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了解宋朝,以后总会出现一些我的逻辑推理(脑补)设定,或是为剧情服务做的变动,我怕你们搞混--所以才这样注释。
1.小食的价格和种类都出自《东京梦华录》:“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熝、干脯……
皮、
肾、
碎,每个不过十五文;……香糖果子、间道糖荔枝、越梅、紫苏膏、金丝
梅、香枨元,皆用梅红匣儿盛贮;冬月,盘兔、旋炙猪皮
、野鸭
、滴酥水晶鲙、煎夹子、猪脏之类,直至龙津桥须脑子
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2.关于武举、荫官、募兵制的简单介绍,出自《假装生活在宋朝》的第二篇第三章,以及易中天中华史《大宋革新》p185-187,p190-1913.浴所的盛行,那时候人尤其
洗澡,茶馆甚至都会设有澡堂,
据马克波罗叙述“行在城中有浴所三千,水由诸泉供给,人民常乐浴其中,有时足容百余人同浴而有余”,“土人每
早起非浴后不进食”,宋代的浴堂甚至还有
背服务。苏东坡写过一首词就是关于洗澡的“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
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王安石不
洗澡,相当邋遢,他的俩朋友很受不了,经常约他去洗澡。
4.‘朱臭’这一绰号,是因为在宋朝,长年不沐浴的士大夫是要受取笑的。譬如仁宗朝时有个窦元宾,出身名门,才华很好,但因不常洗澡,同僚就叫他“窦臭”——摘自《宋:现代的拂晓时辰》5.洗澡的费用是大约每人十文钱(《夷坚志补》)6.息子是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对于自家孩子的称呼。随意的话一般称郎。
7.宋人,尤其是江湖好汉、纨绔酷刺青(纹身)。除此之外,军人必须在额头刺字,囚犯的刺字在面颊,但士大夫并不纹身,宗室也被
止纹身。易中天中华史《大宋革新》p26-p30第三章虽不比首都开封府的繁华似锦,密州作为水路贸易输运的重要港口之一,也是万家灯火。
密州城仿效了汴京的做法,大街小巷边摆了桌椅板凳,楼房林立,不乏三四层之高者。
破墙开店的市民比比皆是,宵业已早早废除,烟火气徘徊不去,不大不小的城池即便入夜也是人头涌动,通宵达旦地热闹着。
装着干净衣裳的木盆被钟元接走,双手空空一身轻的陆辞,就只需领着目不应暇的朱说不紧不慢地跟在他身后,轻车路地穿行街道之中。
对自得知自己身世后、就下定决心不再依仗义父的家资,而是要自力更生,独自出来求学的朱说而言,最让他叹为观止的,既不是坊市的新奇,也不是络绎不绝的驼队,而是陆辞那叫人难以想象的好人缘。
不夸张地说,基本上每迈个三五步,就将有热情的摊贩或行人亲昵又惊喜地叫声‘陆郎’,有的甚至连客人都不惜撇下,就为将陆辞叫住寒暄几句。
见陆辞要走,他们随手就在自家摊档上拿点什么,硬要到陆辞身上。
陆辞每逢此时,就坦坦地冲他们摊开双手,表示盛情纵难却,也没地儿装了。
对方不死心地把他上下打量一番,确定真是如此,才无奈作罢。
钟元虽有些不耐烦,还是在隔了十来步远的位置安静等着,看连上个街都整得跟宰相出巡一样风光的竹马游刃有余地应对别人。
只在眼角余光瞥到发愣的朱说差点被人撞远时,才往前大步迈了几下,皱着眉把朱说一条胳膊攥住:“嗨,跑什么神?虽说你这么大个儿,拐子怕是瞧不上,但再傻愣一会儿,没准都能被挤到城外去。”这正是午晚市
替的时分,集市上是再忙碌不过的,朱说这瘦胳膊细腿,自然没法让钟元放心。
朱说回神,赶忙向瞧着凶巴巴、却是个热心肠的钟元道了谢,复看向才走了几步,就又被几人拉住的陆辞,不由慨道:“陆兄每回上街,难道都是如此……”众星捧月?
他在学院里,也常见陆辞被同窗们簇拥着进进出出,可学子们多少都矜持一些,不似这般直白厉害。
朱说心里既慨又疑惑,对此早习以为常的钟元却是
角微微一扬,带了几分幸灾乐祸道:“那倒不至于。只是他太久没上街,多少猜到会有不小阵仗,通常会挑别的时候去香水行。今
嘛,也只能怪他自投罗网了。”钟元虽未直说,朱说也不难明白,唯一的变数就是他了。
等陆辞终于打发走他们,重新追上二人时,钟元便乐道:“得亏我替你拿着这木盆,不然不出十步,这澡盆怕就得成果盆了。”对于钟元的调侃,陆辞只笑眯眯地拱手一揖:“多谢钟兄。方才叫你们二位久候了,着实抱歉。”接下来这小半程路里,不知该说运气好还是不好,终于没遇到多的认识的人,很快就到了浴堂巷,看着一处处门口挂壶、大小新旧不一的‘香水行’了。
陆辞径直往其中一所行去,却不急着到店主那纳费用,还伸手拦住抢着要为三人付钱的朱说:“等等。”朱说讶道:“还有人要一起么?”陆辞:“那倒不是。”话音刚落,他便向巷口微微一笑,朱说不
转身看去,就见不远处匆匆跑来一个半大少年,高兴地唤道:“陆郎,可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