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经过江南诸事,贾珩封侯,这位曾经在武英殿质问贾珩的丽人,已经彻底认可了贾珩当自家的女婿。

“子钰,不必多礼。”宋皇后轻笑说道。

另一边儿,坤宁中的沈氏、宋妍母女以及严以柳,纷纷近前向着崇平帝见礼,咸宁公主也拉着清河郡主的手,唤着崇平帝。

这时,咸宁公主看向那少年,妙目熠熠,轻声说道:“先生,和父皇谈完正事了?”少女情知贾珩要与崇平帝单独奏对,论及正事,倒也不急着见贾珩,这一路过来与贾珩不知腻在一起了多少次。

贾珩看向咸宁公主,点了点头道:“嗯。”然后看向一旁的李婵月,目光温和几分。

沈氏也看向那少年,温宁眉眼间见着欣然。

身旁挽着小手的宋妍,那张灵秀妍丽的脸蛋儿上见着好奇,明眸皓齿,肤白腻的小姑娘,看向那少年,肖似宋皇后的眉眼五官上见着思忖。

这就是表姐夫了?比着上次似乎更拔了一些,比他年岁大三岁,现在都是一等侯了。

其实少女以往也有见过贾珩,但印象也不太深。

严以柳眸光莹润微微,斜瞥向那蟒服少年,这次更多是打量和审视的目光。

刚刚封侯一等的少年,过于年轻、俊朗的面容之上,没有任何风得意的骄横,斜飞如鬓的剑眉下,目光明亮湛然,却让人看不出喜怒。

这是一位与父亲在朝堂上扳手腕的朝堂重臣,王爷之前也多次拉拢。

严以柳在心头提醒着自己,不能为这幅年轻面孔所惑。

而在这时,贾珩注意到严以柳的目光,瞥了一眼魏王妃严以柳,却见着那电一边闪开的目光,旋即就是耳垂下的青水晶耳钉,恍若翠玉,而鬓角处的秀发都微微打着卷儿。

贾珩心头动了动,南安郡王家的魏王妃,对他似乎有一丢丢的好奇?

也没有多想,在内监搬来的绣墩上落座下来,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宋皇后美眸含笑的看向那少年,见着那气质凝然的少年,柔声说道:“子钰这次南下辛苦了。”

“娘娘,为国效力,不辛苦。”贾珩对上那柔润盈盈的目光,将数月前的夏天,那一抹关于葡萄的记忆下。

此刻,真是与天家亲如一家的觉,宋皇后都是一副看着晚辈的模样。

或许从他封一等侯以后,与咸宁的婚事就不再是一个提议和想法,而是开始落地。

端容贵妃目光也有几分温和,看向那少年,说道:“刚刚咸宁都和本和皇后说了,你这次在江南没少奔波,这次回京好好歇歇也是。”贾珩道:“多谢娘娘关心,臣年轻力壮,并不觉得劳累,回京以后一下子歇下来,反而身子容易生病。”这是丈母娘心疼女婿。

崇平帝点了点头,道:“子钰所言甚是,北虏仍在虎视眈眈,子钰为国之柱石,对虏之战还需子钰持绸缪。”这次本来召集贾珩北归就是为了备虏,否则冬天南国之地可比西北之地要暖和许多了。

宋皇后美眸波地看向崇平帝,语气略有几分嗔怪道:“陛下,子钰刚回来,眼看都过年了,也不让人歇歇。”

“该歇歇还是要歇歇的。”崇平帝目光温和,轻声说道。

端容贵妃慨道:“说着说着也快过年了,今年倒是有着不少的事儿。”魏王大婚,河南生,天子晕倒,南国战事,正如这位气质冷的丽人所言,的确是生了不少的事儿。

崇平帝道:“今年关中下了一场雪,钦天监的人说,明年应该不会这么干旱,北方之地的收成也能好一些。”沈氏笑了笑,说道:“这是上天念,风调雨顺。”宋皇后笑道:“子钰先前不是推广种植红薯,今年听说河南更是喜获丰收,明年的粮荒问题应该没有了吧。”提及红薯,崇平帝说道:“朕之意在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广为种植红薯,子钰,此物天也能种植吧?”贾珩道:“圣上,三四月份谷雨以后可以种植,不过,种植几年,还需轮耕恢复地力,况红薯虽可充饥,但其他谷麦稻米也不能疏忽了。”真就蒸红薯,烤红薯,炒红薯?当然,能吃饭就不错了,反胃就反胃吧。

崇平帝点了点头,说道:“子钰说的是。”一旁的魏王妃严以柳听着几人叙话,心头怀,怪不得王爷提及这贾子钰的圣眷时,颇多羡语气。

贾珩与帝后几人说着话,不觉时间飞快,已近申牌时分。

宋皇后看了一眼殿外的苍茫天,嫣然一笑说道:“这会儿天不早了,想来子钰府上也有人等着了,本就不留你用晚饭了。”不得不说,还是宋皇后善解人意,知道贾珩家中还有亲人等候迟归的丈夫。

