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过了一会儿,贾珩搁了笔,待奏疏墨迹晾干,轻声说道:“潇潇,等会儿你将这份奏疏走通政司,递送里。”

“嗯。”陈潇应了一声。

“大爷,东平郡王世子穆大爷递了拜帖过来,说是过来见大爷一面。”丫鬟在书房的廊檐下唤道。

贾珩怔了下,看向一旁的陈潇,若有所思道:“潇潇,我去看看。”说着,出了书房,前往花厅。

此刻穆胜坐在宁国府前院厅堂中,一身石青长衫,正襟危坐,手中端起茶盅,品了一口,好整以暇打量着宁国府的摆设。

穆胜年岁三十,是东平郡王世子,因为东平郡王穆森久镇云南,崇平帝即位以来,内心深处其实对手握重兵的东平、西宁两藩也有些不放心,而东平郡王倒也知趣,就将儿子送到中枢历练。

事实上,四王八公在京中都是有高门宅邸的,与宁荣两府一般分属敕造。

而穆家与贾家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不输南安郡王,因为荣国府的一块儿匾额就是穆家先祖穆莳手书,足见两家关系。

穆胜听闻外间的脚步声,连忙起身相,朝着那玉长衫的少年,拱手一礼道:“下官见过卫国公。”贾珩还了一礼,客套道:“穆小王爷登门拜访,使寒舍蓬荜生辉。”两人在军机处值房中也时常打照面,只是贾珩这二年常在外领兵征战,偶尔回京,在军机处遇到也是公事公办。

两人寒暄已毕,贾珩问及穆胜来意。

穆胜面郑重,目光深处却隐含热切,说道:“卫国公,在下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厢过来也是有事相求。”贾珩道:“穆小王爷言重了,穆小王爷有话不妨直说。”如果不出意外,这位应该就是将来镇守云南的东平郡王,现在留下一份香火情,将来万一中枢有变,还是有好处的。

穆胜声音清朗而豪迈,说道:“如今北方胡虏肆,卫国公将兵破之,执奴酋首级返京,自此威震胡虏,如今我大汉正是奋发有为之时,听说卫国公想要整饬山东省军军务,炼水师,在下愿往水师营中效力。”贾珩闻言,眉头微皱,打量了一眼穆胜,问道:“如是水师,穆小王爷想要去山东和天津卫?”他要整饬天津卫和山东登来的水师,这种与虏相持之时的战略调整,在军机处并不是什么秘密。

穆胜康慨说道:“在下自入神京以来,常在军机处行走,不觉也有两年,在案牍庶务抄抄写写,自觉蹉跎岁月,在下自认我等武勋功业应在沙场之上,如今东虏折戟而返,如卫国公所言,两国争锋将在海上,故生发前往水师为朝廷效力之念,还望卫国公成全。”说着,起得身来,朝着贾珩郑重一礼。

“穆小王爷有外放之心,可以向圣上上疏自荐。”贾珩端起一旁的茶盅,好整以暇地抿了一口。

穆胜目光灼灼地看向那气定神闲的少年,朗声道:“朝文武谁人不知卫国公全权负责对虏之战,在下想要为国效力,自当听从卫国公的安排。”着青年的期待目光,贾珩沉片刻,说道:“穆小王爷可以先向中上疏自荐,山东方面真的需良将,穆小王爷再补进不晚。”这种人事任免,他也不可能越过中的天子自行其事,或者说现在的他比以往要更为恭谨。

其实,穆胜可以做个副总兵,协助史鼐一同镇戍山东,演水师,领兵袭扰女真辽东腹地,给女真放血。

穆胜闻言,心头微喜,起得身来,抱拳道:“那就全依卫国公之意了。”贾珩道:“穆小王爷无需如此客气,同殿为臣,皆是为朝廷效力,既穆小王爷愿赴军前效力,我也没有拒绝的道理。”穆胜似为少年气度心折,目光灼灼地看向那少年,低了声音说道:“卫国公可否借一步说话?”贾珩心头微动,故作不解问道:“未知穆小王爷有何见教?”说着,挥了挥手,屏退着在场侍奉茶水的丫鬟和嬷嬷,厅堂中一时间仅剩穆胜与贾珩。

穆胜默然片刻,斟酌着言辞,道:“卫国公可知南安老王爷与柳芳等开国勋贵,几视卫国公为寇仇?”贾珩目中疑一闪而逝,说道:“穆小王爷何出此言?同殿为臣,都是为朝廷效力,彼等焉何视贾某为寇仇?”见贾珩不以为然,穆胜似乎有些沉不住气,说道:“卫国公先前与几家多有争执,彼等怀恨在心,想要卫国公一头,平常也多有愤愤之言,不定何时坏卫国公之事,于社稷是祸非福。”贾珩抿了一口茶,不在意说道:“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罢了,难成气候,贾某从未放在心里。”南安郡王等人,志大才疏,好做狂言。

