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气送上这份国书。”荣国正使对于皇帝的反应似乎并不意外,对于他的话亦不置可否,微微躬身答道:“两国好,暂休兵事,好处何止区区。陛下以为呢?”这话说得客气,但仔细一想,又岂非在以开战要挟?

皇帝几乎要被他气笑了,随手便将国书往旁边一扔,恰被张俭接住:“使者以为这里是何处?”荣国正使依旧不慌,他甚至抬头看了皇帝一眼:“在下听闻,两国战不斩来使。”这话终是挑明了,原本尚算安静的朝堂,顿时掀起了一阵小小的喧哗——原因无他,这毕竟是荣国建国后,双方第一次往来。他们确实自视颇高不惧开战,可现在开战的意义却又是不同的,建国之初挑起的战争,指不定就决定了两国今后百年的基调。

打一仗不难,可长此以往的战争却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是以朝臣们终于还是坐不住了,嗡嗡的议论声响过之后,正要进言,便听皇帝道:“倒是好胆识。”这话一出,众人又沉静下来,荣国正使微微躬身,似乎领受夸赞。

皇帝却没再与他多说,三言两语将人打发了,显然不打算立刻就国书一事与之商讨。而荣国正使也不在意,除了态度稍稍强硬些外,礼仪规矩却是不差的。

等这一行人退走,那贵族小少年也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往陆启沛这边瞥了一眼。

陆启沛皱眉,并不与他对视。等人走后朝堂上议论开来,她才冲着身旁的礼部郎中问道:“郎中大人可知,那小少年叫什么名字?”礼部郎中正听着重臣议论,闻言随口答道:“好似叫做谢弘毅。”谢姓啊,果然是汉名呢。只是生得那般模样,也不知与她可有什么干系?

陆启沛正思量间,便见礼部郎中忽然回头问她:“陆大人有没有觉得,今这些荣国使者的态度有些奇怪?”他倒没问那小少年的事,毕竟人有相似也是常事,陆启沛好奇问上一句也没什么大不了。

陆启沛听问倒是想也没想,便蹙眉答道:“态度不诚,好似有恃无恐。”第47章我的驸马独一无二朝堂之上最是不缺聪明人,荣国使节的态度众人有目共睹。

大朝会散后,几位重臣又跟着皇帝去了宣室殿继续议事。其余朝臣散朝之后,也是三三两两凑在一处,边往外走边谈论着之前的事。

散朝之后要回各自衙署,礼部郎中自去寻同僚说话了,陆启沛也跟在了大理寺卿和少卿身后。大理寺的人倒是不讨论之前朝中之事,两位上官走在一起,多半还是在聊案子。

陆启沛跟在后面听了几句,又回头看了眼身后巍峨的殿宇,思绪却不由得跑偏了——早半月祁就与她约了宴再见,如今荣国使节这般态度,显然已是将皇帝得罪狠了,那么惯例的宴还会不会举行啊?别到时候皇帝把人晾着不理,公主殿下也白等一遭。

万幸,这样的事并没有发生,虽然皇帝确实不愉,可大国威严却不能失了风度。

宴的时间被定在了三后,稍稍有些晚了,已算不上接风宴。不过这个时间却是也恰当,三间皇帝和重臣恐怕还要就荣国国书的事再行商议,反正捏着鼻子认下是不可能的。

陆启沛得到消息也期待起来。不过在此之前,谢弘毅的出现显然也让她颇为在意,尤其这人还以贵族的身份出现在了荣国使节之中。

她心中隐隐有些不好的预,却又因两人长相相似,不好打听太多怕引人怀疑。晚间回了陆府见到齐伯,便又问了起来,这一回单刀直入:“齐伯,我又看见那人了。”说着观察起齐伯神态:“他从北边荣国而来,姓谢,却是荣国的贵族子弟。”齐伯眼睑眉梢都没动一下,便只道:“人有相似,公子多虑了。”不过说完之后,他停顿一下却又补了一句:“公子做好自己的事便好,无需理会旁人。”说着无关,可齐伯的态度分明又有些什么。

陆启沛再三追问也无果,难得觉出几分烦躁来。她拂袖而去,回到自己小院,坐在书房里犹自蹙眉深思——身不由己的觉很不好受,前世她便死得浑浑噩噩,今生折腾到如今,她连自己的胞弟都亲自下手除了,难道还要被人当做牵线木偶,受制于人吗?!

放在案几上的手不由得攥紧,陆启沛皱着眉,脸有些难看。半晌后呼出口气,决定等宴时便将这事与祁一二,好歹让她帮忙查查谢弘毅的身份背景。

打定主意便也安心几分,目光在案几上扫过,忽然发现上面堆放的书册多了一本。

她蹙着眉翻了翻,多出来的是一本《太、祖本纪》。书倒是她的书,以前也曾看过,可看过之后便被她束之高阁了。今不知怎的,却又出现在了她的书案上。

陆启沛最近没心情读史。她近在背《大梁律》,还有同僚推荐的几本刑律书籍。厚厚的一摞书册堆在她案头,看着都让人觉得头疼乃至胆寒。但万幸陆启沛是最不怕读书的,厚厚的律例这小半月间也被她读完了大半,记下了小半,长此以往便也有了在大理寺立足的资本。

看着入其中的《太、祖本纪》,陆启沛起身便要收回书架。可步子还没迈开,不知想到了什么,复又坐了回去,而后翻开书册慢慢研读起来。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