贾珩离开绣墩,躬身行了一礼,说道:“圣上,娘娘,那微臣先行告辞。”崇平帝道:“去罢,明天朕再召你问对。”关于太庙献俘还有朝会一事还需要商量商量。

这时,咸宁公主拉着小郡主的手,落落大方地起得身来,清绝幽的脸蛋儿上笑意浅浅,说道:“母后,儿臣去送送先生。”刚才少女看着帝后妃三人与贾珩叙话,心头也颇为喜。

宋皇后笑了笑道:“去吧,别太久了。”咸宁公主应了一声,然后与李婵月送着贾珩出了坤宁

***************************************

第八百五十五章凤姐:如果是她为正……

苑沿着道行走,两旁红的高墙之上,积雪皑皑,仍有覆着未化尽的积雪,寒风吹过几人的面容。

咸宁公主看向那少年,轻声说道:“先生,我等几天在宁荣街购置一座宅子,先生别忘了过来。”贾珩道:“到时候你给我说说,不过我觉得过了年,娘娘可能要给你修公主府了,让你出开府。”公主如果出嫁,显然是要修公主府的,还要征辟僚属,然后驸马平常是住在公主府的。

驸马说句不好听话,本身就是臣。

而且咸宁这般大了,如果是藩王,如梁王明年就要出开府。

小郡主道:“表姐,我在府中也没有什么事儿,你自己柱国”咸宁公主柔声说道:“你不会给我一同住在一块儿,咱们这一路不就是这么过来的?”李婵月脸颊羞红,颤声道:“在京里怎么还好……”这段时间,贾珩换船之后,基本与两人在一起玩闹,有时候晚上都是睡在一起。

贾珩拉了下少女的素手,温声说道:“咸宁,在京里是得注意一些,别影响你的名声,也有些麻烦。”他记得四川总督高仲平的儿子高什么来着,嗯,他真忘了,好像还喜咸宁?

咸宁公主清眸闪烁,轻笑说道:“先生放心好了,不过住在姑姑府上也好,先生别忘了过来寻我啊。”她忽然有了一个主意,如果就在姑姑平时歇息的榻之上与先生,再让婵月作画……

少女先前在南边儿自觉被欺负了不少次,心头自也藏了一股闷气,但晋刚刚有了身孕,自然不好挑衅,只能在心底找补。

贾珩应允着,走到道拐角,四顾无人,顿住步伐,凝眸看向咸宁公主和小郡主,一手拉过一只手,温声道:“咸宁,婵月,等过两天咱们再好好说话,我先回去了。”咸宁公主目光恋恋不舍,柔声道:“那先生一路小心。”被贾珩在门外拉着手,李婵月芳心有些羞,左右看了一眼见着没人,这才放下心来,但妍丽脸蛋儿上仍有圈圈玫红红晕泛起,叮嘱道:“小贾先生,路上慢点儿。”贾珩点了点头,不再多言,然后向着门而去。…………

宁国府,后宅厅堂之中当贾珩在中赴宴以后,为崇平帝留下单独问对之时,宁国府还是一片宁静,彼时西府的议论和喧哗之声还未彻底传将过来。

但贾珩今返京的消息,秦可卿自是知晓,原也想着,但听西府所言,官员众多,女眷不宜至渡口相,秦可卿也只得在府中做罢。

而等到中午用饭时候,几乎是紧接着贾母之后得知贾珩封侯的消息,秦可卿也得知贾珩封了一等侯。

顿时,整个宁国府中恍若陷入乐的海洋。

秦可卿让蔡婶给府中的仆人和丫鬟发了一些喜钱,府中虽未张灯结彩,但人人面上带笑,兴高采烈。

丫鬟和嬷嬷们兴致盎然地讨论着贾珩的侯爵的尊崇和难得。

前院的管家焦大,更是喜得给什么似的,给着一众年轻的家生子小厮普及着大汉的侯爵,然后顺便提及自己年轻时候随着宁国公杀敌的英姿。

自宁国府这么多年,封赏侯爵之类的风光之事,也就在前二十年头里府上袭爵和立有大功才有着一回。

后院厅中,午后时分,钗裙环袄,莺莺燕燕坐在一堂,一边儿低声讨论着,一边儿等候着贾珩归来。

得知了消息的惜、邢岫烟以及也过将而来,坐在厅堂中。

此外还有一位梳着妙常髻,非僧非道打扮的少女,手中捏着佛珠,正在轻轻拨着念经祈福,正是妙玉。

抬眸之间,柳眉之下的明眸中带着强烈的思念。

就在这时,嬷嬷说道:“夫人,西府的凤大来了。”秦可卿闻言,连忙领着二尤,前往客厅门口接。

凤姐未进厅堂,笑声先至,娇媚的笑声如百灵鸟一般传将过来,说道:“弟妹在屋里吗?”说着,领着几个莺莺燕燕进入屋内,身边儿尤氏、平儿还有甄兰和甄溪两个姑娘以及几个嬷嬷和丫鬟。

几人先前在贾母那边儿吃罢午饭,黛玉和宝钗、湘云和探、李纹和李绮因为长途坐船,自是回去歇歇,洗去一身的风尘仆仆,顺便好好睡一觉,等着晚上再做庆祝。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