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就在崇平帝在大明中与一众阁臣、军机商议着敌情之时,贾珩在外取得大捷的动静随着时间过去,在整个神京方面扩散之余,也传至贾府。…………

荣国府,荣庆堂夜幕降临,灯火通明,厅堂之中却辉煌如昼,整个府中都笼罩着一股庆热闹的氛围中。

贾母此刻坐在铺就着一软褥的罗汉上,下首的绣墩之上坐着王夫人、薛姨妈二人,薛姨妈此刻白净面皮之上见着喜,手里捏着的一方手帕来回折叠着。

右侧凤纨以及曹氏在绣墩上列坐,脸上同样见着喜溢。

原来众人是围着贾母说话解闷儿,但谁曾想天刚刚落黑的时候,外面忽然传来了贾珩在北疆取得大胜的消息,一下子传至府中,外间的小厮立刻报给贾母。

贾母苍老、白净的面颊红润,兴致盎然地笑问道:“凤丫头,这外面是怎么说珩哥儿又打了胜仗的?”凤姐笑道:“老太太,外面只说是打了胜仗,倒没说战事是怎么打的,刚才我让人去外面打听问着。”那人在北边儿又打赢了一场,不枉她这几天提心吊胆的。

而李纨此刻坐在下首,一身兰衣裙的丽人,那张薄施粉黛的秀雅玉容上见着喜,心绪也有几许欣喜。

因为整个荣宁两府都在为此事欣喜莫名,李纨脸上的喜,众人也没有怀疑凤纨二人。

薛姨妈笑道:“老太太,这等细节想来是军情机密之类的东西,得问过官面上的人才能知道细情了。”这次,等珩哥儿回来,她家宝丫头的事儿,也得赶紧定下来才是。

这名不正言不顺的,总觉得心头不落定。

贾母脸上见着几许莫名之,轻声道:“前几天南安家的老太妃过来串门子,说珩哥儿在北边儿杀了不少镇守边关的将军,军卒怨气不小,这一仗还有些险,我还有些担心,不想这没多久就传来喜信儿。”在贾珩不在京里的这段时间,南安太妃也没闲着,就在前不久太原、宣府二总兵被斩之后,也是因为听南安郡王议着此事,南安太妃就过来贾府在贾母面前说着贾珩在北方战事凶险莫测。

贾母笑道:“那就等宝玉他老子回来,问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他在朝堂应该知晓怎么一回事儿。”众人点头称是。

“老太太,老爷回来了。”林之孝家的从外间而来,面上带着欣喜之

众人闻言都纷纷看向从外面一身官袍回来的贾政。

贾政向着贾母躬身一礼,说道:“母亲。”贾母让贾政在一旁坐下,旋即,问道:“外间都在传着珩哥儿在北边儿打赢了一场胜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众人都纷纷看向贾政,面上是好奇之

贾政儒雅面容上也带着笑意,声音中有着几许,说道:“子钰在草原那边儿,打赢了女真的镶蓝旗和正黄旗,初战告捷,前后歼灭了女真近万,是数十年都没有取得的大胜。”贾母闻言,看向凤姐还有王夫人,笑道:“你这又是镶蓝旗,又是正黄旗的,我们也不大懂,就说珩哥儿这次立着多大的功劳?”凤姐解释说道:“老太太,这镶蓝旗是鞑子八旗的一旗,那正黄旗好像是当年投降鞑子的汉人。”贾母闻言,心头顿时诧异,笑问道:“凤丫头,你怎么知晓这些?”而此刻,王夫人、薛姨妈以及下首坐着的李纨和曹氏,也都纷纷好奇地看向容丽的妇人。

曹氏眸光闪了闪,目中狐疑之愈发浓郁。

凤姐神不变,芳心已有几分砰砰跳,这不是她下午时候听到胜仗,就寻人专门打听了一下,但这种话就不好说,急中生智道:“我听平儿给我说着。”平儿:“???”但此刻也只能背上这个锅。

好在贾母也没有继续问着,而是笑着慨说道:“这次真是一场大功了。”贾政也解释道:“回来时候,我还陪着几个同僚说着,女真手里一共有八个旗,说这一仗女真已有些伤筋动骨了,子钰这一仗打的好。”贾母轻笑说道:“这么一说,真是一场大胜,就不知道珩哥儿什么时候能班师回朝?家里都惦念着他。”其实想问着,这功劳能不能晋爵,但想了想,觉得还是有些不太好,这还没打完呢,也显得她光惦记着爵位了。

贾政说道:“这是头一仗,将来可能还要再打上几仗,现在那边儿的情况还不知道。”贾母笑了笑,说道:“以珩哥儿的能为,想来也能打赢,咱们在京里就放着心是了。”不说其他,就说打仗这一块儿,就没有让家里过心。

薛姨妈笑道:“珩哥儿他打仗方面,那是没得说,到时候说不得封个国公,真是光耀门楣了。”这次回来,如果向里求娶着她家宝丫头,想来也能成为一段佳话,戏文里不是这么唱的?

