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的脸修饰得更加犷,乍一看能给人很强的威慑力。更妙的是,他的五官和安乌娜还真有些相似,演兄妹简直浑然天成。

作为出道以来一直演电影的演员,谢乡关在电影拍摄环节方面真的非常专业,安乌娜过来开会的第一天就跟他学到了不少东西。同样专业的还有范出征一手组建起来的拍摄团队,这方面林琦懂得不多,所以干脆就全都给范出征,除了经费之外别的东西林琦不多干涉。

这阵子相处下来范出征的子林琦也摸透了,十足一个戏疯子,也就因为他是这种一门心思只想把戏拍好的子,林琦才敢把剧组给他去组建。

研讨会上讨论的不光是创作相关的细节,当然还有整个项目的程规划、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等等等等,曲海遥也是在这个会上才知道林琦是拿了自己的房产和股份去抵押才凑到了足够的资金。

曲海遥当即眼睛一红,他当然不会单纯地认为林琦全是为了他才砸了这么大笔的银子,但也不会狼心狗肺到认为林琦下这么大的手笔会和他毫无关系。和林琦之间相处这么久了,曲海遥大概能猜到林琦有什么打算,但无论如何,对曲海遥来说现在他更加只有一件事要做了。

那就是拍好这部戏,演好这个角。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林琦,他都需要出一份足够令人意的答卷,否则他既无法对林琦负责,也无法对自己负责。

也就更没办法对容意负责了。

所以当范出征提出让曲海遥先去新疆体验生活的时候,他自己是第一个答应下来的。本来范出征提出体验生活的时候,林琦以为他说的光是之前提过的去喀什,谁知道范出征摇了摇头。

“喀什那边是肯定要去的,他们几个人都要去,手续那儿已经办得差不多了。但是曲海遥光去喀什不行,萨布尔是个哈萨克牧民,他得去北疆,去学牧民们是怎么生活的。”林琦没话了。范出征说得没错,在戏里曲海遥需要表演出两种生活状态,一种是传统哈萨克牧民较为闭的生活,另一种是尽力融入现代社会的生活。如果他对牧民的传统生活刻画得不够生动的话,那么他对于尽力融入现代生活的诠释也不会生动。

曲海遥深以为然,甚至于范出征的想法和他不谋而合。之后范出征又向他提了几点要求:去体验生活的时候,不要带助理,尽量不要使用任何电子设备,尽量不要和外面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有联络,哪怕天塌下来了都等到二十天的体验结束之后再说。

“好。”然后曲海遥就先于所有人,被一脚踢到新疆去了。

他按照约定的那样没有带管小军过来,自己一个人背着一个行李包,坐飞机飞到了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没有人接机,下了飞机曲海遥就觉到这里不同于内地的社会氛围。因为离口岸很近,乌鲁木齐的机场里不乏深目高鼻的外国人,而且看样子大多来自中亚或俄罗斯,更多的是从穿着上就带着明显特的少数民族人,他们说着曲海遥听不懂的语言,而且在本民族语言和汉语之间切换得毫无力,让曲海遥听着听着就有些错了。

新疆的安保确实非常严格,无论到哪儿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安检,进入酒店的时候,人和行李都需要全方位的查证。除了严格的安检和烂无可烂的3g网络之外,乌鲁木齐和内陆城市的差别倒并不大,好在曲海遥本来也没打算在乌鲁木齐多待,第二天就去了伊宁市。

曲海遥在伊宁逛了两天。这里是伊犁州的骨干地带,在市内就可以看到哺育了一方水土的伊犁河。城市本身很小,共享单车也没普及,曲海遥管酒店旁边小卖部的大姐家借了辆自行车,两天就把伊宁市逛了个大概。

他在街边和当地人一起买当地的酪吃,入口的味道怪异得让他差点吐出来,酸也和他概念里的酸大相径庭。枣子又大又甜,还有数不清的美味水果和各干果,曲海遥这两天儿就没好好吃过一顿饭,光是在街边吃这些东西就吃得肚子鼓鼓的。

对于伊宁人来说,让曲海遥错的语言切换系统几乎是大家都能掌握的一种常,曲海遥第一次从机场打车到酒店的时候司机师傅就直接用哈萨克语问的他去哪儿,他茫然地“啊?”了一声之后师傅才用普通话又问了他,显然是对这两种语言都十分悉了。

这就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共存的地方。进入到新疆之后,这种多民族融合的觉处处都能表现出来,而曲海遥小时候生活在民族、甚至种族融合得更加深入的美国,后来又回到国内作为汉族人一直生活下去,对他来说这种多民族共存的觉早就很陌生了。现在他来到伊宁这样一个大家都对共存很习惯的了地方,会对此觉得新奇、陌生的他反而成为了格格不入的一个个体。

这就是萨布尔的觉。萨布尔刚刚离开家乡、去往哥哥阿热斯坦曾经生活过的喀什的时候,受到的也是这样的陌生和格格不入。曲海遥将自己沉浸在这样的陌生中细细受,然后他就觉到了。

萨布尔一定会非常想念家乡,就像曲海遥现在非常想念容意一样。

范出征联络好的向导在第三天一早去了曲海遥的酒店接他,是个又黑又壮的汉族人,壮到了曲海遥目测他能一拳打死一头牛。这位向导以前是做北京到新疆的旅游路线的,后来喜上了新疆,就干脆在新疆定了居。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