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赵毅拿起筷子,好奇问道:“我汉国能造这种火铳吗?”徐庭业摇了摇头,道:“弹其实还好说,但铳管制艺,匠人技艺练与生疏不同,难以形成一定的铳管制艺,就连寻常的鲁密铳和鸟铳,铳管都时常有炸裂之忧。”这是火器在这个时代的弊端,作战不够稳定,纵然到了清代,火器也是作为弓补充。

赵毅道:“我泱泱大国,竟连一个铳管都造不好?”徐庭业叹了一口气,并未说话。

另外一边儿,贾珩在广州锦衣府千户所稍作歇息之后,就随着粤海将军邬焘前往粤海水师所在的番禺卫港。

此地修建有水寨,舟船水师在整个水寨港口中停泊,贾珩一路视察了舟船水师以及驻寨的步卒,见过了一众将校。

粤海将军邬焘道:“永宁伯,水师现在是艰难了一些,水卒大约有着两万五千人,并未全部在港。”贾珩看了一眼邬焘,心道,这些舟船水师帮着你邬家还有广州的富商巨贾做着走私生意去了吧?

神头儿还不错,不知装备军械之后的作战水平如何。”贾珩道。

邬焘道:“实不相瞒,粤海这边儿除了一些海寇肆,并未打过大仗。”贾珩面如玄水,不置可否,问道:“晌午了,先去县城看看。”粤海将军邬焘闻言,心头暗暗松了一口气,然后领着大批官员簇拥着贾珩前往番禺县城。

刚入县城,途径一排依托港口而建的房舍官署,忽而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吵闹之声。

“尔等凭什么扣我们的货船?”一个管事模样的中年人,在几个青年仆人的陪同下,高声唤道。

“朝廷严查走私,凡入境船只有所夹带,连同货船一体扣押,我不是和你说了,你们怎么还过来?”那书吏低了声音,吩咐着几个差役,呵斥道:“快回去。”

“你给我们说清楚,大汉究竟哪一条律法规定,不能携带礼物从海外归来。”这是一个少女的声音,娇俏中带着几分天然而生的酥糯。

“这是隆治二十九年的敕令,朝廷就是这般规定的,要不你们五百两银子赎船,要么就船只和货物一律充公,快走,快走。”那书吏见远处一些锦衣和军将簇拥而来,一时慌了神,对着周围对峙的差役道:“赶紧将他们撵走。”先前主簿大人提及,一位京里的大人物最近要巡查海防营务,水师将校兵卒以及港口吏员皆不可滋事。

然而,贾珩面无表情地看向邬焘,旋即,对着身穿飞鱼服,配绣刀的陈潇,道:“你去看看。”陈潇点了点头,快步向着那正在争吵的少女行去,询问情况。

那少女脸颊白皙如梨,眉眼如画,红恍若玫瑰花瓣,眉眼与宝钗带着一二分相似,并无任何异域特征,只是肤白腻,微微发胖,故而整个人恍若大号瓷娃娃。

薛宝琴与自家的管事宁伯,相询着书吏道:“我们怎么算是夹带?都是一些给亲戚故旧的东西,本来就不多,也不是为了贩卖牟利,怎么按着走私论处?”那书吏分明是广东水师负责缉私的吏员,见那少女不依不饶,吓唬道:“那也不行,这是朝廷的规定!你和我说这些没用,快点儿走,等会儿大人们过来了,再治你们一个走私通商之罪。”薛宝琴柳眉微蹙,柔润星眸中见着恼意,道:“你们还讲不讲理。”这位少女从小跟随着父亲游历南洋诸国,情落落大方,此刻与那书吏据理力争,并无中原女子的羞怯。

这边儿,邬焘见贾珩的脸不大好看,心头暗骂一声,对着随行的一个参将说道:“怎么回事儿?去看看。”其实,邬焘也不知晓,否则以邬家与贾家的关系,如果得知这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薛家的货船,早就让人放了船只。

少顷,陈潇去而复返,眸光清澈明亮,说道:“我方才问了下,是薛家的人。”贾珩拧了拧眉,目中现出一抹疑惑,问道:“薛家的人?哪个薛家?”

“就是金陵那个薛家,现在去了京城,就住在荣国府。”陈潇目光清冷,回道。

贾珩心底忽而闪过一道亮光,暗道:“还真是薛家。”难道是薛宝琴与其父亲,二人可以说游历南洋诸国。

说着,快步而去,只见一个姑娘还有几个伙计聚在一起,白腻如雪的脸蛋儿气鼓鼓地都起,生气地看向不远处的书吏。

这时,那书吏面微顿,看向不远处簇拥着的几个大人物,脸倏变,继而就是一惊。

“卑职见过大人。”书吏领着几个令史,连忙快步上前,向着粤海将军邬焘行礼道。

邬焘脸沉如冰,喝问道:“究竟怎么回事儿?”那书吏心头一紧,道:“禀大人,我部水师巡船在海口巡弋,登检客船,查获靠岸船只所带香货。”

“胡闹!”邬焘沉喝一声,目带煞气。

这是什么时候了,他前几天还耳提面命,说了几次,最近不好什么幺蛾子,京中有大人物南下巡查,这些人耳朵里了吗?

