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见贾珩滑不溜秋,一副老官僚的作派,梁王陈炜心头就有不悦,明明与他们年岁相仿,摆出这幅矜持的样子给谁看?

轻笑一声,道:“王兄,我方才就说,拢共也没打什么像样的大仗……”魏王脸倏变,呵斥道:“六弟,胡说什么!”正自面带思索的陈芷,狭长凤眸冷闪,瞪了一眼梁王陈炜,冷声道:“那也比你在深里,刀都没见过,只会纸上谈兵强。”梁王陈炜还真有些畏惧这个姐姐,轻哼一声,便不言语了。

咸宁公主将一双秋水明眸看向贾珩,清泠的声音中带着歉意,道:“贾先生,王弟年少无知,不知天高地厚,贾先生怀宽广,还请不要与他一般见识。”贾珩面澹然,瞥了一眼梁王,笑了笑,端起茶盅,道:“无妨。”心头却骂了一句傻叉,这等天潢贵胄,年轻气盛,没有脑子,比之齐王差之远甚。

齐王是假痴不癫,看似在东城之事上一通作,但一瞒就几年,如果不是他抓住小辫子,还能再瞒几年,都说不好。

而且,有太上皇撑壮胆的齐王,培植羽翼的思路,完全不能说错。

否则,哪怕不提齐王庶出之身,就说夺嫡之事,单纯靠圣心宠重,本行不通,大把的先例在前面放着,唐太宗还对贾珩宠心异之呢。

而且圣心这东西,在长达数十年的夺嫡过程中,增减起伏。

今天你猜对心思,做一件得圣心的事儿,明天他做一件,最终是等于谁都没做!

都发钱等于不发钱。

九龙夺嫡,废太子、老四、老八、老十四,在数十年中,未尝没有做过让康熙龙颜大悦的事儿。

贾珩、李承乾也未尝没有让唐太宗甚之,谁敢说心底没有摇摆过易储之事?

况且,齐王在户部干得有声有,兢兢业业帮助内阁首辅杨国昌料理民政,难道没有得过圣心?

但东城之事一出,圣心立刻断崖式下跌。

圣心?

用你的时候,自是千好万好。

朱棣还说过,高煦,努力吧,世子常常生病……

然而,等真到要考虑接班人问题的时候,一边儿凉快去。

事实上,贾珩不知道的是,齐王当年帮着崇平帝通风报信,夺嫡之时,还真得过类似的承诺,然后被晃点过后,再也不信这种鬼话了。

“这就是帝王,人心易变,既不能不要圣眷,也不能将自身安危荣辱寄托于圣眷,因为圣眷不会消失,但会转移。”贾珩端起一旁的茶盅,思忖着。

见贾珩一副不以为忤,气定神闲的模样,陈芷明眸微动,有意缓和刚刚的尴尬气氛,道:“上次见先生在城郊习练骑之术,一晃也有数月,不知可得机会,我等一同游猎。”贾珩道:“恐怕要等明年开,待草长莺飞之时,不过我艺并不怎么通,只怕要让殿下笑话了。”陈芷笑了笑,道:“我也只是通,说来,还是父皇开明,否则,这般抛头面的,不定旁人如何说才是。”贾珩道:“圣上诚为明君,况君子六艺,礼之道,以表祭祀之敬,君臣之礼,长幼之序,殿下为宗室帝女,践行圣道,以为天下表率,也无丝毫指摘之处。”学点儿武艺,纵天倾地陷,起码还能成阿九,而不至为赵福金。

陈芷被贾珩一通夸赞之言,说得多少有些脸红。

李婵月明眸一转,轻笑道:“我家姐姐,不仅擅长骑,还通琴棋书画之道,对了,还能歌善舞。”咸宁公主陈芷瓜子脸上上现出一抹羞恼,嗔道:“婵月。”李婵月清笑道:“我说的都是实情啊。”贾珩看了一眼咸宁公主,发现的确身段儿婀娜,气质出众,应是会跳舞的。

几人正说话间,外间丫鬟轻声道:“郡主,殿下,公主殿下来了。”几人闻言,抬眸看去,只见从屏风后转出一人,着桃红裙盛装,金钗步摇,巧笑倩兮地行至近前,笑道:“你们几个说什么呢。”正在坐着的几人,纷纷起身,向着晋长公主问好。

贾珩看了一眼容娇美、风姿绰约的丽人,冲其点了点头,装作若无其事模样。

李婵月冲上前去,一把抱住晋长公主,柔声唤道:“娘亲。”晋长公主搂住清河郡主,“唉”了一声,然后笑意盈盈地在一旁坐下,招呼着魏、梁二王坐下。

“姑母,母后让小侄问您安好。”魏王陈然轻笑道。

长公主点了点头,道:“原都不打算办的,代本谢过皇嫂挂念。”几个人寒暄着。

贾珩在一旁听得兴致乏乏,直到魏王陈然,看向一旁的贾珩,说道:“姑母,小侄明年开府,去向已定,就是往五城兵马司。”晋长公主闻言,笑了笑,道:“五城兵马司现在是好去处,听说正在试行改制,如今贾珩也在,你可向他多多请教。”毕竟是魏王的长辈,这等耳提面命之言,也是自然而然。

