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再想起前贾琏偷姨娘一事,愈是觉得这位大老爷没脸没皮,一点儿体面都没有。

凤姐同样脸颊发热,也有些羞臊。

贾母啐骂道:“混帐东西!”贾赦脸上笑容凝固,惊疑不定,问道:“母亲……”贾母冷声道:“是不是你让蓉哥儿到玄真观搬是非,往珩哥儿头上泼脏水?”贾赦面倏变,下意识辩道:“母亲,我……我没有。”贾母怒道:“还再狡辩,是不是要唤蓉哥儿回来对质?”贾赦脸一变,将后半截话堵在口中,惊疑不定地看向一旁老神在在的贾珩。

如何不知贾蓉了密,心头暗骂不停。

贾母紧盯着贾赦,道:“搬是非,挑拨离间,坏族长的名声,你做的好事!”贾赦目光沉,不敢应对。

“站在这里做什么,到祠堂当着祖宗的面跪着去!”贾母忽而喝道。

贾珩面淡漠,目光微动。

暗道,这就是贾母处置的好处了,如果是他,哪怕是族长,也不好因为这等宗族之间的造谣生事,让文字辈儿的贾赦,荣国的袭爵人去祠堂跪着。

但贾母可以,而贾母此举虽让贾赦颜面无光,但其实也保护了贾赦,向祖宗忏悔,将姿态做给他看,他就不好再揪着不放。

这算是贾母的一点小心思。

当然,贾母还是动了一些真章,上次贾赦作妖,贾母都是训斥邢夫人,尽量给爷们留脸,现在是以母教子。

许是他身份地位不同往

贾赦脸变幻,又愧又怒,分明觉得屈辱至极,毕竟当着一众女眷的面,被如小孩儿一般呵斥,他……

见贾赦仍是杵着不动,贾母一拄拐杖,两眼见泪,哭道:“你现在就去,你若忤逆不去,我即刻进。”贾赦面铁青,身子都在颤抖,垂下头,道:“母亲,儿子这就去!”真告他忤逆尊长,他势必要被除爵,一切都完了!

贾赦不再多言,冷着脸,转身离去。

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荣庆堂中,贾母面带愁苦,一声长叹,道:“不省心呐。”众人一时不好接话。

***********************************

第三百四十五章若心里不安……

荣庆堂中听着贾母几是痛心疾首的唏嘘慨,贾珩神情沉寂,打破沉默,道:“老太太,大老爷糊涂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老太太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是的,糊涂也不是一,已经忍他许久了。

凤姐出言劝说着:“老祖宗,儿孙自有儿孙福,您老也不用心这些事儿,他们爷们儿自己能处置的好了。”薛姨妈见机,同样在一旁出言劝说。

贾母叹了一口气,苍老目光复杂地看向贾珩,道:“珩哥儿啊,你还年轻,是在外面做大事的,不和他这个半截身子都进土的糊涂人一般见识。”贾珩面淡淡,对这种低姿态的话,没有太多的触动。

他觉得贾母这番做派,许是隐隐意识到了他对贾赦已彻底失去耐心,也或是贾珍的暴卒,起了某种潜意识的应反应。

众人见此,纷纷出言劝说。

王夫人则在一旁面无表情。

作为全程旁观了贾赦“闹剧”、“悲剧”收场的王夫人,心头只有说不出的惊惧,若是让她去跪祠堂……

众人劝了一阵,在凤姐的有意岔开下,渐渐不再提及贾赦之事。

贾珩转而看向元,道:“大姐姐,等会儿就先去见见那位贵人。”这话无疑引了众人心神,贾母忙问道:“你和你大姐姐要去见什么人?”贾珩道:“大姐姐在里管过事,有治事之才,我与晋长公主有些情,现在一起做着东城的生意,但我时常忙于公务,不太有工夫顾着生意上的事儿,就想着让大姐姐到长公主府上充为才人赞善,顺便帮我看看账目什么的。”将元“拐带”到晋长公主府上,不可能不让贾母这位当家人知晓。

贾母寻思着贾珩的话,点了点头,道:“你是个虑事周全的。”王夫人目光淡漠,不言不语,嗯,她没有意见,乐见其成。

“珩兄弟方才说东城生意?”凤姐脸上出诧异之

贾珩沉片刻,道:“当初三河帮被连拔起,籍没不少产业,朝廷急着折卖现银充入国库,我就顺势买了几处铺子,如今不说进斗金,但每处铺子月利银几千两,还是有的。”凤姐一听一处营生每月得利银几千两银子,就觉心头狂跳,一阵口干舌燥,狭长清亮的丹凤眼中,涌起几分光彩,急声问道:“珩兄弟,这些营生,可还缺现银投入?”自从荣府查账之后,抄没出几十万两银子,虽凤姐手头宽裕了一些,但钱在手里却不能生钱,坐吃山空,凤姐心头未尝不为之发愁。

