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贾珩点了点头,与蔡权代了几句红夷大炮的关要,准备在之后的兵事上用上,而后吩咐着戚建辉去点兵,然后与陈潇前往军营。
平安州古称朔州,又名马邑,此地南扼雁门关隘,地貌轮廓北、西、南三面环山,山势较高。
此地距离大同城的直线距离也不过一百公里出头,而贾珩自晚上兵马,终于在第三天赶赴城池。
因为先前蔡权派遣了一位参将还有两位游击领着两千骑卒、七千步卒坐镇在城中,同时护着十五门红夷大炮。
贾珩看向一旁的陈潇,说道:“皇太极应该还没过来,不过也就在不久了。”陈潇道:“我们先进城,如果皇太极攻城,再及早一步布置。”
“皇太极不亲自过来,也不吃亏,起码能吃掉女真一旗。”贾珩低声说道。
这时,一个锦衣府卫来报,说道:“都督,戚将军已经进城,请都督以及大军进城。”贾珩挽着手中的缰绳,对着一旁的陈潇说道:“走,进城。”此刻已是傍晚时分,西方天际残如血,金红霞光映照了苍翠含烟的青山,而远处的平安州城上方一面“汉”字旗随风猎猎作响。
此刻平安州城中,平安州节度使崔岭领着州中官将以及文吏至大门,而奋武营都督同知戚建辉领着驻扎在此地的果勇营参将胡观,游击将军冯其国,严迅,出城相
。
平安州节度使辖兵四万,但实际兵额只有不到两万,如非贾珩提前派了兵马过来,还真有可能为女真趁虚而入,攻破关城,截断沂、代之地,隔绝太原与大同的联系。
“节帅,大将军到了。”这时,一个军卒面带欣喜说着,来到一个身穿二品武官袍服,年岁四十出头,体态发福的中年武官近前。
崔岭循声而望,凝眸看向骑在枣红骏马的蟒服少年,其人披着一袭玄
披风,内着行蟒袍服,
间挂着一把宝剑,其人面容凛肃,剑眉星目,在马上端坐气度渊亭岳池,顾盼之间,自有一股睥睨四顾的雄武之姿。
“卑职见过永宁侯。”崔岭心情忐忑,快行几步,朝着那少年行礼躬身说道。
贾珩下了马,看向崔岭,笑了笑道:“崔节度使快快请起,你我也算是人了。”其实,这几天崔岭已经被京营参将胡观给控制起来,城中兵权悉数收揽至手。
崔岭闻言,受宠若惊,脸上陪着笑道:“当年,宁荣两公在时,末将曾在小国公爷帐下听用,方才见着大将军,几是以为是小国公领兵而来。”贾珩看向崔岭,说道:“崔节度使听说当初与府上的赦老爷情莫逆?”此言一出,崔岭脸
微变,显然为贾珩此言有些惊惧,迟疑了下,说道:“只是当年有些
情。”
“大将军。”这时,胡应领着两个游击将军过来,向着贾珩抱拳行礼。
“好了,咱们进官衙再说。”贾珩出言打住了几人的见礼,说道:“此地人多眼杂马,到官署中议事不迟。”主要也是担心走漏风声,如果再让皇太极察觉,惊惧而走,那这一趟就是白来了。
大军在一片堪称静默的氛围中,卷甲入城。
平安州,州城官署之中,众军将、文吏分列而坐,贾珩自然坐在帅案之后的太师椅上,身后就是黄铜浮凋下山虎的图案,厅堂中寂然无声。
贾珩目光扫过下方一众军将,沉默了有一会儿,问道:“胡参将,城中兵马几何?北边儿可有敌寇踪迹?”朔州接壤草原,可以说绕袭过来是能起到奇兵之效的,但汉军也不是没有设好堡墩以示警。
第九百五十六章济尔哈朗:皇兄,平安州到了……
平安州随着贾珩出言相询,那胡姓参将不敢怠慢,开口说道:“回大将军,城中兵马京营两千骑军,步卒七千,而崔节度使麾下,我等尚未查验,至于女真动向,这几天北面已暗派缇骑,并未发现女真入寇平安州的踪迹。”贾珩沉说道:“最近先少派探事,务必不能打草惊蛇。”说着,看向一旁的平安节度使崔岭,说道:“崔大人,朝廷定平安州经制兵额四万,现在城中在籍兵丁还有多少?”崔岭心头“咯噔”一下,但
上那一双锐利似剑的目光
视,硬着头皮,拱手说道:“回大将军,城中兵马四万,但多久疏战阵,朝廷未见补充,兵丁逃亡
散者众多,下官无能,约束不力。”说到最后,却不知如何为自己先前的吃空额开
,一时间
吐吐,不敢多言。
贾珩面淡漠如冰,沉声道:“那城中还有多少兵马,可堪为战者又有多少?”崔岭面
犹豫,支支吾吾说道:“回大将军,此事……”贾珩冷哼一声,断喝一声,打断这崔岭的陈辩,道:“事到如今,还想虚言相欺?来人,将此獠拿下,带下去详加查问、推鞠。”在一众边关镇将当中,唯蒋子宁是例外,其他几镇边将全部都要被处置,至于是否会造成边将心生怨气,其实还好。
因为目前有怨气都被处置的七七八八了。