嗯,那时候宝丫头也是国公夫人了,趁着功劳向里求婚,说不得还能封个诰命夫人。

一念至此,薛姨妈心头欣然不胜。

她家姑娘是心明眼亮的,不吭不哼的,就和珩哥儿定了终身。

贾母慨说道:“这国公爵位可不好封着,非有大功于社稷不可,当年宁荣两公那开国从龙之功也才封了三等,不过这功劳封个侯,倒是绰绰有余。”贾政这边儿点了点头,道:“母亲说的是,自开国以后,太宗、隆治两朝再无国公,不过可以因功多承袭几次,珩哥儿还年轻,倒也不急这些。”也就是原本降等承袭的时候可以慢一些,这是大汉太祖定下的规制,目的是防止勋贵子弟腐化,给与勋贵子弟一定的危机

“其实也难说,万一再立着大功劳,说不定的事儿。”贾母笑了笑,又说道:“那时候可就了不得了,不到二十岁的国公,还是自己立着功劳的,国朝头一份儿。”王夫人听着几人叙着国公二字,手中的佛珠转动几个来回,目光幽幽,心底也不知起着什么心思。

而凤姐听着贾母说着,丹凤眼眨了眨,丽玉容微微泛起玫红气韵,原本平静的心湖中已然泛起圈圈涟漪。

如果将来他成了国公,她如是有个一儿半女,下半辈子也就有了依靠。

呸呸,她胡思想什么呢。

什么孩子?

都怪那个混蛋,那天简直牲口一样,想起那小腹的涨涨之,回去几天都没有睡好觉。

贾母忽而问道:“宝玉他舅舅不是也在边关,现在不知是什么情况?”此言一出,王夫人白净面皮微微跳动了下,抬眸看向贾政,那珩大爷再位高爵显,可也是他自己的,不如宝玉舅舅他那边儿多使力。

这会儿,薛姨妈也凝神细观。

贾政沉道:“现在应该在宣府方面,前不久宣府那边儿还出了事儿,原来的总兵因为勾结女真被子钰处置了,子腾兄应该在边关镇守关隘,现在还没有消息传过来。”贾母点了点头,道:“宝玉他舅舅也是老将了,也能打个胜仗回来。”事到如今,虽说当初贾家青黄不接,军中的势力为宝玉他舅舅得了,但贾史王薛四大家原也是同气连枝。

贾政道:“珩哥儿派了京营大将去了宣府支援,如果只是守城,应该没有什么事儿。”

“有珩哥儿在,这应该是没有什么。”贾母笑了笑说着,瞥了一眼王夫人。

待说定了此事,贾母吩咐道:“鸳鸯,过去东府去和珩哥儿媳妇儿说说,她这会儿正担心着。”

“哎。”鸳鸯应了一声,然后转身去往宁国府知会秦可卿去了。…………

大观园,蘅芜苑厢房中亮着灯火,因是二月早,乍暖还寒,屋内仍燃着地龙,暖意融融。

窗扉的轩窗之上,一丰腴明丽的身影投映其上,蛾眉螓首,娴雅淑静。

宝钗正在对着烛火描着鞋样子,准备给某人做两双鞋,寻个机会寄送过去。

“姑娘,外面都在传大爷的消息。”随着轻盈的脚步声传来,莺儿挑帘进入厢房,语气惊喜说道:“珩大爷在北面儿打赢了仗,老太太屋里,老太太正说着呢。”宝钗闻言,抬起螓首,恍若雪白梨的脸蛋儿上现着讶异之,说道:“外面究竟是怎么说的?”他打赢了?这才多久?

莺儿眉眼都是喜说道:“说是初战告捷,歼敌近万,京里都沸腾了呢,鞭炮声都不断,说是好多年都没有取得的大胜。”其实,有一些是隆治年间辽东大败,京营的旧卷此刻因贾珩打了胜仗而悼念先人。

宝钗此刻白腻脸蛋儿浮起一团胭脂红晕,心底也有些动,但少女素来是矜持、端庄,柔声说道:“那可真是一场大胜了。”

“外面也是这么说的,说什么女真不万,万不可敌,这么多年碰到女真过万兵马,官军就没有打赢过,也就大爷了。”莺儿面带笑意,柔声说道:“姑娘,上次俘虏了女真人的亲王,就封了侯,这又是多大的功劳?也不知将来……”神京城中的老百姓自然分不清女真八旗以及汉军八旗的区别,在口口相传之中,自也都成了女真八旗。

宝钗玉容微顿,抿了抿粉润瓣,轻声说道:“现在还不好说,想来后面还有战事。”她知道他在这些军国大事上原是无人能及的,当初说着立功求娶她,现在也快一二年了。

莺儿笑了笑,轻声说道:“等大爷回来时候应该向里求着赐婚了。”宝钗一下子被说中心事,雪颜玉肤的脸蛋儿上,微微泛起羞红之,柔声道:“他这些年正是上升期,纵是有了功劳,不好用再这些事上。”一切都要等他回来再说了。

“姑娘又要等?这还能再等?”莺儿玉容微顿,低了声音,劝说道:“你瞧瞧大爷去了江南的工夫,大爷身边儿又多了一个,说还要给人家名分呢。”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