颦了颦英气婉然的眉,接过话头道:“当初查抄吴新登家,珩哥哥好像还让凤嫂子拿出一些银子与东府一同做生意来着,但凤嫂子那时没有应允。”经探一说,凤姐倒也回想起来旧事,容微变,懊恼道:“珩兄弟以往,说过此事吗?”当初,清查西府赖家、单大良、吴新登几家,贾珩请来的锦衣府的账房,帮着荣国府抄出了几十万两银子。

贾珩曾提议拿出银子去东城购得一些营生、铺子做生意,但凤姐还有贾母,担心折了本,遂没有应允。

而当时的贾珩,尚不是五城兵马司指挥使,未彻底将东城诸般产业收入麾下。

此刻,听着贾珩所言,不仅仅是凤姐,就连贾母虽不怎么在意银子,但听着也有几分异样。

贾母迟疑了下,问道:“珩哥儿,现在东城还有类似的好营生吗?”贾珩摇了摇头,道:“好的营生早就没了,东城收缴的铺子,一多半是为里帮着料理,利银也上缴到里。”贾母沉默不语,看了一眼凤姐,道:“凤丫头,可惜了。”凤姐点了点头,默然不语。

原是借着贾珩之力追缴而来的亏空银子,当初还怀疑人家另有居心来着,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荣庆堂中再次陷入沉闷的气氛。

虽凤姐不至看见人赚钱,比自己亏钱都难受,但心头后悔不迭。

薛姨妈轻笑道:“珩哥儿上次也帮着我家铺子查账,从那些猾的掌柜手里追回了不少亏空,一直想请珩哥儿一个东道儿,珩哥儿也没空暇。”贾珩道:“的确有些忙碌,倒是有负姨妈的一番盛情了。”薛姨妈笑道:“珩哥儿快别这么说,什么时候来都是一样,这也就几步路,来往也便宜,什么时候想过来就过来了。”贾珩点了点头。

薛姨妈又笑道:“说来珩哥儿现在管着东城,我家铺子都在东城,还少不了珩哥儿照看呢,现在礼部的皇商生意愈发不好做,一月也见不着几千两,最近倒好,连皇商都不让做了。”顺势主动提及皇商一事,打着什么主意,不问可知。

尤其是当着贾母的面。

宝钗蹙了蹙柳叶细眉,莹润如水的的杏眸,波光点点,漾起急切之,轻声道:“妈,珩大哥说在帮着想办法了,总要容一些时间罢。”哪能催人办事给催命似的,就很烦人。

母女二人的对话,却引起了贾母的注意,追问道:“姨太太家的生意,是怎么着了,需得珩哥儿想法子?”薛姨妈脸上笑意就淡了许多,语气忧心忡忡道:“老太太啊,也不知怎地,内务府说我们家往里供货以次充好,要联合礼部借着这次销账的时机,收了我们家的皇商的资质,忠顺王府里的长史,前几还到我们店里说要赔偿内务府历年采购所需的货银,老太太,您说这事儿得,我们就是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再往里的御用器物上动手脚啊,这分明是有人在难为我们薛家呐。”贾母凝了凝眉,喃喃道:“忠顺王府?”对忠顺王府,她比谁都清楚,当年小国公爷可没少与那位老王爷闹过嫌隙,几近老死不相往来,两家算是世仇了。

只是担心吓得儿孙辈,以往不好多说。

怎么这是要动薛家?

贾母转而将一双忧切目光投向贾珩,“珩哥儿,薛家姨太太这个事儿,是不是另有隐情?难道是忠顺王府有意与我们家为难?”薛姨妈面诧异,转眸看向贾珩,静待其言。

贾珩道:“有部分缘故,但不全是。”薛姨妈道:“老太太,这其中还有隐情?”贾母面上带着回忆,道:“当年,小国公爷在时,与忠顺王府政见不合,生过一些龃龉,这忠顺王府全无一点宗室气度,现在多半还记着仇呢,发作不到我们家上,发作到亲家身上也是有的,说来,亲家还是受着牵连了。”薛姨妈心头一惊,暗道,“不想竟还有这等秘辛?所以这忠顺王府冲着贾家来的,而薛家受了牵累?”当然也不能这么说,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休戚与共,以往自己家生意拓展南北,也没少沾着贾家的光。

薛姨妈忙道:“都是亲戚,人家眼里就是一家人,老太太切莫说什么牵连不牵连的话。”见着薛姨妈的态度,贾母暗暗点头,问道:“珩哥儿,这个事儿可有法子不成?”贾珩沉道:“昨魏王的生儿,我入已寻人和皇后娘娘提及此事,姨妈这两天再听听信儿就是了。”探却想起什么,眼前一亮,问道:“珩哥哥,今早儿五城兵马司送来的简报,说忠顺王的次子被拘押了,可与此事有关?”贾母:“……”薛姨妈:“???”心头震惊莫名,久久无语。

看向少年,问道:“珩哥儿怎么为这事儿还惊动了皇后娘娘。”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