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故意揶揄道:“这份泽正好,要是再煮一会儿,恐怕就
过头了。”狄青:“……”看狄青仍是一副魂不守舍、好似
本没听到他说话的模样,顿时让陆辞那份好不容易
下去的好奇心,不可避免地又浮起来了。
——这样不好。
默默告诫过自己后,重归正经的陆辞观狄青的状态也不像是能吃的进茶点的,索让人将他那份包好。
将小包挂在对方的手腕上后,他再笑着牵住对方一手,玩笑道:“清清把家还。”这话一出,就让暗自戒备着身体状况、
神高度紧张的狄青,也不由得抿
笑了。
从澡堂回家的路并不远,陆辞也就随便挑了一条需路过热闹集市的,想着再给狄青挑点什么能看上眼的货品买回去。
不过还没走几步,陆辞便发现人正往一个方向涌去,还有人兴奋地嚷嚷着什么。
狄青不由多看了几眼,就被细心观察着他神的陆辞捕捉到了。
于是原来不打算凑这个热闹的陆辞,一下改变了心意,引着狄青也往人涌去的方位走去,边走边笑着解释道:“瞧这架势,定是西市有筑球看了。横竖不急着回去,不若也去看会儿?”狄青对蹴鞠其实并无太大兴趣,但对公祖的提议,他向来是不会有异议的,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却不知陆辞对球赛也本谈不上喜
,纯粹是为了照顾他,才特意走这么一趟的。
而看他渐渐恢复正常的状态,陆辞更是一下就产生了他是因高兴能看球赛的误会。
当二人各怀心思地来到西市口时,果真就看到此地正举办着一场热闹非凡的蹴鞠比赛。
不过场中角逐的二队,身上所着的统一服饰,已不是陆辞所悉的‘凌云社’和‘南都社’了,而是他从未见过的新鲜款式。
想必是离乡的这些年,堪称新月异的密州,连蹴鞠队也跟着更新换代了吧。
在一干兴奋地大呼小叫,随场中局势变化而时哭时笑,俨然现代球的夸张表现中,一直面带淡淡微笑的陆辞,和面无表情的狄青,就显得分外突兀了。
陆辞勉强忍了一阵,实在是适应不来这热血沸腾的氛围,再看狄青的反应,也浑然不似兴趣的模样,便知自己方才是误会了。
于是他凑到狄青耳边,小声道:“回去罢?”然而狄青正是最紧张的时候,冷不防地就被这离得极近的声音惹得一个
灵,耳廓仿佛都被那惊人的温度灼烫过一般,整个人都往上小蹦了一下。
对他的这过度反应,陆辞也是始料未及。
他挑了挑眉,试探道:“你还好吧?”狄青结结巴巴道:“无、无碍。那就回回去吧。”——这兔崽子绝对有鬼。
陆辞不置可否地瞟了他一眼,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
而被那双尾稍微微上翘、平添一丝风多情的桃花眼看着,狄青几想当场落荒而逃。
得亏就在这时,蹴鞠场中忽然发生的变化,及时地拯救了窘迫万分的狄青。
“南都社的终于要换领队的上来了!”
“他娘的,早该换人了,再不换该输了!”
“我可押了不少钱在南都社上,他们可千万不能输啊!”
…
…
听得身边骤然再次沸腾起来的议论声,陆辞刚准备抓紧时间带人撤退,掠过意气风发地新上场那人的余光,就让他滞住了。
慢着。
陆辞定睛看了一会儿,确定那极其悉的面孔,就是自己认识的那人后,不由危险地眯起了眼。
所谓的南都社长,不就是才通过解试没多久,应该已经在赴京参加省试路上的钟元吗?
作者有话要说:之前备注过,但估计很多人都忘了,就再备注一下。
宋代蹴鞠的玩法主要有两大类,一叫“白打”,强调的是技巧与观赏
,不设球门,双方以头、肩、背、膝、脚顶球,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而球不落地,技高一筹者胜出。一叫“筑球”,更强调对抗
,与今
的足球比赛差不多:“左右军筑球,殿前旋立球门,约高三丈许,杂彩结络,留门一尺许。左军球头苏述,长脚幞头,红锦袄,余皆卷脚幞头,亦红锦袄,十余人。右军球头孟宣,并十余人,皆青锦衣。”对垒的双方身着不同颜
的球衣,各十余人,以将球踢入球门为进攻目标,进球多者得胜。(《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第一百七十五章对于钟元,狄青目前还处于只曾闻名而未曾谋面的状态,自然未能认出那刚还未上场,就已引得围观人群呼声鼎沸的所谓南都社长,就是对方。
但他还是锐地察觉出,自从南都社长上场之后,不但场中原是往凌云社倒的局势一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公祖周身萦绕的气息氛围,也有了不小的转变。……仿佛由云淡风轻的可有可无,变成
云笼罩的暗藏杀机了。狄青意识到问题不小,也不敢问询面上还是微微笑着,但心情显然已变得很是险恶的公祖,更不敢提刚刚还由二人达成共识归家之事,老老实实地继续观看起这场球赛来。
不得不说,身着红锦袄、戴独一份的长脚幞头南都球头,各方各面都极其出挑。
自上场后,他就在一干佩戴卷脚幞头的队员间灵活穿梭,而那枚由纳气的牛彘胞所制的毬,自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