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只听咔嚓一声,皇太极脖子几乎歪成一个直角。
他两眼凸出,脸上依然带着深深的惑和恐惧,只是已经成了一个死人。
“混蛋!我要杀了你!”努尔哈赤见到自己十分喜的儿子就这样死掉,心中悲痛
绝,顾不得来人的实力,拔出宝刀怒吼着冲了上去。
其余几人也从震惊中清醒过来,纷纷拔出匕首、短刀等兵刃向聂云杀去。
“可怜啊!”聂云摇摇头,左手拔出长剑,闲庭信步地上前去。他丝毫没有躲闪众人的攻击,脸上更是连表情都没变,就这么轻轻地挥了几下手,便已走出众人的包围,那轻松的样子就像穿过一片草丛。
“啊!”几声惨叫之后,屋子里瞬间变得十分安静,宛如坟墓一般。努尔哈赤和他的几个儿子,已经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努尔哈赤的眼睛挣得大大的,他万万没想到心怀壮志的自己竟然就这样被人像杀一样杀死。
一阵哭声猛然响起,聂云低头看去,看见刚刚还一脸好奇的婴儿此刻正哇哇的哭喊着。
“原来你也知道亲人死了的悲痛,也知道被人欺负的滋味。”聂云伸手在他脖子上摸了一下,“剃发易服、占房圈地……还真是想连你一起千掉啊!”
“哇……哇……哇……”婴儿的哭得越发凶了,甚至有点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
聂云摇摇头,将婴儿抱在怀中,慢慢走出房间。
没过多久,这座富丽堂皇的府邸便燃起了冲天烈火。
“当家的,你快看,这怎么有个孩子啊?”北京城里一户院子里,女人抱着突然出现在家门口的婴儿,一脸的惑。
男人走出房间,看着子怀中的孩子,想了想,说道:“估计是那个大户人家出的丑事。”他看看孩子手脚,说道:“这孩子看着
结实,养上几年送到官里,应该能卖个好价钱。”女人听了连连点头道:“是了,反正头几年吃得也不多,随便喂点就行!”两人抱着孩子朝屋里走去,聂云从一棵树后闪出来,看着两人的背影,自言自语道:“让你看—{艮北京城,你也该
足了!要是运气好,将来还能见上娘娘,公主,嘿嘿……慢慢享受吧!”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此次辽东之行在聂云心里计划了好久,作为一个后世穿越者,对于给那个中国带来无尽灾难的清政权,他心里可是有着一大堆火。
剃发易服,各地屠杀,文字狱,奴才文化,还有晚期各种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斑斑劣迹,当聂云知道自己身处万历中期的第一时间就给努尔哈赤一族定了死刑。
最^新^地^址:^yydstxt.cc不过之前他一直忙于江湖事务,之后又是结婚安抚娇,而且考虑到努尔哈赤的征伐之旅会严重削弱女真各族势力,所以他一直都在默默地等待。
如今,努尔哈赤和他的几个儿子全部被杀,最小的多尔衮不出意外将在几年后被送进里当太监,整个
新觉罗家族能说上话的人几乎被一扫而空。女真八旗之前就是靠着努尔哈赤个人的威信维持起来的,如今群龙无首,必然会因为争权夺利而争斗起来。
之前被他们征服女真各族,还有乌拉部和叶赫部也会抓住机会进行反抗,到时大明朝起码可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用为这帮能征善战的蛮夷而头疼了。
至于被改变的历史走向何方,聂云并没有想太多,只要不是剃发易服,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张献忠,甚至是吴三桂哪个得了天下都无所谓,不过这应该是许多年之后的事了。
如今大明帝国虽然皇帝怠政,但整个朝廷的运转依然正常,并没有发展到崇祯朝那样的绝境,三大征中显示的力量也足以震慑周边,要不然努尔哈赤也不会隐忍这么久。
这种情况下想要起兵造反,难度相当大。聂云本来想试试种田争霸,但玄灵玉碟传来的信息让他彻底没了心思——两年内就会离开这个世界,方法不明。
两年时间够干嘛?万历都还没死。
聂云回头看着北京城,心里暗叹一声可惜。他抛开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策马向南而去。
下一站—一山东。
“刘公子,这两本书部是先父亲笔所著,与民间传版本大不相同,您看过后切记不可外传。’济南府掌印都司府内,一个浓眉大眼的中年男人很是郑重地对聂云说道。
聂云肃然道:“戚将军放心,在下自幼便十分敬仰戚老将军,每次听到他的英雄事迹都恨不能早生几十年,也可在他麾下尽忠报国。今刘风蒙将军信任,得以拜读戚老将军一生心血,已是三生有幸,岂敢违背将军吩咐。”离开北京后,聂云便直奔济南府,他的目标是济南府掌印都司戚祚国,也就是抗倭名将戚继光的长子。
戚继光南平倭寇,北御蒙古,一生戎马,战功赫赫,其亲手建立的戚家军更被后世誉为“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而且他不但善于练兵打仗,还非常重视军事理论研究,留下的《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都是中国古代兵书中的不朽之作。
可惜这样一位能征善战的英雄,最终也逃不过历朝历代许多武将的悲惨命运。对他极为赏识的张居正去世后,朱翊钧开始打击张系一,而他也在万历十三年受到弹劾,被罢免回乡,三年后病死家中。
据史书记载,他“领将印三十余年,家无余田,惟集书数千卷而已”。
这个世界是《笑傲江湖》、《连城诀》、《侠客行》三本小说的综合世界,而这三本小说也是金庸笔下少有的基本与历史关联不大的作品。聂云不知道下一次穿越他会去到哪个世界,但不管是雕三部曲,还是明清时期五部作品,亦或是武功近似修仙的《天龙八部》,只怕都离不开沙场厮杀,所以他才想到了戚继光留下的这两本军事著作。
其实这两本书自写成以来,民间一直都有刊印,甚至还传播到了朝鲜。但是聂云深知古代人敝帚自珍的思想,他觉得市面上那些版本肯定不是戚继光原著的完整版,于是便来到了山东,想从从戚祚国这里获得这两本兵书的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