崔岭闻言,面倏变,心头胆寒惊惧,颤声道:“大将军,下官犯了何罪?”实在没有想到先前还笑脸相
,亲信故旧,下一刻就猝然发难。
这时,两个锦衣府卫上前按住崔岭的胳膊,不由分说,架着向着外间而去。
“戚将军,即刻接管平安州城中原有几营兵马,悉数编练成队,协助京营守御城池,另外派人封锁城池,严防越关而出,走漏风声。”贾珩面肃然,吩咐说道。
戚建辉闻言,面一整,抱拳道:“末将这就过去。”待戚建辉领命而去,贾珩下令京营兵马在城中歇脚、用着晚饭,而后吩咐着兵丁将红夷大炮架设在城头,而后静静等候着清军的绕袭。
后院,贾珩临时征用的一间厢房,内里已经摆放着各式书柜和条案,在里厢的榻上摆放好被褥。
陈潇看向那伏案书写奏疏的蟒服少年,柳眉下的清眸微动,问道:“你觉得皇太极会来吗?”贾珩道:“如是派大将围攻,未必有亲征便宜,平安州既下,进可扑向太原,退可截断我军粮道,皇太极肯定按捺不住,多半会领兵亲至。”因为这等事不可假于人手。
陈潇眸光闪了闪,柔声说道:“如果这次取得大胜,那么在大同的女真主力也会闻讯惊惧,许这场战事就能早一些结束了。”贾珩轻声道:“北平府那边儿现在已经打了起来,再等他们的消息罢。”现在东西两线,他这边儿才是主力会战,但也保不齐北平府再出什么幺蛾子。
就在贾珩在平安州州城之上用兵之时,在神京城中的崇平帝正在召见着内阁的几位阁臣以及军机大臣议事,准确说是分享着宣化城取得的捷报。
此役击溃女真汉军两旗八九千人,以及蒙古巴林部的两千余骑,斩首、俘虏七八千余人,战果不可谓不辉煌。
含元殿中,刚刚过了正午时分,午后的
光照耀在殿宇之中,在玉阶地板上投映下一道道人影,正是被崇平帝派内监唤来的大汉朝一众阁臣、军机。
而殿中几人则是小声私议着。
韩癀与一旁的赵默正在叙话,并问着一旁的兵部侍郎施杰以及军机司员杭,这次战事取胜对整个战局的影响。
此刻,京城中的捷音已经传遍了街头巷尾,韩癀以及兵部侍郎施杰自然也收到了捷音。
宣化城的大胜虽然没有先前在大同城外歼灭济尔哈朗的女真锐那般震撼人心,但也如一场及时雨让神京城中焦急烦躁的人心,渐渐平静下来。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如韩癀一般神欣然,南安郡王此刻在班列中,目中冷芒闪烁。
谢再义在宣化城的胜利,彻底将近京中的舆论给
制了下去,朝中科道言官攻讦贾珩的奏疏顿时成了无源之水,无
之木。
“陛下驾到。”就在众人心思各异之时,廊柱旁的内监扯着尖锐嗓子的声音传至殿中,在场的众阁臣、军机脸面
一肃,骤然一寂。
旋即,从殿宇挑帘而出身形拔的中年皇者,面容威严,目光沉静如渊,在戴权等内监的相陪下,坐在御案后的金銮椅上。
“臣等见过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文官以韩癀为首,武将则以南安郡王为首,向着御案之后的天子行礼,虽然人数不多,但也有几分山呼万岁的架势。
崇平帝面和善几分,说道:“诸卿免礼平身。”殿中群臣纷纷道谢起身。
崇平帝目光逡巡过下方一众朝臣,将心头的欣然下,说道:“诸卿想来也听到了
布报捷,宣化城的谢再义部一战击溃女真汉军两旗并蒙古
骑,歼敌七千有余,宣化城外已无女真
兵围攻,宣府战区的危机已经为之一解。”待崇平帝说完,目光落在下方众文武臣工脸上。
兵部侍郎施杰手持笏板,越众而出说道:“圣上,京营骑军出城击溃女真骑万人以后,侵袭北平府的女真本部
锐势必有所震动,不敢肆无忌惮地深入我汉土屠戮,那时谢部所领骑军,再往追击,就可收事倍功半之效,臣为圣上而贺。”崇平帝道:“这也是朕前
所言,北平府虽敌寇逞凶,兵力不足,但宣府方面也不可贸然驰援,容易为敌所趁。”说着,看向南安郡王,低声说道:“严卿,你如何看?”南安郡王:“???”这是故意问他?
收拾了下心绪,想了想,出班拱手道:“圣上,微臣以为,宣府方向虽然取胜,但北平方向胡虏肆,永宁侯在大同拥兵十余万,如今大同无战事传来,应该出兵驰援北平府,如今京中群议汹汹,也当派兵前往驰援河北等地。”施杰却出声反驳道:“圣上,永宁侯在大同拥兵十余万,与女真主力对峙,不可贸然分兵。”韩癀面
沉凝如渊,拱手道:“圣上,微臣以为既然宣府之围已解,是否可以由宣府酌情向北平增兵相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