是先前在舅舅府上,见过一面,说是相中了。”元闻言,蹙眉道:“我怎么没印象?”贾珩道:“看来,这是朝我来的。”元:“……”凤姐:“???”一双丹凤眼打量着少年,暗道,莫非珩兄弟也如琏二一样,嗯,她究竟在想什么!

贾珩沉须臾,凝眸看向元,道:“大姐姐如是有意的话……”

“珩弟,我能有什么意?”元玉容倏变,急声说着,甚至目光嗔恼地瞪着贾珩。

贾珩微怔了下,点了点头道:“大姐姐既如此说,我就放心了。”元:“……”明眸波光潋滟,芳心深处不涌起阵阵古怪之

什么叫你放心了?你放心什么?

贾珩目光深深,道:“大姐姐,楚王开府多年,与京中齐王屡有相争,我如今掌着京营、五城兵马司以及锦衣府,皆是要害之职,除非得圣上许可,咱们家实不好与这些藩王擅自结亲,以免为族里惹祸。”说着,看向元,道:“当然如大姐姐有意,我也不会打鸳鸯。”元闻言,丰美玉容怔怔,明眸粲光晶莹,心头恍然而悟,藏在衣袖的手不由捏了捏手帕,粉轻启:“珩弟这番担心是理,我们家与旁家不同,珩弟,我对楚王从无他意。”这边厢,听着二人对话,凤姐媚脸蛋儿上的笑意敛去,竟有心惊跳之,暗道,不想这里间还藏着这样了不得的事儿。

贾珩冷眸瞥了一眼凤姐丹凤眼中闪过的忧思,心中暗暗点头。

他当着凤姐的面透政治斗争的冰山一角,自是有意为之,如果得凤姐在内宅配合解说,起码能事后不落埋怨。

当然,不是不落王夫人的埋怨。

这个不落埋怨,是平息府中诸如“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东府见不得西府大姑娘嫁上好婆家”、“唯恐盖过了自个儿风头”的非议之声。

其实,他虽为族长,可以因家族利益阻拦元与楚王府的婚事,但并不是说就能暴、蛮横地直接干涉,不说其他,如果元和楚王两情相悦,再得王夫人、贾政允准,就是贾母都只能长叹一声,“儿孙自有儿孙福”。

所以,他只能顺水推舟,借力打力,幸在元没有为王府侧妃的名头给惑住。

亲王侧妃非寻常之家妾室可比,亲王薨逝之后,试问谁家之妾生的儿子,还能混个郡王当当的?

贾珩看向眉眼柔美、端丽的少女,温声道:“大姐姐先回院落歇着。”元地看着对面的少年,美眸中见着一丝坚定之,道:“珩弟,我也去荣庆堂罢。”她还是担心着珩弟和自家母亲发生冲突,如果有她在,说还想多侍奉双亲二年,也不至让珩弟太过难做。

贾珩默然片刻,对上元那双温柔如水的眸子,点了点头,倒不再拒绝。

凤姐也不再说其他,领着二人进入荣庆堂。

贾珩甫一进入荣庆堂,冲正坐在罗汉的贾母行了一礼,然后朝、探、宝钗、黛玉点了点头。

这会儿,甄嬷嬷也在打量着那气质英武、身着蟒服的少年,暗暗称奇。

而王义媳妇儿,看着贾珩的目光却有些冷。

就是这人,夺走了原本属于她公公的权势、地位。

见贾珩进来,贾母笑着招呼道:“珩哥儿和大丫头回来了,鸳鸯搬着绣墩让珩哥儿和大丫头过来坐。”鸳鸯“哎”地应了一声,搬着绣墩。

贾母介绍道:“这位是楚王府的甄嬷嬷,甄家也是咱们家的老亲,几辈儿人的老情了。”不等贾珩开口,甄嬷嬷笑道:“这位想来就是云麾将军了,真是一表人才,玉树临风呢。”然后看向一旁的元,笑道:“这就是大姑娘了罢,果是品貌端庄,温婉秀美的。”甄嬷嬷显然也是读书识字的,出口成章。

谦道:“嬷嬷谬赞了。”贾珩神情不置可否,看向那穿绫罗绸缎的甄嬷嬷,问道:“甄嬷嬷过来是串门儿,还是有事?”贾母道:“甄嬷嬷是给你大姐姐说门亲事,方才凤丫头可和你说了经过?”贾珩面淡淡,点了点头道:“是说了此事。”贾母问道:“那珩哥儿你是什么个意思?”此言一出,不仅是王夫人紧紧盯着那气定神闲、一身蟒服的少年,看其说出什么言语,就连薛姨妈和宝钗也紧紧盯着那少年,静待其言。

值得一提的是,薛姨妈目光微动,也不知为何,隐隐期待着什么。

贾珩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坚定,道:“我不同意这门亲事。”贾母:“……”王夫人:“???”薛姨妈面微顿,心底竟有着一丝自己不愿承认的窃喜。

娇躯轻颤,秀眉下的美眸,藏在衣袖的手,紧紧攥着,不知为何,听着这句话,芳心跳得厉害。

黛玉罥烟眉微蹙,凝睇含情地看向那面容清俊,剑眉朗目的少年。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