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到御案边抬起玉如意在黄金笔筒上不轻不重地敲了三下,冷哼一声。
四九便搀着他离开了大殿,留下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一连三,早朝时南
让都来了,并且适时在朝臣面前
了脸,不过从第一天以后朝中大事南
达和朝臣再也不敢询问南
让的意见。
然后南让又一连五
没来,第六
又出现了……
这次,南让没有
脸,但从屏风后面传出了一阵咳嗽声。
从此,朝臣和诸多皇子再也没人心存疑虑,虽然还是不知道九五之尊的陛下为何放着龙椅不坐偏要垂帘听政……
不过十几天的功夫,南静女整整瘦了一圈,巴掌大的一张脸虽无几两
,却趁得那双眸子愈发炯炯有神。
从前南静女的眼睛很干净,透出一种涉世未深的纯净美,而今的南
静女就像浴火重生的凤凰,目光有神而内敛。
她穿着一身轻便的衣裳端坐在椅子上,面前放着一张大案,上面文房四宝和印鉴一应俱全。
四九安静地立在她的身后,偶尔发出一串急促的咳嗽或者清清嗓子、若是仔细听便能发现这并非四九本人的声线。
他跟了南让四十多年,让内侍模仿南
让说话或许有些困难,但只是咳嗽几声还是可以以假
真的。
谁能想到呢?这龙椅垂帘后面坐着的人,竟然是当今唯一嫡出的公主——南静女。
南让撑着病躯来了三天,因南
静女病着便索
停了几
,从那之后南
让就没有再来了,而是嘱咐四九跟着。
按渭国例律,后不得干政,南
让却让南
静女堂而皇之地走进了朝堂,坐了上位。
南静女手中捏着
笔,“唰唰唰”地在纸上写着什么,不时停下侧耳听听朝臣的讨论,然后继续。
这是第三张,也已经快要写。
四九遵从南让的吩咐,不着痕迹的扫了一眼上面的内容,只见上书到:中书令邢经赋,工部、礼部、吏部、户部。在“户部”后面又写出了太尉府弟子陆伯言的名字,并圈了起来。
下面一行是:太尉府,兵部、刑部、冀州、察州、等数个州府的节度使。
再下面一行是:幽州镇北将军府,北九州节度使纳古斯·阿努金。
最后一行:是内庭直属的九司二十四监,御林军……
可惜四九是个痴人,全身心都在南让的身上,只是将内容牢牢记在心里,待退了朝便禀报天听。
若是换成另外一个混迹朝中多年的老臣,看到南静女的手书怕是会吓得跌坐在地上。
南静女写的不是别的,而是朝中如今的派系。
自南让病倒后,朝中局势已经暗成“三足鼎立”之势:六部之中,中书令大人手中握有四部,另外两部因和军政息息相关则更倾向太尉府。
陆权虽然早已称病不朝,但门生遍布天下,各州府都有他的势力,盘错节、树大
深。
放眼整个渭国,竟然只有两股部队不受太尉府的“管制”,分别是琼华公主驸马上官武手中的幽州军,以及由草原降部和渭国兵丁混成的北九州节度使手中的军队。
最后“一足”是与另外两派没有牵扯,忠心耿耿隶属于皇权的,竟只有可怜的御林军和九司二十四监,这种既无银钱又无屯军的行政府衙……
南让病倒之后结
营私的勾当被逐渐抬到了明面上,但若不在朝中混迹个三五年哪里是那么容易看出来的?
而年仅十七岁,初出茅庐的蓁蓁公主殿下,竟然将这些“秘密”尽数写了出来,一字不错。
南静女捏了捏眉心,放下了手中的
笔、刚好写了三大张,朝会也差不多要结束了。
她看着扫视着眼前的东西,发出无声地叹息。
朝廷竟然已经到了这般地步,这是她之前通过奏章无法捕捉的信息。
然而,局势要远比她写得复杂。就比如说自己的几位皇兄……
五哥虽然担着监国重任,上面的三位哥哥似乎并不买他的帐,一同胞的二哥和四哥抱成一团,时常提出一些牵扯国本或者触动上卿利益的事情请五哥定夺。
与之相比三哥似乎沉默些,但危险程度却丝毫不比之前两位差,甚至可以说更危险。
他就像一只在朝堂柱子上的毒蛇,不时吐出危险的
子、时而联合三四两兄弟对五哥发难、时而跳到五哥这边打
三四。
六哥南烈依旧放
形骸,早朝十
里能来个一两天就算不错。
但南静女却发现南
烈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他总是能用看似无礼的言辞,将朝局搅得更混
,南
静女看不透南
烈的目的……
今年,七皇子南离也到了参政议政的年纪,倒是符合他一贯的行事风格,几乎听不到他的声音。
南达的声音透过屏风传了过来:“列为臣公可还有本?”安静了几个呼
后,南
达继续说道:“那今
便退朝吧。”第124章寂寞空庭
晚冰消雪融,草长莺飞,一转眼便到了万物复苏的季节,渭国的都城偏南,
意比北方来得早,比小蝶和乞颜阿古拉姐妹记忆中的
天来得要早一些。
小蝶如今已经有了七个月的身孕了,由于齐颜被南让下旨
足一年,戴罪之身的她生活上一切从简,就连御医例行的平安脉也中断了。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