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蔡权心中虽有狐疑这种方法能不能奏效,但见贾珩神情笃定,下心头疑惑,唤着两个京营军卒按着裘良。

裘良目光怨愤地看着贾珩,心头恨恨道:“贾珩,你给裘某等着!”左右不过是坐几天监牢,等他出来,自与这黄口小儿算账!

蔡权着裘良,向着五城兵马司牢房中行去。

等裘良离去,贾珩目光逡巡过一众五城兵马司的衙吏,澹澹说道:“诸位,裘良已被革职、拿问,尔等可以先起来了。”原本跪着的五城兵马司将校、文吏都是纷纷起身,又敬又畏地看着那锦衣少年,一些心思活泛的,目光闪烁,也不知在寻思着什么。

“将刘攸押入监牢,等会儿,本官要讯问此獠!”贾珩吩咐着,而后看向五城兵马司的一众将校,目光在六七个穿着六、七品武官袍服的将校逡巡着。

五城兵马司凡四个指挥,各管东南西北四城,分设官衙,至于中城则由裘良亲自管辖,各设指挥一人,正六品,副指挥各四人,正七品,手下统率着千余人,故而都着六品武官袍服,与京营千户品阶几同。

此刻在官衙之中,显然几城指挥各在官衙,并没有来全。

贾珩道:“诸位,本官贾珩,受皇命提点五城兵马司,查察范举人被东城帮派殴残一案,尔等也是五城兵马司的老人了,若有察知细情者,可向本官禀报,圣上赏罚分明,加官晋爵不在话下。”大之后,就需得给甜枣了。

几个着武官袍服的指挥都是面面相觑,颇有意动者。

贾珩又问道:“哪位是功曹?可去官厅,将五城兵马司将校、吏目花名册取来,本官稍后要点验吏目、将校。”因为五司合一,官衙总务由裘良统管,司衙也效彷府衙,简设一些左贰之吏,如主簿刘攸,功曹、法曹、仓曹共四人,谓之豪吏,而麾下司吏、典吏、书左则是低级的文职办事员。

这时,一个穿着浅绿圆领官袍,头戴黑乌纱的老者,躬身说道:“大人,卑职孟昌,忝为司衙功曹。”贾珩点了点头,说道:“孟功曹,去将吏目、将校名册拿来吧。”之后要提点五城兵马司,总要对手下之人悉一番,至于旁的,倒先不忙,一动不如一静。

说着,贾珩就先进了官厅,坐在条案后。

不得不说,这裘良在衙内坐值,大多事情都打发给麾下四个副指挥去做。

等功曹孟昌将吏目、将校名单拿来,贾珩翻阅下来,也对五城兵马司的近况有所了解。

陈汉虽沿袭明制,设五城兵马司,但却五司合一,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同地方都指挥使,品阶定正三品,常以武勋充任,这就埋下了府司相争的隐患。

而如今的兵马司,大约有六七千人,当然还有一些不在编制的帮闲。

管着偌大的神京城,在治安警备力量上,多少有些捉襟见肘。

“整顿一事,不过陟罚臧否,知人善任!故,先将四城指挥见见,观其品行,尤其是东城指挥霍骏。”贾珩心头思量着,就是看向功曹,问道:“东城指挥霍骏可至衙内?”孟昌正自忐忑不安,闻言,就道:“回贾大人,霍指挥此刻不再衙内,不过,明就是应值点卯之时。”四城指挥分城而治,只逢三天一次,前往司衙中应卯,汇报诸般事务。

贾珩皱了皱眉,说道:“去唤他过来,本官有话要问他。”东城江湖帮派肆,霍骏作为东城指挥,纵然没有与之勾连,也必会深知细情,将之唤来问话,正好观其忠贤愚。

“表兄常在五城兵马司中应差,对司中事务必定知之甚深,等今晚回去后再商议一番。”贾珩思忖道。

因为董迁受了伤势,已经让他回去先行歇息着,这趟就没来。

“不来也正好,正好先问话、再印证,以防一旁带着,落在兵马司昔同僚眼中,就有了防备。”贾珩念及此处,就是按着花名册,先点着中城的四个副指挥。

这四个副指挥,各自分管一摊事务,捕盗、火、清渠、巡街。

贾珩在后衙堂中,让人准备了条桌,沏上几壶茶,让蔡权着京营军卒在外警戒着。

然后,先唤着裘良麾下的四个副指挥,在官厅后衙一一问话。

问话内容也是贾珩斟酌过的,主要是从话家常开始的。

即首先对照着一些档案,确认、了解基本情况,哪一年入得衙,任公差几年了?家里有几口人?孩子多大了?

而后,话锋一转,整容敛,以一段开场白进入正题:“本官为朝廷三等云麾将军,奉皇命提点五城兵马司,授以治安靖绥之权,以下本官问你几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不得不实、不尽,如有虚言、隐瞒,后果自负,此次谈话严格保密,如有漏,也会严惩不贷!”接下来问话如下:其一,对上司裘良平行止如何看待?

京中皆言裘指挥飞扬跋扈,你为直辖下属,以为此言然否?

圣旨说裘良渎职无能,你如何看待?什么,你也认为圣上圣明,那可试举几例,平裘良渎职无能的事例?

什么你竟不知?那你为直辖下属,不应该不知吧?是不知,还是不敢说?

若是后者,不要有顾忌,大可直言就是,裘良革职待参,势必要为举子殴残一事负责。

这种对上司的评价,不在于你说出的答案是什么,而在于应对之间的神变化。

好话说尽,还敢隐瞒?那就记录在案。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