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慧沉默半晌。
唐慎道:“我本以为你已经去外地报任了,你不是任了一处县官,怎的还不去上任?”徐慧:“原本昨就要去了,收拾大人的遗物时发现一本书。这书我从未见过,应当是大人收集来的姑苏风土人情志。我只有一次没有与大人一同出行,那次他是你一起的。你可知道这是谁的书?”唐慎接过书一看:“确实是我县考前,与先生一起去沙洲县借阅的。我已经抄过这本书,没想到先生竟然还是把它借过来了。”徐慧:“我要将这书物归原主。你可知怎么走?”唐慎大致说了说。
徐慧皱起眉:“沙洲县我从未去过,你这般说,我一头雾水。唐慎,你近可有时间,如若你明
有空,可否与我一起去沙洲县一趟,我们一起将它物归原主。”唐慎:“好。”第27章次
,唐慎和徐慧一路向北,来到沙洲县。找了一会儿,便找到赵举人家。
徐慧拿着书正要敲门,只听里头传来呜呜咽咽的哭声。唐慎与徐慧互视一眼,徐慧敲响门,一个身穿白孝服的妇人前来开门。见到门外的唐慎二人,这妇人目
困惑,她一低头,发现唐慎和徐慧的内衫都穿的是白
麻衣,竟然也在披麻戴孝。
妇人问道:“二位公子不知是来找谁的。”唐慎道:“我们来找赵举人。去岁此时,我曾与梁博文梁先生一起来过沙洲县,找赵举人借过一本书。便是这本书。”徐慧将书双手奉上。
妇人身后,走来一个中年男子,他和那妇人一样哭得双眼红肿。他接过书,对唐慎道:“我记着的。您是梁大人的学生,听闻去岁童试拿了小三元。只是可惜你们来晚一步,前几我爹已经走了。多谢你们来还书。”屋子里停放着一口棺材,刚才这男子和妇人正是在守灵哭丧。
唐慎道:“可否让我们进来,给赵举人上柱香?”
“请。”唐慎和徐慧进了屋,两人各自给赵举人送了一炷香。
徐慧道:“赵举人是怎么走的。”这话一落地,那男子和妇人都哭泣掩面。男子道:“我爹是四前自缢身亡的!我早就知道,梁大人走了,罗大人走了,这般多的大儒都走了,爹在二十年前就不想活了。然而千防万防还是没防住,那
夜里我爹偷偷拿了麻绳,上吊走了!”唐慎和徐慧怔在原地。
经过这男子的解释,他们才知道,这赵举人竟然也勉强算是个松清人!
二十六年前,松清还不被称为松清
,还不是结营
派,只是个被天下读书人向往的年轻学会。谁人不想进松清
,向天下大儒们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赵举人有幸去过一次松清文会,也是在那时他与梁大儒有过一面之缘。
钟大儒被关入天牢后,赵举人仕途失意,屡次被人陷害,最终落得这般田地,只能回家乡耕田营生。
唐慎这才明白,为何赵举人身为一个举人,家境如此困顿。他第一次见到赵举人时就觉着奇怪,没想到真相竟然是如此。
“天下人都知道,钟大儒走了,七位大儒随他而去。可天下谁人知道,我爹也随他们一起走了!”男子悲痛绝,以头抢地,“爹,您糊涂啊,您怎可丢下我和惠娘,独自走了啊!儿还未曾给你养老送终啊!”唐慎和徐慧无言以对,两人离开赵家。
徐慧:“不知天下还有多少人,在无人知晓的地方,悄悄地一条白绫去了。士子气节,一腔热血,可歌可泣。”唐慎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开口,他紧紧握住拳头。
先生,您觉得值,可这真的值吗!
两人乘车要离开沙洲县,唐慎远远瞧见香山。还记得一年前他与梁诵来到沙洲县,师生二人一起登山。唐慎:“且停下吧。愚之,我想去爬一爬那座山。去岁我和先生来到此地,便一起爬过那座山。”徐慧:“好,只是我还有事要办,不能等你。”
“无妨,我自己回姑苏府。”徐慧点点头。
唐慎下了马车,独自向香山走去。
越过桃花涧,走过采香径,唐慎攀岩山壁,来到了山顶。站在山巅,俯视小半片姑苏府风光。远处有农家炊烟,近处是松海林涛。层云转,百鸟生鸣。
唐慎站在山巅,久久伫立。
良久,他高声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景,大也。”
“则,理也。”
“先生,你知我向来谨言慎行,可我亦从来谨小慎微,哪怕口出大志,从不有大抱负,只求小家,没有大家。”
“景则,景则!”唐慎张开口,却说无言。
从一开始,梁诵便想告诉他,做人行走于天地之间,可只安乐一世,但无论何时……
景则,你永远不可忘记你曾经说过的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当初他以顾炎武的这句话,使了巧计,拜入梁诵门下。可他从未实现过。这天下间,有梁诵、罗真,为了摆正一个千古骂名,无力回天时只得以死明志;也有赵举人,在寂寂无人的地方悄然死去,史书上永远不会记下他一个字,可他绝无怨由!
唐慎静静望着山下的姑苏府,他自言道:“放心罢,我对您许下的承诺,定会实现。”说罢,转身