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实不愿就此离开。不知可否容在下留在大堂,等恩公出来后,至少能前去稍作问候?”见他终于不再是一副要挨个包厢敲门的急切莽撞样,伙计也松了口气,态度和缓下来:“这好说,我这便去问掌柜的。”也亏得包拯虽穿着寻常,气质却是斯斯文文的,一瞧便有些不凡之处。

否则就他开始来的那模样,伙计怕是直接让其他人来将其扫地出门了。

见此事在包拯的退让下化解,狄青虽还搞不清楚具体情况,但见其如此坚持笃定,的确不似眼花,遂也倾向于相信此人说辞了。

既事已了,狄青便向二人点头示意后,回包厢去。

恰在此时,等狄青等了好一会儿也没等到人回来的陆辞,到底没忍住渐渐升起的好奇心,于是放下酒盏,也推门出来了:“莫不是事有棘手之处?”陆辞甫一面,狄青刚要张口解释,正准备随伙计离去的包拯,脚步却瞬间凝固了。

他的目光在偶然掠过陆辞身上后,先是瞪大眼睛,旋即飞快缓过神来,出令人无法忽视的狂喜。

陆辞:“……”这人是怎么了?

不等他开口,包拯已俯身深深一揖,道:“见过雷恩公。”在场人皆是一愣。

什么雷恩公?

最不在状况内的陆辞,闻言下意识地扭过头来,朝身后看去。

——空无一人。

他疑惑地回过头来,再对上包拯毫不掩饰的炽热目光,不免到更加讶异了。

“若你口中的‘雷恩公’指的是我的话,”陆辞莞尔一笑,温和道:“那你绝对是认错人了。”尽管得了陆辞的一口否认,包拯却使劲儿摇头,斩钉截铁道:“在下虽只遥遥看过雷恩公一眼,却绝无可能认错人的。”已将那回的举手之劳忘得干干净净的陆辞,当然不可能还记得帮过一点小忙的那位书生的模样。

他听到此人无比坚决的语气,不失笑,打趣道:“你不似认错人,难道我就似记不清自己名姓的模样?”一边旁观的伙计先是惊得目瞪口呆,旋即就被逗乐了,直截了当道:“我便说你是眼花了吧!这位可是陆秦州,又怎么可能是你口中的雷恩公?”好好一眉清目秀的郎君,怎脑子就这么不清楚,拉人就认恩公?

狄青对明明认错人,却还胡搅蛮的这位文士,却不似在场其他人的放松,而是隐约到事情有些不对劲,登时起了戒备。

怕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刻意冲着公祖来,以这一拙劣借口为契机接近公祖,求名职的学子;还极有可能是似张元吴昊之的,投奔敌国,叛祖逆宗的细作,要谋害公祖。

他不着痕迹地上前一步,巧妙地挡在了公祖跟前,面沉静道:“你既认错人了,何不速速退下,寻你真正的恩公去?”包拯急道:“但——”陆辞失笑,定睛再看了这一白白净净的小书生几眼,于脑海中过了一圈,没找到对应的面孔后,摇头道:“你确实认错人了。”他难道真的认错了?

包拯眼底掠过片刻的茫然,又瞬间化作坚毅。

若换作相貌平平者,他许还会迟疑更久。

但那,即使只是惊鸿一瞥,似恩公那般容貌气质具是一绝的,令人见之难忘,世上能有几个?

定是恩公品高洁,仁善好助,不将助人的恩惠放在心上,才认不得他。

“恩公贵人事忙,许是忘了。”他怀希冀地看向无奈笑着的陆辞,试图唤起对方些许回忆,讲述道:“三年多、近四年前的庐州码头上,若无恩公给予在下整三贯做路资,在下饶是取了解,也无余钱再雇船只前往京城应省试……”

…咦?

陆辞听着听着,还当真觉得有那么点耳了。

“虽不知当恩公为何令仆从传出‘雷锋’作名讳,”包拯已认定了,这位声名远扬的陆秦州,定是因高风亮节,不愿受惠者思恩图报,才留的假名,只不在口头纠结此事:“然在下当亦曾有言,如若侥幸得有所成,定要登门拜谢。”在听到‘雷锋’二字后,陆辞那关于昔的浅淡记忆终于轰然回笼,变得无比清晰。

狄青显然也想起来了,脸变得微妙起来。

面对把那随口胡说的名号记得一清二楚、还找上门来的较真报恩人,陆辞嘴角一,甚至还有些蛋疼。……自己当年怎么就跟个中二病似的,非要折腾出那么多戏呢?该不会哪天还会冒出个找红领巾的吧?

包拯讲述往事时,眼睛一直盯着陆辞不放,自然也未错过陆辞面上那细微的神变化。

这下,他是完完全全确定了,那惦记了好些年的‘雷恩公’,绝对就是眼前的‘陆恩公’。

他深口气,如释重负地再揖一礼,恳求道:“……还请恩公莫让在下成那言而无信之徒。”陆辞轻咳一声,没好意思解释自己胡诌名姓的原因,只坦言道:“是你误会了。你当所遭之祸,多少同我清查舶司受贿一案有关。令你无辜受牵扯连累,险些误了前程,我自当为你解祸,而万万谈不上于你有恩。现知你金榜题名,我心亦,至于登门拜谢,我着实当不起,实在不必。”对于陆辞的这番说辞,包拯显然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清查舶司受贿一案,恩公分明造福于万千黎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