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镇上,他有些恍惚地看着渐渐黯淡模糊的光线里,寂静的街道。

高考成绩公布的那天市里的媒体来了一批又一批,寒门学子,又是在这样教育资源落后的小镇,放榜当天古镇前所未有的热闹,听到消息的媒体争着上门采访他这个寒门出身的高考状元。

他谢绝了所有采访,更拒绝媒体大张旗鼓报道他的故事。即使电视台的记者告诉他,像他这样的家庭环境,只要他的故事被报道出去,一定会有很多慷慨的慈善家愿意资助他的学业。

可他还是选择了拒绝。

他不求任何人雪中送炭,也不想欠别人人情。

于是他避开媒体记者,一个人出门坐公车去了郊外。

镇上的休养院开在郊外静谧的山脚下,他下了公车走上石阶,休养院掉漆的红门在层林叠翠间异常显眼。

父母去世之后他曾经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水乡人家淳朴热情,年过古稀的院长知道他的情况后待他就像自己的孩子,处处尽心尽力地照顾他。

后来他因为学业缘故一个人回了家,他知道自己不能自我沉沦自我颓废,也知道悲伤和眼泪毫无用处,所以他拼尽全力一直紧绷着神经扑在学习上,他知道父母在天上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他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有个光明的前程。

而如今这一切终于画上句号,突如其来上涌的困倦让他身心俱疲,只想找个远离喧嚣的地方好好休息片刻,顺便将回忆贴上封条。

走到石阶尽头,他推开那扇掉漆的红门,院里的槐树在午后明亮的光里撑起一片凉。

这里人不多,大多都是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照料的小孩。

格温和,所以小孩子们都喜他,一见他从门外进来就呼啦啦地围上来要他抱。

于是他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院里那棵枝叶葳蕤的参天槐树下,年纪最小的孩子趴在他怀里,伸手摸他的脸颊。

他背靠着槐树轻轻哼着歌,有一丝模糊的倦意涌上脑海,在他逐渐朦胧的视线里凝成一块块温柔的光斑。

“哥哥!”远处跑过来一个扎着小辫子的女孩,手里攥着一朵木槿花到他手里,“这个送给你。”他收下了花,笑着伸手面前的小脑袋。

而想起傅予城,似乎就是那么一转念的事。

那个人也曾经像这样把一朵木槿花递到他面前,微微红着脸让他收下。

也不知道怎么的,明明离那人回到帝都已经过了快一年,可他却莫名忘不了那些和他有关的记忆,甚至半夜三更奋笔疾书时,也会被脑海里突然冒出的回忆打断思路。

也不知道过去了一年,他在帝都过得好不好。

看他走的时候那些来接他的人的模样,想来应该是有钱人家的孩子,现在应该是回到自己家里又过上和从前一样衣食无忧的生活。

临走的时候那么恳切地让他去帝都,想来那些话到现在早就已经忘得一干二净,总不可能一直傻傻地等着他去。

想到这,他突然心尖发颤,那些被他封存在回忆中的画面就这么突兀地在眼前闪过,他想起那人灼烫的目光、小心翼翼的温柔和笨拙却恳切的关心。

他明明不是那种容易为别人心动的人,可这一瞬间他却自心神。

“哥哥,你在想什么呢?”身旁的小孩睁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懵懂地盯着他,“看上去好像很幸福的样子,院里的安安姐姐想她喜的人的时候就是这个表情,哥哥也是在想喜的人吗?”他愣了一下,旋即淡然一笑。

“不知道啊。”他说这话时有风自门外穿堂而过,头顶的槐树簌簌落下花雨,炙热的光在浓密的枝桠间被涤得薄脆,像是漂浮于一片翠郁的深海之上,眼都是潋滟温柔的水纹。

可是万一他还在等呢……

他离开古镇的那天,是个久违的晴天。

收拾好行李把房门上锁,门外的天空万里无云,灿金光像是棉花糖般温柔。

他生平第一次离开小镇出远门,目的地是在那遥远北方,繁华的帝都。

那天空边际淡漠无痕的曲线,就这么载着他,由南入北,横穿千里,来到另一片土地。

【风雨如晦,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第11章念想人总是偏夏天而不自知。

从普罗旺斯的夏天到给桃子的信,东西方的艺术总逃不过金光和地面缓慢上升的热气。十岁那年的夏天他被支木槿绊住了心,这促使着他在十九岁这年的六月横穿千里,最终得以踏足这座繁华的不眠之城。

北.京和南京就连名字都相像,只是这里没有江南的青山秀水,也做不成月落乌啼的梦。

沈念拎着行李出机场的时候室外下起了暴雨。

这个季节,这么大的雨在帝都很是少见。空气细微的尘埃被热的水汽裹着砸进地面的裂,夏天看似势不可挡的热烈转眼间就被瓢泼大雨浇熄了大半。

所幸他随身带了伞,守在机场外的出租车司机着口利的儿化音问他要去哪。他坐上出租车后座,报了傅予城当初告诉他的地址,前座的司机师傅听完当场就愣住了,趁着等红灯的工夫扭过头来就开始打量他。

“小伙子,你说这地儿出租车可进不了。那可是有钱人才能住的地儿,没有主人家允许车是开不进的,我最多只能把你送到路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