贾珩道:“殿下,五城兵马司平时所处置的都是一些神京琐碎事务,于军国枢要无涉,殿下可先至衙中,功曹一职暂缺,殿下明年可先充任,事务倒也不累,主考功考成之事。”原来的功曹宋源已被他征辟为果勇营的参军,用来处置机谊文字等事。

对魏王来五城兵马司一事,需要花费心思应对,因为不能晾在一旁怠慢不理,否则,落在中的皇后眼中,就成了敷衍责。

“这等年轻人,做事都是三分钟热度,又自持天潢贵胄,一般而言,琐碎案牍之事做没多久,就不会再来了。”贾珩面澹然,思忖着。

魏王闻言,心头意,因为功曹几乎是五城兵马司,道:“本王久在深,之前不曾接触庶务,以后,还请云麾多多指教。”贾珩道:“殿下天资聪颖,于庶务一道,只要用心去学,想来能很快上手。”客套了几句,不知觉已是晌午时分。

长公主设了午宴,招待魏、梁二王以及咸宁公主,等到下午时分,魏梁二王也不多作盘桓,与咸宁公主起身告辞。

贾珩则在用罢午饭之后,陪着晋长公主来到阁楼叙话。

光透过轩窗照耀在阁楼的书案上,时光静谧。

“这是惠亨商会最近一月对东城三河帮原有营生的整理。”晋长公主从书桌上,拿过一本蓝封簿册,轻声道:“前天忘了和你说,忠顺王府的王妃,半个月前,过来向本商量合作事宜,被本拒绝了,这半个月,忠顺王府就开始无事生非起来。”贾珩坐在黄花梨木制的椅子上,拿着簿册翻阅着,抬眸道:“公主殿下既帮着圣上做生意,忠顺王府怎么敢肆无忌惮?”晋长公主轻哼一声,道:“本这位王兄,可不是什么善茬儿,他现在受皇兄信重,借着修皇陵的事儿,需得购买草木石料,前段时就去本名下铺子,以内务府名义赊欠,这是摆明了借机生事,父皇年岁大了,本为人女,倒不好说什么。”太上皇年近花甲,身体也是每况愈下,自是要加快修皇陵的进度。

而皇陵,其实在太上皇在位时,也一直在修,如今由内务府主导,工部协同承建,而忠顺王爷正是督造人。

贾珩皱了皱眉,道:“这忠顺王是因三河帮在东城的产业,还有因我之故,才记恨上了殿下。”晋长公主将他引荐给崇平帝,这肯定瞒不过忠顺王,加上东城三河帮产业一事,新仇旧恨,不给晋长公主的上眼药也不可能。

忠顺王这种小手段,颇为恶心人,目的就是给晋公主不痛快,当然花点钱倒也没什么,主要还是明摆着欺负你,一口气难出。

因为事涉太上皇修皇陵事,晋公主一来抹不开面子,二来纵是向崇平帝叙说,反而显得自家小气。

不用想,心里肯定堵的慌。

长公主容清冷,道:“父皇年轻时,就是崇尚奢靡的子,待皇兄继位后,这二年国事愈发艰难,这才勉强收敛,但现在父皇在里,还是在重华一边修道炼丹,一边又对地下之事大兴土木,此事,皇兄为人子,也不好说别的话,否则就是不孝,反而叮嘱忠顺王用心办事,忠顺王府用度奢靡,排场尤有过之,不知借着营造皇陵之事,贪墨多少。”有道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不仅是崇平帝和太上皇没多少情,晋长公主因其母冯太后不得宠,对重华的太上皇心底也没多少敬意可言。

贾珩想了想,凝声道:“忠顺王府想要维持王府这般大的开销,肯定会有贪墨,我想法查一查,好了,你也别生闷气了。”说话间,拉过丽人的玉手,坐在自己腿上,抱着红裙浮香的丽人,宽说着。

红楼原著中就有一个细节,忠顺王豢养着戏子蒋玉菡,想来府里是养着一个戏班子的。

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

***********************************

审核卡住了如题。

***********************************

第二百八十五章京中静居,等待机缘阁楼之中听着贾珩的安,晋长公主先是芳心一宽,继而嗔白了贾珩一眼,道:“你当本是小孩子呀。”贾珩抱着身姿丰腴,甜香扑鼻的丽人,面顿了下,镇定了下心神,附耳问道:“殿下,忠顺王爷为何如此得圣上信重?”晋长公主受着耳畔传来的热气,按捺着芳心之中的羞喜之意,美眸现出回忆之,道:“当年皇兄还在潜邸,为雍王时,与忠顺王爷关系尚可,待皇兄继位后,就有几分厚待,况天家也需得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否则天下如何看?”说白了,就是立一个牌坊,否则陈汉皇室的脸面就过不去。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