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被控制住了。
说到这,陆辞让小太子稍微消化了一下残酷的事实,才不疾不徐地继续道:“殿下认为,备荒无力的缘由,究竟会是什么?”赵祯抿了抿,闷闷道:“定是备荒钱米,都叫一些个贪官污吏侵
了去。”陆辞笑道:“此不过是缘由之一。”赵祯疑惑地看向陆辞。
陆辞慢条斯理道:“诸道刺史县令,职本在养民,应劝导百姓丰年时节俭,积极预备灾患。然朝廷虽有诏令,却难被地方官吏贯彻,致使‘丰稔之年,粒米狼戾,公家既不肯收籴,私家多不敢积蓄,所收之谷随意糜散’的情况频繁出现。”赵祯忍不住追问:“他们为何如此胆大,枉顾朝廷诏令,具都敷衍了事?”陆辞意味深长地看了赵祯一眼:“殿下可知,地方任官,多是一年一考,三年一任?”对这,赵祯自是有所耳闻的,不点了点头。
陆辞淡淡一笑:“那殿下定然没听过,还有‘一年立威信、一年收人情、一年为去计’一说。”赵祯登时就愣住了。
陆辞简单解释道:“因更迭频繁,任期短暂,有志事功者方整革宿弊,便已迁他司,何谈大有作为?任命官吏时,多遵循地区回避之法,如此虽可避免地方势力
深蒂固,却也致使多数官吏因不
悉风土人情,而难以治理,不得不依靠胥吏,何来察民疾苦的闲暇?更替官吏时,皆需
送,如此又是一笔莫大的财政负担。”
“且官员考课时,多只重资历,而轻政绩。”陆辞挑了挑眉:“长久以往,助长的怕是居官者无心政务、趋利避害的做派。”说白了,灾年出现的概率,到底是较低的。
与其办些吃力不讨好的备荒差使,便宜了后来人,倒不如心怀侥幸,指望灾厄别发生在自己治下,然后一心求稳的应付考课的好。
说到这里,陆辞便及时打住。
他一扫方才话题的凝重,角重新带了温柔的笑意,轻快道:“好了。时辰快到了,臣且告退,还请殿下保重身体。”说到底,他将这些地方事务拿来同小太子分享,主要是为启发对方的思路,扩展思维方式,别只顾着读死书,顺道在对方心里埋下一颗忧患和改革的小种子而已。
绝不是异想天开着,仅靠同赵祯聊上这么一会儿,就能叫这些积累已久的弊病一下得到除的。
赵祯此刻还沉浸在沉重的气氛中,白的包子脸上写
了民间疾苦,冷不丁地听得陆辞疾转的口吻,也是过了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
这就又要走了?
他下意识地就要起身相送,就被陆辞笑地拦下了。
唯有继续坐着,眼睁睁地看着陆辞潇洒好看的背影越来越远。
赵祯的心情,不由自主地也跟着低落了几分,缓缓地趴倒在了桌上,深深地叹了口气。
两个时辰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怎么就觉过得尤其快呢?
赵祯并未郁闷上多久,就得知了一个好消息。
他那几天也不一定能见上一面的爹爹赵恒,忽然心血来,要来东
陪自己膝下这一硕果仅存的皇子共进晚膳了。
与其他五位皇子相比,对于赵祯,赵恒其实并称不上有多喜。
不论是那不苟言笑的古板情也好,还是对其
情淡薄、出身也极低微的生母,都难以叫他对其生出多少怜
来。
偏偏其他皇子各个早夭,唯有体质虚弱的赵祯留了下来。
在悲痛之余,倒是让赵恒对他自然而然地多些关注了。
赵祯到底年纪小,对能与爹爹共用晚膳这点很是喜,但他素来内敛腼腆,即便高兴,也习惯了不表现出来。
看他还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模样,哪怕出来接,也只是扯着极勉强的微笑……
饶是赵恒颇想表示一番关怀,也着实难以开口,索作罢。
用过膳后,赵恒习惯地考校了赵祯的一些功课,赵祯暗暗紧张着,却是倒背如
。
赵恒意地点了点头,给予了褒奖后,就准备去刘娥那坐坐了。
赵祯却在这时,鼓起勇气开了口:“爹爹,臣还想再问一件事。”赵恒颇稀奇地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这个平素就是个闷葫芦的儿子:“但问无妨。”赵祯悄悄地松了口气,询道:“不知今岁夏蝗发时,赈济不利的那些州县,最后是如何处置的?”
“……”做了许久甩手掌柜,只大概知晓由王旦去处置了、自己则不知后续的赵恒,一下就被问住了。
赵恒皱了皱眉:“无端端的,你怎么问起这来了?”赵祯遂将陆辞所提的仓储冒滥之事,向他简单说了一遍。
“陆左谕德?”赵恒愣了愣,这才从记忆的犄角旮旯里,翻出了几个月前还被他惦记得很的那位小祥瑞,与这新官职对上号去:“这些净是他教你的?”自从王旦病逝后,他‘被迫’捏着鼻子任命了寇准为相,对处理政务,也就更加意兴阑珊了。
事到如今,他才想起还有这么一茬。
赵祯却紧张起来,以为爹爹是不陆辞教些经学之外的事,赶紧替陆辞说了一大箩筐好话。
见他脸涨得通红,紧张得话都磕磕巴巴,却还坚持给陆辞解释的模样,赵恒被结结实实地逗乐了:“我未说要罚他,你急什么?”一提起小饕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