那书吏闻言,吓了一哆嗦,后背已经沁出冷汗,颤声道:“大人,我……”

“还不赶快将人的货船给放了。”邬焘冷声说道。

贾珩面澹漠,问道:“邬将军,这以舟船水师巡船登检缉私是怎么回事儿?”邬焘胖乎乎的脸盘上见着笑容,说道:“永宁伯有所不知,这是按着隆治二十九年的敕令,粤海等地客船靠岸,不得夹带南洋诸国香货,轻者缴纳罚银,重者扣留货船。”贾珩皱了皱眉,问道:“自太宗朝以来,于海商贸一事,中枢多发敕令,前后龃龉、自相矛盾者不可胜计,据本官所知,崇平三年因南洋诸国进贡提出客船可畅行南洋与粤海,当时诏书允之,当时就再未提及少量香货携带,以走私论处,粤海水师如今奉的什么缉私命令?”既然他有意开海兴商,先前就研究了陈汉自太宗朝、隆治朝、崇平朝的敕令,货船与客船还不一样,后者因为陈汉与南洋诸国本身就有文化的那帮文臣称之为以中华之礼教化。

邬焘沉片刻,说道:“这个……”贾珩道:“朝廷对海之策,自崇平以来,也从未说过查货船后可以赎金担保,这可是粤海方面自行其是的敛财之计?据本官翻阅锦衣密档,粤海水师常有一些官兵以此勒索过往客船,邬将军,如斯陋规,既无敕令可依,又败坏军纪,委实不知粤海方面又要如何?”除却东南亚的朝贡体系外,陈汉为笼络友邦,对僧侣、游客渡船往来还是不怎么止的,但对走私还是有些遮遮掩掩的查

不同时期的敕令混和畸形,政令复杂,而且广东巡抚衙门也颁行了相关命令,更让人无所适从,而粤海分明是伺机勒索。

而且粤海将军以及广东的本地士绅和高阶官员,在朝贡之外,同样做着海贸生意,从中逃避市税。

甚至一些官员向朝廷上疏:“广东海域岛礁众多,缘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蛮夷为盗。”换句话说,这种时废时兴的海,恰恰给了一些士绅便利,因为不用缴税,而广东地方士绅家族都有自己的走私渠道,广州市舶提举司遂渐废,反而失了国家税银。

其实,朝中不是没有有识之士注意到,海有时松绑一段,但并未形成政策的长期效应。

***********************************

第七百八十三章薛宝琴:这次真是多亏了珩大哥……

广东,番禺听着贾珩的质问,粤海将军邬焘胖乎乎的脸庞,神变幻不停,目光不善地看向一旁的书吏。

这时,薛宝琴白腻如雪的脸蛋儿之上见着振奋之,明眸闪烁,赞同道:“这位大人说的对,他们就是借机勒索钱财。”这人说的太对了,粤海水师这些人就是有意如此。

贾珩目光温和地看向薛宝琴,点了点头,问道:“你是金陵薛家的人?”眼前这位薛宝琴并无西洋美人的面部特征,而五官容貌与宝钗还隐约有几分相似,一身大红衣裙,中等身量,眉眼致如画,尤其是脸颊几是粉嘟嘟的。

听到“金陵薛家”四个字,薛宝琴心头一震,凝睇望着,水润杏眸中现出诧异,问道:“这位大人怎么知道?”此刻,邬焘也明白过味儿来,眼前少女所在的薛家,好像是贾家的姻亲?

特娘的,他邬家也与贾家有着故旧,这不是一家人?如果早知道是薛家的船只,还让人扣押什么?

邬焘胖乎乎的脸庞上现出笑意,说道:“永宁伯,你看着,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说着,看向一旁的书吏,脸刷地沉下来,道:“还不快些将这位薛姑娘的船只和货物归还了,给人家赔礼道歉。”那书吏如蒙大赦,连声应着,然后向着薛宝琴赔礼。

邬焘脸上堆起笑意,看向薛宝琴,说道:“这位是永宁伯,贾家的族长,未知你是金陵薛家的哪一房?”这时,薛宝琴也听明白了几人的说话,心头惊讶,转眸看向贾珩,问道:“你是永宁伯?”她这一路上,听爹爹提过不少次贾族最近出了一个了不得的兄长,因军功封着伯爵,又是当朝军机大臣,原本想着等到了神京才会见到,不想眼下已到了粤海,并且刚刚还碰上了。

薛宝琴不由打量起对面的少年,只见其人身形颀长,面容清俊,一身朱红蟒服,头戴山字无翼冠,目中如藏神芒,湛然有神,手中按着间一把宝剑。

贾珩神愈见温和,笑了笑问道:“薛家妹妹,你父亲现在何处?”薛宝琴的父亲名字唤作薛筠,因薛家本身就是皇商,薛筠前往南洋诸国搜罗奇珍异宝,以便经由内务府,这样行商的身份,走南闯北地做生意。

如果按原著记载,薛宝琴跟着薛父去了不少国家,增长了见识,薛小妹所题怀古十诗。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