对于这种无能之人,其实就应该让他们去做事,然后出乖丑,气焰自也就被扫灭。

“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穆胜面见着一抹担忧,关切说道:“卫国公还是当提防才是。”贾珩笑了笑,目光若有所思地看向穆胜,问道:“穆小王爷所言不错,只是这几家近来是如何谋算贾某的,还请小王爷道明。”穆胜此刻也明白过来眼前的少年并非不知,只是在以此想要自己说出更多的细情,定了定神,说道:“卫国公方立大功,正是声名显赫、朝野瞩目之时,但卫国公毕竟太过年轻,如今位高权重,彼等最近打算联络一些文臣,向上进谗言,同时广播谣言,提及卫国公以少年之身外领京营,内掌锦衣,可威胁神器。”贾珩沉片刻,说道:“左右也不过是这些说辞,捕风捉影,以己度人,诚是不值一哂。”他先前已隐隐猜出,严烨等人不可能坐视他风得意,果然想要暗中捣

那他方才一封辞疏,某种程度上就是料敌于先。

穆胜点了点头,说道:“卫国公是国之柱石,东虏也唯有卫国公才能扫平,彼等不识大局,攻讦中伤,穆某实在看不过去。”贾珩看向穆胜,微笑说道:“穆小王爷放心,彼等鼓噪诛心之论,想要离间君臣,不过是小人行径,圣上如知晓彼等斑斑恶迹,定然龙颜震怒,心生厌弃,穆小王如今弃暗投明,拳拳之心,皎如月,不负我等开国武勋恪勤传家的堂皇名声。”穆胜拱了拱手说道:“卫国公过誉了。”而后,贾珩与穆胜又简单聊了一会儿,相送着穆胜离去,回返厅堂之后,脸瞬间沉下来。

第九百八十六章★秉烛踏月,夜访妙玉(妙玉加料)书房之中,已是掌灯时分,烛台上蜡烛跳动着一簇金红火焰,驱散自苍穹笼罩而下的暝

身形窈窕静姝,神清骨秀的少女端坐在书案之后,正在寻着一卷青海蒙古的舆图翻阅着。

贾珩重新返回书房,看向那伏案书写的少女,目光温和几许。

见少年面上神不虞,陈潇挑了挑眉,问道:“那穆家人怎么说的?”贾珩落座下来,端起陈潇手边儿的茶盅,道:“据东平郡王家的世子穆胜所言,南安郡王最近与那些文官凑在一块儿,想要以诛心之言中伤于我。”陈潇想了想,蹙眉说道:“这些不是早就料到了,方才的奏疏也递送过去了。”

“癞蛤蟆趴脚面,不咬人却恶心人。”贾珩将茶盅一饮而尽,轻声说道。

陈潇目光微闪,问道:“你要对付南安郡王?”贾珩道:“他的女儿与魏王结亲,过门一二载,仍无所出,听咸宁说,魏王似有纳侧妃之意,南安郡王的岳丈身份大概也是不稳,至于别的,想要报复,时机上也不大合适。”陈潇提起茶壶,又给那少年斟了一杯茶,问道:“许是那南安郡王之女有着什么隐疾。”贾珩道:“奏疏递送上去,接下来等好戏吧。”未等言四起,他辞疏就已递至崇平帝的案头,而那些中伤之言后起,则犹如跳梁小丑。

陈潇点了点头,道:“南省的北静王,最近动议要尽起福州、杭州两地水师清剿海寇,为海贸商道护航,便征税银,朝廷这几天也在议着此事,广州海关去岁不到一年,收关税二百万两,此事朝野颇多赞誉之声。”贾珩不在神京之时,尤其是大胜之后尚在北方整饬边务的时间,大汉的政治生活自然也不可能停止运转。

首先是贾珩当初力主开设的海关,经过这么久,今年也开花结果,陈汉显然也尝到了甜头,相继在漳泉二州,乃至金陵增设海关,促进海贸。

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就是海商逃税漏税以及纵横大洋的海寇劫掠商道,危及航行安全。

贾珩想了想,说道:“我正要前往江南,到时候会去看看。”北静王水溶虽然取向不正常,但还是想着能有一番作为的。

陈潇白了一眼那少年,轻哼一声。

暗道,只怕是去见那甄家妖妃还有晋姑姑。

陈潇敛去了心神,清声道:“再有几天就该大婚了,在府中收收心,别传出一些不好的风声,现在整个京城的目光都落在你身上,有了什么桃传闻一下子都传开了。”贾珩轻轻拉过少女的素手,轻笑道:“放心好了,我会注意的。”除了凤纨,其实别的也没有什么可注意的,别的都不算丑闻。

陈潇蹙了蹙秀眉,轻声道:“江南那边儿清丈田亩,据说手段酷烈,我觉得最近许是会出子。”贾珩道:“高仲平在江南基浅薄,贸然将四川的那一套推延至江南,的确会出一些子,飞鸽传书给江南的锦衣府,让他们留意一下,时刻留意是否起民变。”士绅是能干出这种事儿的,通过裹挟百姓闹事,以此向朝廷施

陈潇清声道:“江南那边儿已经派人盯着了。”贾珩笑了笑,说道:“天不早,该用晚饭了,一同吃点儿罢。”回来这两天真是频繁周旋于一众金钗之间。

嗯,他等下还要去见一见妙玉,幸在于北方领兵之时,已久。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